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

文档序号:33758047发布日期:2023-04-18 16:2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当前的医疗中,输液已经成为医疗非常普及的情况,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的方式,输液也称打点滴。

2、因输液大多存在需要连续输入几瓶注射液的方式,在白天输液,因患者有家属陪护或者病友的互相提醒,一般在注射液即将用尽前,就会有人呼叫医护人员进行注射液更换或者进行输液的及时取针,因此基本不会出现输液完成后还未停止输液的情况。但是对于部分需要晚上进行输液的患者,尤其在输液时间晚于夜间10点后,病友和患者都慢慢睡着,同样有些家属也容易犯困,很难保证深夜输液能够有人及时呼叫医护人员,而恰恰在夜间值班时的医护人员极少,一旦医护人员忘记主动查看患者在深夜的输液情况,则存在忘记及时给患者更换注射液或者忘记及时停止输液并拔针的情况;此外,当医护人员遇到夜间突发事件,如某病患病情突然加剧,或者出现有急诊需要医护即刻参与的情况,已经抽身进行突发事件处理的医护人员容易在新事务的影响下而存在忘记查看正在输液患者的输液情况或者超过需要停止输液进行取针的情况,而如若输液不及时停止,则输液管在注射液输完后与大气连通,造成空气进入血管内,轻则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心理负担,重则引发空气栓塞,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3、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以及时监控输液情况并将输液情况反馈给医护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以解决目前针对夜间输液存在的医护人员容易忘记或医护人员时间被其他事务占据而未能及时停止患者输液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包括输液监测模块、输液控制模块和移动显示器,输液监测模块用于检测输液袋的剩余量,输液控制模块用于在输液监测模块检测到输液袋剩余量低于预设值后在移动显示器上显示输液袋剩余量;输液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驱动器和液路调整器,液路调整器包括固定柱和将固定柱套住的外套,外套与固定柱之间存在环形空隙,环形空隙用于给输液管提供放置空间,外套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压条,压条能够在外套转动后将输液管压扁至紧贴固定柱表面,驱动器用于带动外套转动,控制器用于在输液监测模块检测到输液袋剩余量低于设定值后,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器带动外套旋转而将输液管压扁至不流通状态。

4、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采用本实施例时,在深夜给患者输液时,通过在输液管上安装液路调整器,使得当输液袋剩余量达到预设值,比如预设到一个注射液快用完时的量时,通过输液控制模块将注射液即将用尽的情况通过移动显示器告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以将移动显示器随身配带,以实时知晓输液情况,而在医护人员因其他事务繁忙未能第一时间给输液患者取针时,通过驱动器带动液路调整器的外套转动,进而使得压条压在输液管上,阻止输液管的继续流通,当输液管被阻流后,人体血管与外界无法形成连通,因而输液管内的注射液将不会进入患者体内,也即避免了因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拔针而使得输液管内空气进入血管的问题。

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条包括压扁段和预压段,压扁段与固定柱表面之间的间距为定长间距,预压段与固定柱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压扁段与固定柱之间的间距,且预压段与固定柱表面之间的间距为越远离压扁段则间距越大;当输液监测模块在检测到输液袋的剩余量低于预警值时,通过控制器给移动显示器发出提醒信息,同时控制驱动器启动,使得外套旋转至压条的预压段压住输液管;当输液监测模块检测到输液袋的剩余量低于警戒值时,通过控制器给移动显示器发出报警信息,同时控制驱动器启动,使得外套旋转至压条的压扁段压住输液管。

6、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时,通过对压条的结构设置,使得压条能够通过预压段对输液管压扁一定程度,以降低输液管的输液速度,为医护人员赶到患者身边提供更多的时间;而在医护人员确实无法及时赶到患者身边,以至输液达到警戒值时,通过继续旋转的压条,使得压条的压扁段完全将输液管压扁至不流通状态,避免了空气进入到患者血管内,同时无论是输液袋的剩余量到达预警值还是警戒值,医护人员都能够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显示器上显示的提醒情况和报警信息及时对输液进行处理,进一步降低空气进入患者体内的概率。

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条的数量有三个,三个压条设置在外套内壁的不同位置上,三个压条按照外套圆周方向依次为压条一、压条二和压条三;固定柱上能够同时安装两根输液管,每根输液管对应一个输液袋,两根输液管包括输液管一和输液管二,压条一未压住输液管一时,压条三的压扁段压紧输液管二;压条一刚好能压扁输液管一至不流通时,输液管二位于压条二和压条三之间,压条三与压条二的压扁段之间的距离小于压条一的压扁段的长度,使得压条二的压扁段压住输液管二时,压条一的压扁段依然压紧在输液管一上。

8、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时,通过压条一、压条二和压条三的设置,使得一个液路调整器的设置能够对两瓶输液袋的输液情况进行切换,具体为在输液管一连通的输液袋剩余量达到警戒值后,控制器在自动控制驱动器带动外套转动,以使得压条一旋转至压扁段压扁输液管并使输液管一处于不流通状态,而输液管二上原本压着的压条三也移开,此时输液管二位于压条二和压条三之间的环形空隙中,也即在输液管一被完全阻流后,输液管二开始输液,实现了两个输液袋输液的自动切换,降低了医护人员更换输液袋所耗费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智能化水平。

9、另外,因压条为依次设置的,且压条三与压条二的压扁段之间的距离小于压条一的压扁段的长度,使得外套旋转至压条二的压扁段压住输液管二时,压条一的压扁段依然压紧在输液管一上,保证输液完成后的两个输液管的全部阻流,避免空气进入患者血管。

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柱内设有加热器,固定柱的表面设有两个螺旋槽,一条螺旋槽用于放置输液管一,另一条螺旋槽用于放置输液管二,固定柱底面设有限位槽,固定柱的底部一段为光面段,压条正对固定柱的光面段。

11、有益效果:通过加热器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固定柱,而输液管又沿着螺旋槽放置,使得输液管在液路调整器内的长度较长,方便对输液管进行加热,方便在夜晚输液时,即便药物浓稠也能通过加热方式增加注射液的流动性,提高输液效果;同时对于环境温度较低时(注射液温度过低,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比如让输液的患者感觉到寒冷),也能实现对注射液的加热,保证输液的舒适性。

12、此外,本方案的输液管在从螺旋槽出来后,经过光面段最后从限位槽引出,保证了螺旋布置延长输液管输液过程的加热时长,又保证了压条能够与光面段配合而将输液管压扁在光面段上,同时挤压输液管的过程重限位槽保证输液管不会随意移动,确保压条对输液管输液情况的控制不受影响。

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套包括两个半圆壳,两个半圆壳转动连接,两个半圆壳的能够相互靠近的自由端之间通过设有的连接结构扣接。

14、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时,方便医护人员将输液管绕在螺旋槽内后,再将外套套住固定柱,简化了操作。

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其中一个半圆壳的外表面上设有外齿圈,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能够与外齿圈啮合。

16、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能够简化驱动器与液路调整器之间的安装和连接关系,降低成本。

1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半圆壳的内壁上设有保温棉,保温棉的表面粘贴有铝箔。

18、有益效果:能够提高液路调整器对加热器温度的保温,降低加热器的能耗,同时通过铝箔设置,在保证导热的基础上,保证外套能够更容易被转动。

1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输液监测模块包括重力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

2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输液监测模块包括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控输液袋的液位高度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

2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移动显示器能够在收到提醒信息和报警信息时通过语音方式播出相应信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