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

文档序号:34635736发布日期:2023-06-29 15:4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

本发明涉及核素药物配制,具体为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1、核素药物也叫做放射性药物,常见的有32磷、123碘、131碘等,其是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特殊药物,由于不同的病患的情况和需求不同,所以其需要的剂量并不相同,在临床中需要人工进行配制,病人在服用时仅需接触其要用的剂量,但相关的配制人员在处理中则要多次来进行接触,即使可以穿着防护服但仍存在一定的放射危害风险。虽然现有一些自动配制设备,利用吸取装置自动从最小当量的安瓿瓶中吸取核素药物,再混合适量的稀释液从而完成配制。整个过程中开盖还需要人工干预,另外采用吸取的方式会在仪器内部管路残留,同时安瓿瓶中也会残留少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此不仅对回收人员造成一定的风险,而且对于服用的剂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依次分为补药区、稀释区、接取区和回收区,所述补药区的内部安装有用于输送核素药物至稀释区并倾倒药液的输送带,输送带由安装在箱体外侧壁上的电机驱动,所述稀释区的内部设有用于打开安瓿瓶的打开组件、用于冲洗安瓿瓶的喷管和用于接取药液的漏斗,当装有药物的安瓿瓶运动到稀释区内部的时候,打开组件会先将安瓿瓶打开,之后输送带会再次带着瓶身运动,将同时瓶身内部的药物会倒入漏斗的内部,之后喷管会向外喷出配制溶液,完成对瓶身内部的冲洗工作,同时配制药物,所述漏斗与接取区相通,且接取区的开口处设有第一挡门,在患者需要服用药物的时候,可以将第一挡门打开,之后将盛放药物的容器放入接取区的内部,并使容器位于漏斗的正下方,然后将第一挡门重新闭合,所述回收区位于输送带的下方并与补药区相通,所述回收区的内部设有可控制开合的回收箱,输送带运动会带动倾倒完药物的瓶身继续运动,使倾倒完药物的瓶身掉落在回收箱上,之后回收箱会打开,使瓶身进入回收箱的内部,所述回收区的开口处设有第二挡门,医护人员可以定期打开第二挡门将回收箱取出。

3、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夹持安瓿瓶的夹套,夹套的的内径与安瓿瓶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夹套的材质为带有弹性的软质橡胶,所述夹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呈“l”形,且输送带的框架上开有与固定杆相适配的滑槽,滑槽横截面的形状也为“l”形,所述滑槽靠近稀释区一端的槽深小于另一端的槽深,且滑槽两端之间的槽壁平滑过渡,因为滑槽横截面的形状与固定杆的形状均为“l”形,所以位于同一个夹套上的两个固定杆在滑槽内部滑动的时候可以随着滑槽的槽深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4、优选的,所述夹套上开有缺口,且缺口的宽度小于安瓿瓶瓶身的直径,缺口的设置不仅可以使位于夹套内部的安瓿瓶可以更好的掉落,同时也能方便的将安瓿瓶插入夹套内。

5、优选的,所述打开组件包括一对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可以相互配合通过安瓿瓶的瓶颈处限定安瓿瓶的位置,所述限位杆位于稀释区的一端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切割安瓿瓶瓶颈的刀片,刀片会与安瓿瓶的瓶颈处相互接触,对安瓿瓶的瓶颈处进行切割,且刀片的刃部呈外宽内窄式倾斜安装,使刀片可以更加平滑的与安瓿瓶的瓶颈处接触进行切割,所述稀释区一侧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推动安瓿瓶瓶头的击打推杆,另一侧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接取被推出的瓶头的引导管道,击打推杆的输出杆推出可以推动与击打推杆对齐的安瓿瓶的瓶头,安瓿瓶的瓶头可以在受力之后,被击打推杆推入引导管道的内部,所述引导管道的下端延伸至回收区的内部,安瓿瓶的瓶头会沿着引导管道滑入回收区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击打推杆的输出杆上固定连接有推框,所述推框的横截面呈“u”形,且开口端朝向安瓿瓶,所述推框开口端的两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片,在安瓿瓶的瓶头与瓶身分开时,橡胶片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会将安瓿瓶的瓶头弹开。

7、优选的,所述引导管道包括框体和管路,框体与管路相通,所述框体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开口呈喇叭状的收集框,收集框的设置可以将被橡胶片推出的安瓿瓶的瓶头接住。

8、优选的,所述回收箱的开口处铰接有向下转动的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上侧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密封门开合的开合推杆电连接,当安瓿瓶的瓶头或瓶身掉落到密封门上的时候,压力传感器会感受到压力,控制开合推杆的输出杆会缩回,使密封门打开,所述开合推杆的外壳与回收箱的内侧壁相互铰接,开合推杆的输出杆与密封门相互铰接。

9、优选的,所述密封门远离其与回收箱铰接端的上方,且位于回收箱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杆,密封杆的设置可以使密封门在闭合的时候,使回收箱的内部保持密封状态。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输送带、打开组件和回收箱之间的配合,实现了输送带带动安瓿瓶运动,在需要打开的时候打开组件将安瓿瓶打开,之后输送带继续带动安瓿瓶运动,完成药液的倾倒,之后喷管会向外喷出配制溶液,对安瓿瓶进行冲洗的同时对核素药物进行稀释,最后输送带会将冲洗完毕的安瓿瓶倒入回收区的内部,由回收箱收集冲洗完毕的安瓿瓶,本发明可以在配制药物的同时使用配制溶液对安瓿瓶的瓶身内部进行冲洗提高用药量计量准确性,同时可以将安瓿瓶的瓶身收纳在回收箱的内部,等待医护人员回收。



技术特征:

1.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依次分为补药区(2)、稀释区(3)、接取区(4)和回收区(5),所述补药区(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输送核素药物至稀释区(3)并倾倒药液的输送带(6),所述稀释区(3)的内部设有用于打开安瓿瓶的打开组件(7)、用于冲洗安瓿瓶的喷管(8)和用于接取药液的漏斗(9),所述漏斗(9)与接取区(4)相通,且接取区(4)的开口处设有第一挡门(10),所述回收区(5)位于输送带(6)的下方并与补药区(2)相通,所述回收区(5)的内部设有可控制开合的回收箱(11),所述回收区(5)的开口处设有第二挡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夹持安瓿瓶的夹套(13),所述夹套(13)的材质为带有弹性的软质橡胶,所述夹套(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呈“l”形,且输送带(6)的框架上开有与固定杆(14)相适配的滑槽(15),所述滑槽(15)靠近稀释区(3)一端的槽深小于另一端的槽深,且滑槽(15)两端之间的槽壁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13)上开有缺口,且缺口的宽度小于安瓿瓶瓶身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组件(7)包括一对限位杆(701),所述限位杆(701)位于稀释区(3)的一端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切割安瓿瓶瓶颈的刀片(702),且刀片(702)的刃部呈外宽内窄式倾斜安装,所述稀释区(3)一侧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推动安瓿瓶瓶头的击打推杆(703),另一侧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接取被推出的瓶头的引导管道(704),所述引导管道(704)的下端延伸至回收区(5)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推杆(703)的输出杆上固定连接有推框(705),所述推框(705)的横截面呈“u”形,且开口端朝向安瓿瓶,所述推框(705)开口端的两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片(7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道(704)包括框体(7041)和管路(7042),所述框体(7041)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开口呈喇叭状的收集框(7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1)的开口处铰接有向下转动的密封门(16),所述密封门(16)的上侧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7),所述压力传感器(17)与控制密封门(16)开合的开合推杆(18)电连接,所述开合推杆(18)的外壳与回收箱(11)的内侧壁相互铰接,开合推杆(18)的输出杆与密封门(16)相互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16)远离其与回收箱(11)铰接端的上方,且位于回收箱(1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杆(19)。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素药物自动配制及回收系统,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依次分为补药区、稀释区、接取区和回收区,补药区的内部安装有用于输送核素药物至稀释区并倾倒药液的输送带,稀释区的内部设有用于打开安瓿瓶的打开组件、用于冲洗安瓿瓶的喷管和用于接取药液的漏斗,漏斗与接取区相通,回收区位于输送带的下方并与补药区相通,回收区的内部设有可控制开合的回收箱,回收区的开口处设有第二挡门,本发明可以在配制药物的同时,使用配制溶液对安瓿瓶的瓶身内部进行冲洗,同时可以将安瓿瓶的瓶身收纳在回收箱的内部,既提高了药品的实际用量准确性,也降低了残留的放射性物质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的潜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莹,陶绍能,张晶,冯蕾,陈晓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