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4871发布日期:2023-04-20 04:0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


背景技术:

1、负压舱是一种用于运送传染病员的负压隔离舱,其基于空气隔离的原理,可以对新发、突发性传染病员在转运过程中实施安全隔离转运,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使外界环境免受污染,降低健康公众感染几率。

2、在使用负压舱转运病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有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一些紧急的处置。大部分的负压舱选择在舱体的一侧设置操作口,通过操作口对舱体内部的病人进行处置。由于要保持舱体的封闭性,医护人员不能直接伸手进入舱体内部,通常需要借助手套进行操作。现有的负压舱的操作口对于密封性的保持较好,但对于手套的安装存在一些问题,如每次使用需要单独安装手套,手套拆卸不便,与操作口连接强度不高,容易掉落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使用和拆卸方便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

2、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包括硬质外壳和手套,硬质外壳设置在舱体的侧壁上,硬质外壳内部设置有透明膜,透明膜的一端开口固定在舱体的侧壁上,且与舱体内部相通,透明膜的另一端开口包裹有硬质圆环;

3、手套的开口一端包裹在软管圆环上,软管圆环安装在硬质圆环内侧,更靠近舱体。

4、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硬质外壳与舱体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5、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软管圆环的直径略大于硬质圆环。

6、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软管圆环与硬质圆环为过盈配合。

7、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硬质圆环外侧四周与硬质外壳相接触,形成卡环结构。

8、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硬质外壳的端面安装有端盖。

9、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端盖与硬质外壳之间通过拉链连接。

10、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端盖为透明结构。

11、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通过在硬质外壳和透明膜内部固定安装硬质圆环,与手套上连接的软管圆环在组装时进行过盈配合,保证手套在操作过程中的密封性和连接的稳固性;同时在拆卸手套时,挤压软管圆环即可进行更换,十分方便。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外壳和手套,硬质外壳设置在舱体的侧壁上,硬质外壳内部设置有透明膜,透明膜的一端开口固定在舱体的侧壁上,且与舱体内部相通,透明膜的另一端开口包裹有硬质圆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外壳与舱体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圆环的直径略大于硬质圆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圆环与硬质圆环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圆环外侧四周与硬质外壳相接触,形成卡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外壳的端面安装有端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硬质外壳之间通过拉链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为透明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使用和拆卸方便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本技术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包括硬质外壳和手套,硬质外壳设置在舱体的侧壁上,硬质外壳内部设置有透明膜,透明膜的一端开口固定在舱体的侧壁上,且与舱体内部相通,透明膜的另一端开口包裹有硬质圆环;手套的开口一端包裹在软管圆环上,软管圆环安装在硬质圆环内侧,更靠近舱体。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张志远,齐蓝琪,魏宏龙,杨立敬,郭丽捷,邢雷,赵倩,陈欣,李聪,王增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邦维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