血栓阻隔装置及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1965发布日期:2023-04-21 15:2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血栓阻隔装置及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血栓阻隔装置及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1、一些涉及心脏和主动脉的手术,例如心脏外科手术、心肺转流术、基于导管的介入性心脏病手术和主动脉手术等,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会使动脉粥样碎片或部分组织碎片从动脉壁上脱落,这些物质随着血液流动会进入大脑血液循环成为栓塞血管的物质。进入大脑血液循环的栓塞物质会阻塞动脉,进而导致局部的大脑血管栓塞发生,目前大脑血管栓塞已经成为心脏和主动脉手术的重要并发症。

2、为了防止栓子引起的并发症发生,在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将血栓阻隔装置置于主动脉弓处,以对流向大脑的血流中的斑块、碎屑或血栓等栓子进行过滤,从而防止栓塞的形成。然而传统的血栓阻隔装置在释放后稳定性不佳,容易发生偏移而引起栓子侧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血栓阻隔装置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一种血栓阻隔装置及医疗器械。

2、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血栓阻隔装置,包括:

3、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主体部、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与所述主体部的远端连接,所述支撑架具有压握状态与展开状态,在压握状态下,在所述压握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远端到所述主体部的远端的轴向距离为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远端到所述主体部的远端的轴向距离的1/6~5/6,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朝相互远离方向弯曲,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共同围合形成用于锚定血管壁的第一环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主体部共同围合形成第二环部;

4、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覆盖于所述第二环部。

5、下面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压握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远端到所述主体部的远端的轴向距离为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远端到所述主体部的远端的轴向距离的1/2~2/3。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压握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远端到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远端的轴向距离为3mm~50mm。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近端、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远端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远端均形成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用于驱使所述支撑架由所述压握状态展开为所述展开状态。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的形状为u型或者o型或者ω型。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弹性结构的形状为o型,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所述弹性结构的形状为o型,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所述弹性结构的形状为u型。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弹性结构朝远端方向凸出,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所述弹性结构朝近端方向凸出,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所述弹性结构朝远端方向凸出。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套管套接于所述主体部的远端。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长度为2mm~6mm;和/或,所述套管的管壁厚度为0.03mm~0.1mm;和/或,所述套管的内径比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丝材直径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丝材直径之和大0.1mm-0.5mm。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包括网膜,所述网膜上均匀地分布有多个网孔,每个所述网孔的孔径为100um~150um。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近端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连接初始点o以及连接终点c,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远端点a跟连接点o的连线ao与连接线oc之间的夹角为∠aoc,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远端点b跟连接点o的连线bo与连接线oc之间的夹角为∠boc;

17、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曲率半径相等并且所述∠boc大于所述∠aoc;或者,

18、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曲率半径,且所述∠boc与所述∠aoc相等。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主体部弯曲设置,所述主体部的曲率半径为50mm~500mm;或者,

20、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主体部弯曲设置,所述主体部的曲率半径从所述主体部的远端到所述主体部的端近端逐渐增大。

21、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包括

22、上述的血栓阻隔装置;

23、导入鞘管;以及

24、推送管,所述推送管与所述血栓阻隔装置连接,且所述推送管可轴向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导入鞘管内,以将所述血栓阻隔装置收纳至所述导入鞘管或从所述导入鞘管移出。

25、上述血栓阻隔装置和医疗器械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6、血栓阻隔装置通过在支撑架的主体部的远端设置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并且使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在展开状态下朝相反方向弯曲,从而在将血栓阻隔装置部署到主动脉弓后,第一支撑部能抵靠在主动脉弓的小弯侧,第二支撑部与主体部能抵靠在主动脉弓的大弯侧,从而使得整个血栓阻隔装置能贴合主动脉弓壁,良好的贴壁性减少了血栓阻隔装置占用主动脉弓内的空间,降低后续器械通过主动脉弓阻碍,同时良好的贴壁性也提升了血栓阻隔器的稳定性。

27、此外,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朝相互远离方向弯曲能形成鱼嘴状的第一环部,鱼嘴状的第一环部能更好地适配主动脉弓起始位置的结构,从而能稳定的支撑在主动脉弓起始位置,进而为血栓阻隔装置提供稳定的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轴向定位能使得血栓阻隔装置能抵抗血液流动以及后续器械通过的影响,避免血栓阻隔装置产生轴向位移。周向定位使得血栓阻隔装置的主体部因受血流或后续器械影响发生偏转后能自恢复,从而保证了血栓阻隔装置的定位稳定性,避免发生偏移而引起栓子侧漏问题。

28、同时,在展开状态下,第二支撑部和主体部能围合形成的第二环部,第二环部抵靠在主动脉弓的大弯侧,使得第二环部能完全包围主动脉弓大弯侧的三条支脉,进而使得附接在第二环部的过滤件能完全覆盖主动脉弓大弯侧的三条支脉,从而可完整过滤流向主动脉弓三支脉的血液,实现脑血管全方位保护。

29、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支撑部的远端到主体部的远端的轴向距离配置为第二支撑部的远端到主体部的远端的轴向距离的1/6~5/6,即使得第一支撑部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支撑部的轴向长度,从而在压握状态下,避免了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重叠,有效地减小了支撑架在压握状态下的体积,助于减小导入鞘管的外径,进而有助于患者的创口更快康复。并且第一支撑部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支撑部的轴向长度,能使得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围合形成的第一环部尽可能垂直于主动脉弓轴线,实现更好的支撑。同时较长的第二支撑部可以将第二支撑部和主体部围合成的第二环部,也即过滤件的边界推向靠近小弯侧,使得过滤件能更充分的展开,增大了过滤件的覆盖面积,有效提升血栓阻隔装置的全覆盖率。此外,较短的第一支撑部可以更少的占用主动脉弓空间,为后续器械通过主动脉弓留出更多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