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3633168发布日期:2023-03-28 23:4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用固定装置

1.本发明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骨折在经过治疗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需要采用固定装置结合方法将其固定在正确的位置,进而使其逐渐愈合。
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869567a,公开了名为一种医用骨科腿部固定架,包括两个呈前后分布的腿部固定模块,两个所述腿部固定模块分别用于病人小腿与大腿的承托和固定,位于前方的所述腿部固定模块的头端和尾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固定模块。腿部固定模块端部的辅助固定模块从病人腿部的下方托住病人的腿部,并束紧固定住病人的腿部,循环转动的挤压训练块在病人腿部的外侧循环挤压和扯动病人的腿部肌肉,实现了病人固定腿部后腿部肌肉的收缩功能护理锻炼。
4.该装置通过组合模块实现前后两个腿部固定模块的连接,然后连接后两个腿部固定模块之间呈相对固定状态,无法适用于常见的x形腿和o形腿,且患者在使用该装置腿部肌肉会与腿部固定模块之间存在较大挤压,影响患者体验感,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骨科用固定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可适用于常见x形腿和o形腿的固定装置。
8.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用固定装置,包括两组壳体,每组壳体的数量为两个且二者转动连接,当两个壳体合拢时通过锁扣实现限位,每组的两个所述壳体之间共同设置有转动组件,两组壳体的相对一侧且靠近下方共同设置有若干个传动组件,两组壳体的内部共同设置有与每个转动组件均传动连接且与其中一个传动组件活动卡合的控制组件;当腿部放入时通过传动组件可使得两组壳体形成错位与腿型适配,当控制组件启动时通过传动组件可实现所有转动组件的同步转动。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壳体滑动连接的托板以及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若干个棱条,托板设置有两个且与单组的两个壳体对应,两个托板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环形齿条且其中一个环形齿条与控制组件传动连接,托板的表面贯穿并滑动安装有若干个十字滑块,十字滑块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十字滑块的一端可从托板远离壳体的表面伸出,其另一端与棱条的位置对应,当十字滑块与棱条接触时可向远离棱条的方向移动。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托板与对应壳体的相对一侧对应设置有相适配的
导轨和轨道,通过导轨和轨道使得托板可沿着壳体的内壁滑动。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当两个所述环形齿条随着托板移动合拢时可形成完整齿条,两个环形齿条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缺口,两个缺口沿托板的长度方向存在重叠区域。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壳体转动配合且与传动组件活动卡合的轴杆,轴杆的数量有两个且对应设置在两组壳体内,轴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与其中一个环形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控制组件还包括与其中一个壳体固定连接且用于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转动的电机。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底座,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组壳体上,两个底座的内部均活动套设有与轴杆呈键轴式装配的套杆,两个套杆的相对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圆块和卡套,圆块转动安装在卡套内且二者形成球铰式装配。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圆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块,卡套的内部开设有以供卡块滑动的滑槽,滑槽沿套杆轴向的长度尺寸大于卡块沿套杆轴向的长度尺寸,滑槽沿套杆径向的长度尺寸等于卡块沿套杆径向的长度尺寸。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两组所述壳体的相对一侧共同设置有加固件,加固件位于底座靠近壳体内壁的位置,当加固件展开时底座位于加固件的外部。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和托板均呈弧形设计,托板的表面开设有以供十字滑块放置且用于透气的安置孔。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壳体、转动组件、传动组件和控制组件等之间的配合,两组壳体之间可以形成错位以供大腿和小腿的顺利放入,错位后的两组壳体可以完美适用于常见的x形腿和o形腿,且两组壳体之间还可以对应调节间距,以更好地与腿部形成固定,有效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传动组件实现了两组壳体之间的自适应调节,使得在康复后期大腿和小腿之间还可以发生弯曲,为骨伤康复提供辅助作用,同时还为两组壳体上的转动组件提供动力传递,使得转动组件对患者腿部的全部区域进行按压,既保证按压效果也可以避免夹到患者的腿部肌肉,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卡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十字滑块和安置孔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环形齿条和缺口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套杆和底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弧形槽和通孔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滑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壳体;2、转动组件;3、传动组件;4、控制组件;5、滑动组件;201、托板;202、
棱条;203、环形齿条;204、十字滑块;205、第一弹簧;206、缺口;207、安置孔;301、底座;302、套杆;303、圆块;304、卡套;305、卡块;306、滑槽;307、键槽;308、弧形槽;309、通孔;401、轴杆;402、齿轮;501、第一导柱;502、第二导柱;503、横杆;50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科用固定装置,主要用于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该装置包括左右两组壳体1,每组壳体1的数量为两个且这两个壳体1呈转动连接,壳体1呈弧形设计且当两个壳体1合起来时整体呈一个圆,当两个壳体1合起来呈一个圆时通过锁扣(图中未示出)实现相对固定。
22.两个壳体1的内部共同设置有转动组件2,当患者的腿部放入时即与转动组件2进行接触,两组壳体1的内部共同设置有与每个转动组件2均传动连接的控制组件4,两组壳体1的相对一侧共同设置有四个传动组件3且其中一个传动组件3与控制组件4呈活动卡合,通过传动组件3可以实现左右两组壳体1之间的对应连接,且可以实现两组壳体1上转动组件2的动力传递。
23.本实施例中,锁扣可实现两个壳体1的相对固定,打开锁扣则可以实现两个壳体1的张开以供患者的腿部放入;其中锁扣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这里不做详细说明。
24.请参阅图1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动组件2包括呈弧形设计且与对应壳体1呈滑动连接的托板201以及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若干个棱条202,托板201设置有两个且与单组的两个壳体1对应。托板201的表面贯穿并滑动安装有若干个十字滑块204,十字滑块20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205,在第一弹簧205的作用下十字滑块204具有自托板201向壳体1方向移动的趋势。
25.在上述结构中,棱条202沿壳体1的内壁呈环形阵列排布,排列后的棱条202即相对于壳体1的内壁突出,十字滑块204靠近壳体1的端部延伸至托板201的外部并与棱条202位置对应,当十字滑块204随着托板201沿着壳体1滑动时即与棱条202接触,此时棱条202可驱动十字滑块204自托板201向远离壳体1的方向滑动并挤压第一弹簧205。托板201的表面开设有以供若干个十字滑块204放置的若干个安置孔207,开设安置孔207即可以用于十字滑块204和第一弹簧205的放置,还可以实现患者腿部放入后的透气散热;并且,还可以对应增大安置孔207的孔径,使得当十字滑块204沿着安置孔207往复移动时,可以加速安置孔207的气体流动,同时托板201在转动时安置孔207与腿部的对应位置可持续改变,进而可以改变使用本装置与腿部对应的散热位置。
26.具体的,托板201与对应壳体1之间的滑动连接可采用导轨配合轨道实现,在托板201/壳体1的两侧固定安装导轨,且在壳体1/托板201的两侧开设有与导轨配合的轨道(轨道和导轨在图中未示出,整体处于前后侧对应状态),通过导轨和轨道使得托板201可沿着壳体1的弧形内壁滑动。
27.其中,托板2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控制组件4传动连接的环形齿条203,当两个托板201随着壳体1合拢时,两个托板201上的环形齿条203也对应合拢形成一个完整齿条,达到分开不影响腿部放入、合拢不影响整体传动的效果。并且,两个齿条下方的相对一侧还都开设有缺口206,两个环形齿条203上的缺口206在左右方向上存在重叠区域,使得控制组
件4与环形齿条203的缺口206处进行啮合传动时,不会出现脱落情况,且当环形齿条203随着托板201张开时,设置的缺口206使得两个环形齿条203之间不会发生挤压干涉。
28.进一步的,控制组件4包括与壳体1转动配合且与传动组件3活动卡合的轴杆401,轴杆401设置有两个且对应设置在两组壳体1内,轴杆401远离传动组件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与其中一个环形齿条203啮合传动的齿轮402,当然随着托板201的转动,齿轮402也可以与另一个环形齿条203进行接触。控制组件4还包括用于驱动其中一个齿轮402转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可以固定安装在左侧那组壳体1上,也可以安装在右侧那组壳体1上,通过电机带动左右任意一侧壳体1上齿轮402的转动,齿轮402可通过轴杆401和传动组件3实现另一个壳体1上齿轮402的同步转动,进而使得左右两侧齿轮402对左右两侧环形齿条203的传动同步。
29.具体的,轴杆401是贯穿并转动安装在每组前侧的壳体1上,轴杆401可随着壳体1同步张开和合拢,此时轴杆401与传动组件3同步移动并使得齿轮402与环形齿条203保持啮合状态。
30.进一步的,传动组件3包括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底座301,底座30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左右两侧的壳体1上,二者呈左右对应状态,两个底座301的内部均活动套设有与轴杆401呈键轴式装配的套杆302,套杆302与轴杆401通过键轴式装配形成活动卡合,使得套杆302可与轴杆401同步转动且套杆302可沿着轴杆401的外表面滑动,在沿着轴杆401转动时也沿着底座301的内壁转动,当然套杆302不会从底座301上脱落。两个套杆302的相对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圆块303和卡套304,圆块303转动安装在卡套304的内部且二者形成球铰式万向装配,即圆块303可随着卡套304同步转动且可基于卡套304发生摆动,使得当左右任意一侧的轴杆401带动对应的套杆302转动时,套杆302可通过圆块303和卡套304带动另一侧的套杆302同步转动,进而使得另一侧的轴杆401和齿轮402同步转动。
31.具体的,如图5所示,圆块30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卡块305,卡套304的内部开设有以供卡块305滑动且呈对称排布的两个滑槽306,滑槽306沿卡套304的内壁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其在前后方向上与卡块305的尺寸适配;使得套杆302基于卡块305可相对于滑槽306和套杆302前后摆动,也可以与卡块305同步沿着滑槽306顺时针/逆时针摆动,同时卡套304基于滑槽306可带动卡块305和圆块303同步转动。
32.为了提高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在左右两侧底座301之间还可以加装加固件(图中未示出),加固件可采用魔术贴或者弹性约束带等结构,加固件设置在底座301的内侧(靠近壳体1内壁的一侧),当加固件使用时底座301即排列在外部,二者不产生干涉;其中魔术贴和弹性约束带等结构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这里不做详细说明。
33.本实施例中,四组传动组件3整体排列在壳体1的下侧,以此不会影响腿部的放入,左右两组可分别以供大腿和小腿部放入,为了适应大腿和小腿的粗细变化,可以对应的缩小某一组两个壳体1的直径尺寸,缩小后通过轴杆401和套杆302仍可以实现正常传动。
34.使用时,打开锁扣使得左右两侧的两组壳体1张开,将大腿和小腿放入左右两组张开的壳体1内并使得膝关节位于圆块303的上方,然后将两组壳体1合拢并通过锁扣实现相对固定;在此过程中,套杆302可基于滑槽306和卡块305相对于另一个套杆302发生偏移,即使得左右两组壳体1形成错位以供大腿和小腿顺利放入。接着启动电机带动任意一个齿轮402转动,该齿轮402通过轴杆401带动同侧的套杆302转动,该套杆302通过圆块303、卡套
304、卡块305和滑槽306带动另一侧的套杆302转动,另一侧套杆302通过轴杆401带动另一个齿轮402同步转动;左右两侧齿轮402在同步转动时可带动环形齿轮402和已形成封闭圆的托板201转动,最终带动托板201沿着已形成封闭圆的壳体1内壁转动,托板201在转动时带动十字滑块204同步移动,当十字滑块204与棱条202接触时可向托板201的轴向线移动按压患者腿部并挤压第一弹簧205,当十字滑块204与棱条202分离时在第一弹簧205的作用下又可自动复位。
35.综上所述,通过十字滑块204、轴杆401、套杆302和卡套304等结构的配合,左右两组壳体1之间可以形成错位以供大腿和小腿顺利放入,错位后的两组壳体1可以完美适用于常见的x形腿和o形腿,当然也适用于笔直腿型的使用;同时左右两组壳体1之间还可以通过套杆302和底座301对应调节间距,以更好地与腿部形成固定,有效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且因卡块305和滑槽306的设计使得左右两组壳体1之间还可以形成角度,使得在康复后期大腿和小腿之间还可以发生弯曲,为骨伤康复提供辅助作用;同时还为左右两个齿轮402提供了动力传递,整套装置只需使用一个电机即可实现大腿和小腿的整体驱动按压,在左右两组壳体1形成错位时也可以正常传递,既节省了工作成本,也为患者的骨伤康复提供了进一步帮助。托板201可带动十字滑块204沿着壳体1的内壁转动,可保证对患者腿部的按压区域和按压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夹到患者的腿部肌肉,整体的实用性更高。
36.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至图9,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对骨伤的辅助康复作用,每个底座301靠近圆块303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槽308,套杆302的表面贯穿并滑动安装有朝向两个壳体1合拢后轴向线的滑动组件5,滑动组件5与弧形槽308位置对应,当套杆302基于底座301转动且与弧形槽308对应时,滑动组件5可向两个壳体1合拢后的轴向线滑动,即起到按压患者膝关节的作用。
37.具体的,底座30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与弧形槽308接通的通孔309,以供套杆302的转动和滑动安置,弧形槽308沿底座301轴向方向的长度尺寸小于通孔309,因此套杆302仍可以在底座301内正常转动和滑动。同时,弧形槽308的朝向指向两个壳体1合拢后的轴向线,使得滑动组件5在向弧形槽308靠近时可对应膝关节移动。
38.在上述结构中,底座301的内部开设有以供轴杆401滑动的键槽307,滑动组件5即对应设置在键槽307的内部,可降低套杆302的整体加工成本,并实现键槽307的更有效利用。
39.请参阅图1至图1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动组件5包括与套杆302滑动配合的第一导柱501和若干个第二导柱502,第一导柱501和若干个第二导柱502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杆503,通过横杆503可实现第一导柱501和若干个第二导柱502之间的同步移动,横板的表面与键槽307的槽壁之间还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504,在第二弹簧504的作用下横杆503带动第一导柱501和第二导柱502具有向套杆302外移动的趋势。
40.在上述结构中,第一导柱501位于底座301内并与弧形槽308位置对应,且第一导柱501在第二弹簧504的作用下是与通孔309的孔壁相抵的,当随着套杆302转动至与弧形槽308对应时又在第二弹簧504作用下伸入弧形槽308内;而若干个第二导柱502均位于底座301的外部。
41.进一步的,横杆503具有一定的前后宽度,使得第二导柱502是螺纹套设在横杆503
上的,后续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导柱502来调节初始状态时第二导柱502相对于套杆302的位置,进而改变第二导柱502在移出套杆302时的移动行程,以改变与膝关节的接触力度,甚至可以调节成第二导柱502移动后不与膝关节接触的状态,满足多种需求使得患者的体验感得到提高。
42.再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单个套杆302所有第二导柱502的同步调节,每个第二导柱502的外表面还可以固定安装有带轮,且所有带轮之间共同传动连接有皮带(皮带和带轮在图中均未示出),当转动其中一个第二导柱502时可通过带轮和皮带带动所有的第二导柱502同步转动,实现多个第二导柱502相对于横杆503的同步调节。
43.当然,上述螺纹配合关系、带轮和带轮均可以应用到十字滑块204和安置孔207上,只要将十字滑块204拆解成一个隔板和一个竖杆且二者螺纹套设,并相应地将左右方向上同一行的多个安置孔207连通即可。
44.使用时,将腿部放入左右两组壳体1内并启动电机,通过十字滑块204、轴杆401、套杆302和卡套304等结构的配合,在适配腿型的基础上可带动托板201转动,托板201转动时带动十字滑块204与棱条202接触进而驱动十字滑块204相对于腿部往复移动,该部分工作过程和效果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在此不重复赘述。区别在于:当其中一个齿轮402通过轴杆401带动同侧的套杆302转动时,套杆302基于通孔309开始自转动并带动内部的第一导柱501和若干个第二导柱502同步转动,第一导柱501先沿着通孔309的孔壁移动直至与弧形槽308对应,此时在第二弹簧504的作用下第一导柱501可靠近弧形槽308,第一导柱501在移动时通过横杆503带动若干个第二导柱502同步移动,使得第二导柱502与膝关节部分接触实现按压;当套杆302带动第一导柱501继续转动与弧形槽308错开时,第一导柱501受通孔309的孔壁推动会向套杆302内收缩,此时第一导柱501通过横杆503带动第二导柱502同步移动与膝关节部分分离。
45.实施例一中,通过轴杆401、套杆302和卡套304等结构的配合可以适应患者的腿型并对患者的腿部实现持续按压,但是大腿和小腿之间的膝关节部分并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即患者在使用本装置的康复效果仍有待提高,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46.相比于实施例一,通过套杆302、底座301、第一导柱501和第二导柱502等结构的配合,套杆302在转动时不仅起到了整体传动的作用,还可以带动第二导柱502相对于患者的膝关节持续往复移动,进而可以起到对患者膝关节的有效按压,对患者的骨伤康复起到辅助作用;整体方案与套杆302相对于底座301的转动结合在一起,且不会影响相邻两个套杆302之间的错位调节,可以与患者的腿型和膝关节良好适配,适用性更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