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导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6165发布日期:2023-04-19 03:1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IV导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整体涉及一种用于静脉(iv)输送的系统和方法,通过该系统和方法,流体可以被直接给送至患者的血管系统。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iv导管系统和方法,其有助于插入到患者体内和/或从插入构造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在该流体输送构造,流体能够通过iv导管系统输送至患者。在本文中广泛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iv导管系统来描述用于将流体输送至患者的部件,以用于流体的动脉、静脉、血管内、腹膜、和/或非血管给送。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iv导管系统来将流体给送至患者体内的其它位置。


背景技术:

1、已知的iv导管系统和方法具有若干缺陷。许多这类系统需要医师用双手定位iv导管系统和/或将针插入患者的流体输送位置(例如,待向其中输送流体的静脉)中。此外,许多这类系统需要医师用双手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流体输送构造中,从套管移除针以允许流体通过套管输送到静脉。因此,医师需要在插入iv导管系统之前稳定患者的臂部或者其它具有流体输送位置的身体部位。结果,医师需要额外的时间来启动输注。此外,医师不能在插入和/或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过程中进行任何其它工作,例如稳定患者或者使患者安心。

2、因此,需要有助于iv导管系统放置、插入和/或准备以便流体输送的iv导管系统和方法。还需要这样的iv导管系统较为便宜、易于制造、且多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实施例总的来说涉及具有增强的人机工程学的iv导管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用一只手将iv导管系统插入并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导管部件,该导管部件具有导管部件和针部件。导管部件可以具有导管座部,该导管座部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导管座部的形状可以设计为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针部件可以具有针座部,该针座部具有针座部远端、针座部近端、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握持部可以具有拉动特征部。在插入构造中,针可以定位在套管内,针座部远端可以坐置在针端口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针可以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推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部。此外,拉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2、导管座部可以具有导管座部中间部分,该导管座部中间部分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延伸管结合部,该延伸管结合部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推动特征部可以具有推动表面,该推动表面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推动表面可以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

3、握持部可以具有凹部,所述凹部的形状设计成在插入构造中接收延伸管结合部。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使针部件相对于导管部件围绕轴线旋转,以使延伸管结合部从凹部收回。

4、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位于室内的隔板,在插入构造中,针穿过所述隔板。隔板可以构造成对针通过隔板收回提供足够低的阻力,以使得能够用单手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5、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具有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第一翼部。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一翼部可以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

6、固定平台还可以具有第二翼部,该第二翼部从导管座部延伸,与第一翼部大体共面。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二翼部也可以搁置在皮肤上。

7、在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可以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可以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握持部可以沿第一翼部滑动。

8、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对准特征部可以使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流体输送构造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9、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锁定特征部可以使iv导管系统保持在插入构造中,直到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提供足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解除锁定的分离力。

10、拉动特征部可以是握持部的前缘。前缘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设计成舒适地接收第二接触。

11、根据用于制备iv导管系统以将流体输送至患者的一种示例性方法,iv导管系统可以同样具有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该方法包括将iv导管系统定位在患者的流体输送位置附近。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导管部件和针部件。导管部件可以具有导管座部,该导管座部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导管座部的形状可以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针部件可以具有针座部,该针座部具有针座部远端和针座部近端。针部件还可以具有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握持部具有拉动特征部。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iv导管处于插入构造时,用单手将针和套管插入到流体输送位置中,在所述插入构造中,针定位在套管内并且针座部远端坐置在针端口中。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针和套管处于流体输送位置中的情况下,使用单手推动该推动特征部,同时拉动该拉动特征部,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流体输送构造,针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

12、导管座部可以具有导管座部中间部分,该导管座部中间部分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延伸管结合部,该延伸管结合部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推动特征部可以是推动表面,该推动表面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推动表面可以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推动该推动特征部可以包括按压在推动表面上。

13、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具有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第一翼部。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将第一翼部定位成搁置在患者的皮肤上。

14、在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可以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可以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使握持部沿第一翼部滑动。

15、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使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流体输送构造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16、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提供足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解除锁定的分离力。

17、拉动特征部可以是握持部的前缘。拉动该拉动特征部可以包括用单手在前缘上拉动。

18、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导管部件和针部件。导管部件可以具有导管座部,该导管座部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导管座部近端、和在导管座部近端与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导管座部的形状可以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导管座部还可以具有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位于室内的隔板、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针部件可以具有针座部,该针座部具有针座部远端、针座部近端、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握持部可以具有由握持部的前缘限定的拉动特征部。在插入构造中,针可以定位在套管内,针可以穿过隔板,并且针座部远端可以坐置在针端口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针可以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推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部。此外,拉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前缘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设计成舒适地接收第二接触。隔板可以构造成对针通过隔板收回提供足够低的阻力,以使得能够用单手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19、推动特征部可以具有推动表面,该推动表面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推动表面可以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

20、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具有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第一翼部,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一翼部可以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此外,导管部件可以具有第二翼部,该第二翼部从导管座部延伸,与第一翼部大体共面,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二翼部也搁置在皮肤上。在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可以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可以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握持部可以沿第一翼部滑动。

21、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包括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的iv导管系统,所述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该导管部件包括:导管座部,该导管座部包括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其中,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iv导管系统还可以包括针部件,该针部件包括:针座部,所述针座部包括针座部远端和针座部近端;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握持部包括拉动特征部,其中,在插入构造中,针定位在套管内并且针座部远端坐置在针端口中,并且其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针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并且其中,推动特征部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部,拉动特征部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22、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导管座部还包括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其中,导管部件还包括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其中推动特征部包括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的推动表面,其中推动表面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

23、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握持部还包括凹部,该凹部的形状设计成在插入构造中接收延伸管结合部,其中,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包括,使针部件相对于导管部件围绕轴线旋转,以使延伸管结合部从凹部收回。

24、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导管部件还包括位于室内的隔板,在插入构造中,针穿过所述隔板,其中,隔板构造成对针通过隔板收回提供足够低的阻力,以使得能够用单手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一些情况中,导管部件还可以包括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包括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第一翼部,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一翼部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

25、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固定平台还包括第二翼部,所述第二翼部从导管座部延伸,并与第一翼部大体共面,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二翼部也搁置在皮肤上。

26、在一些情况中,在iv导管系统的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其中,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握持部沿第一翼部滑动。

27、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使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流体输送构造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在一些情况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使iv导管系统保持在插入构造中,直到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提供足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解除锁定的分离力。

28、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拉动特征部包括握持部的前缘,其中,前缘的形状和尺寸设计成舒适地接收第二接触。

29、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准备iv导管系统以将流体输送至患者的方法,iv导管系统包括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该方法包括:1)将iv导管系统定位在患者的流体输送位置附近,其中,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和针部件,该导管部件包括:导管座部,该导管座部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其中,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该针部件包括:针座部,所述针座部包括针座部近端和针座部远端;从针座部远端沿着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握持部包括拉动特征部;2)在iv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的情况下,用单手将针和套管插入到流体输送位置中,在所述插入构造中,针定位在套管内并且针座部远端坐置在针端口中;和3)在针和套管处于流体输送位置中的情况下,使用单手推动该推动特征部,同时拉动该拉动特征部,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流体输送构造,针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

30、在一些情况中,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导管座部包括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其中,导管部件还包括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其中推动特征部包括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的推动表面,其中推动表面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其中,推动该推动特征部包括按压在推动表面上。

31、在一些情况中,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导管部件还包括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包括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第一翼部,其中,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包括将第一翼部定位成搁置在患者的皮肤上。

32、在一些情况中,在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其中,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包括使握持部沿第一翼部滑动。在一些情况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其中,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包括,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使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流体输送构造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33、在一些情况中,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其中,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包括,提供足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解除锁定的分离力。

34、在一些情况中,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拉动特征部还包括握持部的前缘,其中,拉动该拉动特征部包括用单手在前缘上拉动。

35、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包括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的iv导管系统,所述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该导管部件包括导管座部和针部件,该导管座部包括导管座部远端、导管座部近端以及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其中,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到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位于室内的隔板;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该针部件包括:针座部,所述针座部包括针座部近端和针座部远端;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握持部包括由握持部的前缘限定的拉动特征部,其中,在插入构造中,针定位在套管内,针穿过隔板,并且针座部远端坐置在针端口中,其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针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其中,推动特征部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部,拉动特征部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其中,前缘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设计成舒适地接收第二接触,其中,隔板构造成对针通过隔板收回提供足够低的阻力,以使得能够用单手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36、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推动特征部还包括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的推动表面,其中,推动表面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在一些情况中,导管部件还包括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包括:第一翼部,所述第一翼部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一翼部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和第二翼部,所述第二翼部从导管座部延伸,与第一翼部大体共面,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二翼部也搁置在皮肤上,其中,在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其中,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握持部沿第一翼部滑动。

37、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导管座部还包括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其中,导管部件还包括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到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并且其中,第一翼部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但没有向外延伸超过延伸管结合部。

38、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针部件还包括闪流部件,该闪流部件具有近侧通气部和至少一个侧通气部。在一些情况中,导管部件包括视觉指示器。在一些情况中,当针的末端向远侧延伸超过套管时,视觉指示器被导管座部远端覆盖,当针的末端被收回到套管中时,视觉指示器暴露出来。

39、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针部件包括侧握持部,导管部件包括推动凸片。在一些情况中,针部件包括闪流室,侧握持部形成在闪流室上。在一些情况中,导管部件还包括: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包括第一翼部,所述第一翼部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一翼部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和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到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其中延伸管结合部沿与第一翼部相反的方向延伸。

40、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导管部件还包括沿与第一翼部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翼部,第二翼部结合但不延伸超过延伸管结合部。在一些情况中,第二翼部由刚性材料形成,第一翼部由挠性材料形成。在一些情况中,第一翼部构造成相对于导管座部围绕轴线枢转。在一些情况中,第一翼部包括实现枢转的铰接部。在一些情况中,第一翼部由实现枢转的挠性材料形成。

41、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iv导管系统,该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和针部件,该导管部件包括:导管座部,该导管座部包括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其中,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定位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推动凸片;该针部件包括:针座部,所述针座部包括针座部远端和针座部近端,针座部远端包括切口,该切口与形成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推动凸片对准;和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

42、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导管部件包括固定平台。在一些情况中,推动凸片和固定平台经由一个或多个连接通道相连接。在一些情况中,导管部件包括应力释放部,该应力释放部围绕套管定位在导管座部远端处,应力释放部通过连接通道联接至固定平台。在一些情况中,导管部件和针部件均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相交接以限制针部件相对于导管部件的旋转。在一些情况中,针部件包括翼部,并且其中,突出部防止翼部在固定平台下方向下旋转。在一些实例中,iv导管系统还包括闪流部件,该闪流部件包括用于控制闪流部件内的血液流动的路径限定结构。

43、本发明的这些或其它优点可以结合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并且从以下说明和所附权利要求将变得更全面地显现,或者可以通过实践下文阐述的发明而了解。本发明不需要将本文描述的全部有利特征部和全部优点都结合到本发明的每一个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