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及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25232发布日期:2023-07-07 19:5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及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及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1、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技术是当前全球尖端的分子影像技术之一,其通过对生物体内的标记有放射性核素的化合物进行成像,能够无创、定量、动态地评估生物体内各个功能器官的代谢水平、生化反应和功能活动,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2、近年来,随着更多新的pet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对pet系统的性能和结构适应性要也越来越高,对pet系统的移动性和便携性越来越突出。

3、但是,当前大多数pet仍然为固定式结构的全身pet系统,即通过机械固定结构件将pet主体固定在检查床上,患者检查时,需躺在检查床上,由检查床送入pet环内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中人体需保持静止。这种检查模式不但限制了病人的受检场所,也限制了病人的受检姿势。

4、当前,虽然有些pet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移动性和便携性,但是这些设计通常为固定穿戴到人体身上某个部位的便携式pet设备。由此,这样的便携式pet设备的检测范围仅限于固定穿戴的部位。有时,这些便携式pet设备仍有可能限制患者的受检场所,以及限制了患者的受检姿势。

5、背景技术描述的内容仅为了便于了解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不视作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申请意图提供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及成像系统,其可以有效扩大使用设备或系统的待测对象的检查范围,并且还使得多种受检场合以及受检姿势成为可能。

2、在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可包括:可枢转地安装的一对支撑结构;分别固定至所述一对支撑结构的一对探测器;以及读出电路模块,其中所述读出电路模块电连接至所述一对探测器以读出探测数据,所述一对支撑结构配置成能在第一枢转位置和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第一枢转位置允许所述一对探测器围绕待探测对象的第一检测部位,在所述第二枢转位置允许所述一对探测器围绕待探测对象的第二检测部位。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还可包括容纳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容纳结构,所述读出电路模块容纳在所述容纳结构中。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还可包括:第一驱动机构,配置成驱动所述一对支撑结构在第一枢转位置和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枢转。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支撑结构配置成可升降的,以支撑所述一对探测器围绕待探测对象的第一和/或第二检测部位在一定的升降范围内移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一对支撑结构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

7、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与各自的探测器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件和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件的铰链。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一对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件绕所述铰链在垂直于第二支撑件的垂直位置和与第二支撑件同轴的同轴位置之间转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结构为背包结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还可包括:围绕待测对象的胸部设置的胸部探测器,其中所述读出电路模块电连接至所述胸部探测器以读出胸部探测数据;和用于悬挂所述胸部探测器的悬挂结构和/或用于将所述胸部探测器紧固至待测对象的紧固结构。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胸部探测器包括多个胸部探测器单元和用于支撑所述多个胸部探测器单元的可穿戴主体,每个所述胸部探测器单元包括闪烁晶体阵列和光电转换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包结构与所述可穿戴主体固定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还可包括:用于将所述支撑结构支撑在底座或地面上的支架。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探测器中的每个探测器为半环形结构;或者,所述一对探测器中的每个探测器为多平板构造的对半结构。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探测器可拆卸地固定至所述一对支撑结构,所述容纳结构配置成可容纳被拆卸的所述一对探测器;所述一对支撑结构还包括可拔插电气接口,所述一对探测器通过所述可拔插电气接口与所述读出电路模块电连接。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探测器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和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多个探测器单元的多个容纳槽,每个所述探测器单元包括闪烁晶体阵列和光电转换器。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还可包括:电池模块,配置成给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供能。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还可包括:信息传输模块,配置成与远程计算机无线通信以传输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的数据和/或从所述远程计算机接收数据。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还可包括:交互模块,配置成用于输入待测对象的生理数据和/或向待测对象显示正电子重建图像信息和/或控制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的操作。

20、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成像系统,其可包括: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以及与所述信息传输模块无线通信的至少一个远程计算机,所述远程计算机包括图像重建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远程计算机接收来自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的探测数据,所述图像重建单元配置成利用所述探测数据重建正电子成像图像。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远程计算机还配置成向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发送所述正电子成像图像。

2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及成像系统,通过可枢转支撑成对探测器的成对支撑结构在两个枢转位置之间枢转,有效扩大使用设备或系统的待测对象的检查范围,例如可以在头部和胯部两个位置之间进行选择性的检测。并且,这种成对探测器及其可枢转的成对支撑结构还使得多种受检场合以及受检姿势成为可能。

23、本申请另外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及成像系统,通过可升降地支撑探测器的支撑结构在一定升降范围内移动,有效扩大使用设备或系统的待测对象的检查范围,例如可以在头部更大的检测范围进行检测。并且,这种探测器及其可升降的支撑结构还使得多种受检场合以及受检姿势成为可能。

24、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特征和其他效果一部分在下文描述,一部分可通过阅读本文而明白。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容纳结构,所述读出电路模块容纳在所述容纳结构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支撑结构配置成可升降的,以支撑所述一对探测器围绕待探测对象的第一和/或第二检测部位在一定的升降范围内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与各自的探测器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件和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件的铰链;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结构为背包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探测器包括多个胸部探测器单元和用于支撑所述多个胸部探测器单元的可穿戴主体,每个所述胸部探测器单元包括闪烁晶体阵列和光电转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结构与所述可穿戴主体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探测器中的每个探测器为半环形结构;或者,所述一对探测器中的每个探测器为多平板构造的对半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探测器可拆卸地固定至所述一对支撑结构,所述容纳结构配置成可容纳被拆卸的所述一对探测器;所述一对支撑结构还包括可拔插电气接口,所述一对探测器通过所述可拔插电气接口与所述读出电路模块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探测器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和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多个探测器单元的多个容纳槽,每个所述探测器单元包括闪烁晶体阵列和光电转换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7.一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远程计算机还配置成向所述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发送所述正电子成像图像。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及成像系统。该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可包括:可枢转地安装的一对支撑结构;分别机械固定至一对支撑结构的一对探测器;以及读出电路模块,其中所述一对探测器电连接至读出电路模块,其中,所述一对支撑结构配置成能在第一枢转位置和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枢转,在第一枢转位置,所述一对探测器围绕待探测对象的第一检测部位,在第二枢转位置,所述一对探测器围绕待探测对象的第二检测部位。本申请的便携式正电子发射成像设备及成像系统能有效扩大PET设备或系统的应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轩,房磊,张博,张建兵,朱标,彭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锐世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