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及其在医学美容上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45120发布日期:2023-06-13 10:0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及其在医学美容上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工骨骼材料,具体是一种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及其在医学美容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1、创伤与修复一直是整形外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临床上对先天性或外伤等原因造成的体表组织器官的畸形和缺损主要采用软组织材料植入法进行修复,这种方法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以“无创修复”替代“创伤修复创伤”。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将软组织材料植入人体后,发现它不能与周围组织粘附、结合,易发生变形移位,不能很好的达到整形修复的目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应用的软组织材料,其表面呈强烈的疏水性,导致组织细胞的相容性较差,进而纤维结缔组织在材料周围形成包囊,包囊随时间增厚、挛缩,最终使植入材料变形移位。

2、羟基磷灰石是钙磷陶瓷类生物材料的一种,与人体内骨与牙釉质内天然的羟基磷灰石组成成分和结晶体结构类似,极少引起异物及炎症反应,无毒、无刺激、无排斥反应、不老化、不致敏、不致癌,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体内和机体的结合能力强,目前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羟基磷灰石可以和骨组织发生化学性结合,但由于羟基磷灰石的韧性高,强度低,烧结成型的块状材料脆性大,因此临床上主要用于填充窝洞性缺损和作为不负重部位的人工骨,用途十分受限。

3、基于此,本发明开发一种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以克服现有软组织材料在医学美容上应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及其在医学美容上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羟基磷灰石、纳米微晶纤维素和改性丝素蛋白复合,添加抗菌肽作为抑菌物质,制备了一种具有骨诱导、骨引导和可降解功能的修复材料。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所述修复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羟基磷灰石15-25份、纳米微晶纤维素10-20份、改性丝素蛋白20-30份、抗菌肽5-8份,所述改性丝素蛋白由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对丝素蛋白进行交联改性制得,所述抗菌肽为经聚乙二醇修饰的ll-37。

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羟基磷灰石由动物骨经煅烧制成,粒径为20-50μm。

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将丝素蛋白和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常温静置反应4~6h,得到改性丝素蛋白溶液;

7、s2、将ll-37溶解于tris-hcl缓冲溶液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丙酸酯,室温反应20~40min,加入1wt%的三氟乙酸终止反应,混合物用阳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分离、洗涤后冻干,得到抗菌肽冻干粉;

8、s3、将羟基磷灰石、纳米微晶纤维素和抗菌肽加入改性丝素蛋白溶液溶液中充分搅拌,得到所述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

9、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中丝素蛋白和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的摩尔比为5~10:1。

10、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2中ll-37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丙酸酯的摩尔比为1:5~8。

11、一种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在医学美容上的应用,将所述修复材料浇筑于成型模具中与-60℃冷冻干燥24h成型得到修复样品,使用之前将样品浸泡在90v/v%甲醇中10~20min,取出后置于37℃烘箱中烘干。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本发明采用羟基磷灰石、纳米微晶纤维素和改性丝素蛋白复合,添加抗菌肽作为抑菌物质,制备了一种具有骨诱导、骨传导和可降解功能的修复材料。其中,纳米微晶纤维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强度,低密度、在溶液中良好的分散性、天然无毒性、可降解,良好生物和细胞相容性等特点,同时可以被用作脱钙骨基质的载体,纳米微晶纤维素与羟基磷灰石复合,能够结合天然高分子与羟基磷灰石粒子的优点,弥补双方的不足。本发明加入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对丝素蛋白进行交联改性,改变了复合材料颗粒的形貌,促进了针状羟基磷灰石的形成,提高了复合材料中丝素蛋白的结晶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韧性得到改善。本发明采用聚乙二醇修饰广谱性抗菌肽ll-37,可以增加多肽的分子量,有效提高ll-37的抗酶解性,从而增加其生物稳定性,延长其半衰期。

14、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羟基磷灰石15-25份、纳米微晶纤维素10-20份、改性丝素蛋白20-30份、抗菌肽5-8份,所述改性丝素蛋白由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对丝素蛋白进行交联改性制得,所述抗菌肽为经聚乙二醇修饰的ll-37。

2.一种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磷灰石由动物骨经煅烧制成,粒径为20-50μ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丝素蛋白和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的摩尔比为5~1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ll-37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丙酸酯的摩尔比为1:5~8。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在医学美容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修复材料浇筑于成型模具中与-60℃冷冻干燥24h成型得到修复样品,使用之前将样品浸泡在90v/v%甲醇中10~20min,取出后置于37℃烘箱中烘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修复材料及其在医学美容上的应用,所述修复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羟基磷灰石28‑40份、纳米微晶纤维素、改性丝素蛋白20‑30份、抗菌肽0.1‑5份,所述改性丝素蛋白由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对丝素蛋白进行交联改性制得,所述抗菌肽为经聚乙二醇修饰的LL‑37,本发明采用羟基磷灰石、纳米微晶纤维素和改性丝素蛋白复合,添加抗菌肽作为抑菌物质,制备了一种具有骨诱导、骨传导和可降解功能的修复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邓思羚,张建光,张桂东,庄映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迈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