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消毒式电加热拔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9532发布日期:2023-05-15 02:3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消毒式电加热拔蒸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自消毒式电加热拔蒸器。


背景技术:

1、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2、传统的燃火拔罐,需要配合酒精点燃使用,存在明火的风险;而利用抽气等方式产生负压的拔罐,操作起来会比火罐稍慢,并且关键的胶垫、气泵等部件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而且其热力渗透性不足,无火罐的温热刺激效应,治疗效果相对燃火罐较差。

3、同时,在传统的拔罐治疗时,还有一种拔罐放血疗法,具体是用三棱针或梅花针刺破人体特定穴位,在局部配合拔罐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在治疗后必须对罐体进行全面消毒,而传统的拔罐方式需要人工消毒,操作不便。

4、而在拔罐完成后,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会进行药物熏蒸,使含有中药成分的水蒸气透过皮肤到达病变部位发挥其治疗作用,配合拔火罐共同促进血液循环,使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得到改善,此时病人需要到熏蒸地点再次进行全身熏蒸,无法在拔罐时直接进行局部熏蒸。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消毒式电加热拔蒸器,为了产生与传统火罐相同的热力穿透效果,本发明通过陶瓷电加热的方式对罐体内气体进行加热并向罐体外部排出空气;为了对使用后的罐体进行全面消毒,本发明引入了等离子发生器,通过其产生的等离子体进行消毒;为了满足部分患者拔罐后熏蒸的需求,本发明在罐体内加入了电加热陶瓷盆,以达到对拔罐位置同时进行药物熏蒸的效果。

2、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消毒式电加热拔蒸器,包括罐体、陶瓷电加热片、电加热陶瓷盆、等离子体消毒机构、上盖、电开关控制机构和热量调节机构,所述罐体的上端螺纹连接设于上盖开口端,所述陶瓷电加热片设于罐体上端开口内,可以迅速对罐体内的温度进行加热,所述电加热陶瓷盆位于陶瓷电加热片上方,电加热陶瓷盆内盛放有熏蒸用的药液,当电加热陶瓷盆工作时,其内的药液大量蒸发并充盈在罐体内部,在皮肤表面熏蒸,所述电开关控制机构贯穿上盖和电加热陶瓷盆中心设于陶瓷电加热片上壁,电开关控制机构可以从陶瓷电加热片上抽离,所述电加热陶瓷盆下方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电开关控制机构上的紧固螺母二,所述等离子体消毒机构设于电加热陶瓷盆上方,所述热量调节机构设于罐体中部。

3、进一步地,所述电开关控制机构包括中心绝缘连接柱、多触点旋转开关、紧固螺母一、旋钮和连接键,所述中心绝缘连接柱贯穿设于上盖中心,所述多触点旋转开关套设于中心绝缘连接柱内,多触点旋转开关可相对中心绝缘连接柱转动,所述紧固螺母一螺纹连接设于中心绝缘连接柱上端,紧固螺母一将中心绝缘连接柱固定在上盖的上端,同时将多触点旋转开关压紧在中心绝缘连接柱内腔的凸台上,防止多触点旋转开关上下窜动,所述旋钮套接多触点旋转开关顶端外壁设于紧固螺母一的上端,所述连接键连接设于旋钮和多触点旋转开关上,旋钮和多触点旋转开关通过连接键实现同步转动。

4、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包括圆弧罩、轴颈、上圆柱体、支撑柱、轴孔和弹簧槽,所述上圆柱体螺纹连接设于上盖内壁,所述轴颈设于上圆柱体下端,所述圆弧罩设于轴颈下端,所述支撑柱多个圆周阵列设于轴颈上壁,所述轴孔贯穿设于轴颈下端,所述弹簧槽沿轴孔的轴向对称设于轴孔两端。

5、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电加热片上壁中心成对设有用于固定中心绝缘连接柱的定位孔,所述陶瓷电加热片下壁边缘设有转动槽,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于转动槽内,转动槽可以沿着支撑柱转动,当旋转上盖时,中心绝缘连接柱跟随上盖转动,陶瓷电加热片也会沿着转动槽相对支撑柱转动,不会对中心绝缘连接柱的转动产生阻碍。

6、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绝缘连接柱包括绝缘柱体、安装沟槽、安装凸台、定位插头、升温触点、熏蒸触点二和等离子触点二,所述定位插头设于定位孔内,所述绝缘柱体设于定位插头上,所述安装沟槽设于绝缘柱体中部,所述安装凸台成对设于安装沟槽下方,电加热陶瓷盆通过安装凸台电性连接设于绝缘柱体上,所述升温触点成对设于绝缘柱体底壁内侧,所述熏蒸触点二成对设于绝缘柱体内壁中部,所述熏蒸触点二与升温触点在圆周方向上存在夹角,优选的,此夹角为45度,所述等离子触点二成对设于绝缘柱体内壁上部,所述等离子触点二与升温触点在圆周方向上存在夹角,优选的,此夹角为90度。

7、进一步地,所述多触点旋转开关包括二级圆台、导电铜轴、等离子触点一、熏蒸触点一、插孔和键槽,所述二级圆台套接设于绝缘柱体内,所述插孔成对贯穿设于二级圆台上,所述导电铜轴成对设于插孔内,所述导电铜轴的底端与升温触点的高度相同,转动导电铜轴至与升温触点相同的角度时,升温触点与导电铜轴相连通,陶瓷电加热片接通电源开始加热,使罐体内温度升高,所述键槽设于二级圆台上壁中心,所述连接键设于键槽内,所述熏蒸触点一设于导电铜轴的中下部,熏蒸触点一与熏蒸触点二高度相同,当熏蒸触点一与熏蒸触点二接通时,电加热陶瓷盆接通电源开始工作,所述等离子触点一设于熏蒸触点一的上方,等离子触点一与等离子触点二高度相同。

8、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体消毒机构包括防潮盖、连接法兰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防潮盖设于安装沟槽上,所述连接法兰套接绝缘柱体外壁设在防潮盖上表面上,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于连接法兰上,当转动多触点旋转开关,使等离子触点一和等离子触点二相通时,等离子发生器通电工作,喷射出大量等离子体,对罐体内部消毒。

9、进一步地,为了保护等离子发生器,使其不会受药液蒸汽影响,所述防潮盖的底端与罐体的上圆柱体的顶端为锥度密封配合,当防潮盖在最低位置时,防潮盖与上圆柱体密封,药液蒸汽不会流动至等离子发生器所在空间内,当熏蒸结束,需要等离子发生器工作时,拧动上盖,上盖带动防潮盖上移,防潮盖与上圆柱体密封处产生缝隙,等离子体从此处进入圆弧罩,对整个罐体内部进行消毒。

10、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陶瓷盆上方设有贯穿上盖和防潮盖的加药管,加药管的端口螺纹连接设有排气阀,排气阀用于控制熏蒸时罐体内部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时罐体与人体皮肤脱离,排气阀可与加药管旋拧脱离,通过加药管向电加热陶瓷盆内补充药液。

11、进一步地,所述热量调节机构包括碟板、阀杆和热敏弹簧,所述碟板设于轴颈内腔,碟板的截面积与轴颈内腔截面积相同,所述阀杆贯穿碟板设于轴孔内,所述阀杆下端位于弹簧槽的位置设有拨片,所述热敏弹簧设于拨片和弹簧槽内壁之间,热敏弹簧受热进行收缩变化,从而带动碟板转动至不同的角度,改变轴颈内腔贯通截面的大小,从而控制熏蒸时蒸汽的流量大小,保护皮肤表面不被烫伤。

12、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利用陶瓷电加热片快速升温,使罐体内的温度升高,将罐体内气体排出,使后续冷却的罐体产生负压吸附的效果,罐体内也残留有相应的热力,在避免使用明火的同时,也达到了温热刺激的效果;

14、2、在罐体内加入电加热陶瓷盆,将药物加入电加热陶瓷盆内加热熏蒸,药物在罐体内产生大量蒸汽,同时,因前一阶段拔罐时,罐体已吸附在人体皮肤上,罐体与皮肤密闭,蒸汽在密闭空间内产生熏蒸的效果,为了避免蒸汽热量太高损伤皮肤表面,通过热量调节机构的热敏弹簧感应温度变化,驱动碟板转动,从而调节高温气体流量,又因持续加热使罐体内压力持续增大,排气阀起到调节压力的作用,防止罐体因内部压力过大提前与皮肤脱离;

15、3、在使用完成后,启动等离子发生器,使罐体内产生大量的等离子体,对罐体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杀菌,杀菌快速简洁,无需准备额外消毒辅料;

16、4、防潮盖可以随着上盖的旋转进行升降,当电加热陶瓷盆工作时,防潮盖与罐体上端密闭,防止药液蒸汽流动到等离子发生器的位置,避免等离子发生器长期受潮损坏,当需要进行消毒时,防潮盖与罐体上端分离,使上下空间贯通,保证等离子体可以覆盖到罐体所有位置,并进行消毒;

17、5、中心绝缘连接柱与多触点旋转开关内部转动连接,并通过多组不同角度、不同高度的触点电性连接,既避免电性连接部分受外部蒸汽影响受潮短路,也简化了线路布局,使整体连接更加简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