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06418发布日期:2023-05-31 19:0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属于刺激隐核虫病防治。


背景技术:

1、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俗称“海水小瓜虫”,隶属于隐核虫科(family cryptocaryonidae),隐核虫属(genus cryptocaryon),是一种纤毛类专性寄生虫,大多寄生在热带海水鱼类鳃、鱼鳍、体表等部位。鱼体感染刺激隐核虫后,其周身分布明显的白点,俗称“白点病”,该病感染性强,传播性广,感染率、死亡率均较高,是一种严重危害海水养殖鱼类的寄生虫疾病,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刺激隐核虫的防治方法大致分为物理学法和化学法。物理学法的方法主要为:淡水浸泡、热处理、干燥、转换养殖、紫外线和臭氧处理养殖水体等。但这些物理方法操作复杂,防治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化学法主要为使用化合物浸泡病鱼或虫体防治刺激隐核虫病,高锰酸钾、氯化磺胺噻唑、青霉素、硫酸铜单独或联合福尔马林、生物染料、福尔马林、吖啶黄、亚甲基蓝、次氯酸钠、氯化苯甲烃铵等均被证明可以有效可以杀灭刺激隐核虫的包囊、幼虫及成虫,对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品可降低鱼体免疫力和抗病力,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2、中药组合物是具有化学结构多样性,生物活性丰富等优势的天然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开发中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刺激隐核虫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苦参、地肤子、蛇床子、黄芪及甘草。

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苦参、地肤子、蛇床子、黄芪及甘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20-40、10-20、10-20、20-40、5-15。

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苦参、地肤子、蛇床子、黄芪及甘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30、15、15、30、10。

6、一种饲料,包括上述的中药组合物。

7、一种药物,包括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8、一种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饲料中的应用。

9、一种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0、一种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方法,应用上述的中药组合物。

11、一种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应用上述的中药组合物。

12、一种提高鱼体的免疫力的方法,应用上述的中药组合物。

13、一种提高鱼的肠道消化酶活性的方法,应用上述的中药组合物。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发明的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对刺激隐核虫病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16、本发明的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

17、本发明的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提高鱼体的免疫力。

18、本发明的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提高鱼肠道消化酶活性。

19、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天然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苦参、地肤子、蛇床子、黄芪及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苦参、地肤子、蛇床子、黄芪及甘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20-40、10-20、10-20、20-40、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苦参、地肤子、蛇床子、黄芪及甘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30、15、15、30、10。

4.一种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5.一种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6.一种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饲料中的应用。

7.一种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8.一种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9.一种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免疫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10.一种提高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苦参、地肤子、蛇床子、黄芪及甘草。该中药组合物对刺激隐核虫病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并能够提高鱼体抗氧化力、鱼体免疫力和肠道消化酶活力,有助于增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防御能力,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