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5631364发布日期:2023-10-06 03:1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是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对于急危重症新生儿,在出生后初期往往会伴随多种威胁生命的病症,尤其是在出生后1周内往往同时存在各种影响正常生命体征的医疗诊断,需要多种血管活性药、镇静药等抢救性治疗药品通过静脉通路给药来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同时对于新生儿喂养困难,亦需要静脉通路营养液体的输注来维持每日所需能量;对于休克或术后新生儿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需要进行动脉置管后进行监护。因此对于急危重症新生儿而言,建立动、静脉通道十分重要。

2、公开号为cn218187518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组件及导管固定器,其中,该脐动静脉导管固定组件包括:架体,架体包括沿预定角度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粘贴板,第二安装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粘贴板;定位件,定位件与所述架体分离设置,定位件的一侧设置有贴合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一定角度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并通过第一粘贴板和第二粘贴板将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固定在新生儿肚脐周围,可将置管后的脐动、静脉导管位置固定并进行聚拢,再通过定位件上的贴合层将导管粘贴在新生儿皮肤上,有效提高了对脐动、静脉导管的固定效果,便于医护人员操作的同时,避免导管移动造成脱管,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在实践中发现,通过贴合层将导管粘贴在新生儿皮肤上有一些缺陷,因为新生儿皮肤非常细嫩,贴合层粘在皮肤上,容易造成黏胶性皮肤损伤,甚至撕裂,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不会损伤皮肤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分别包括聚氨酯材质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部分外凸分别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贴合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用于放置导管的收容空间,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中至少一个上设有多个供缝合线穿过以利用缝合线将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固定在脐带上的通孔。

3、进一步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内表面均带有自粘胶,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通过自粘胶贴合固定,导管也通过自粘胶固定在收容空间中。

4、进一步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内表面在自粘胶上设有能在使用时撕除的保护膜,一个第一贴合板、一个第二贴合板与缝合线形成套装。

5、进一步地,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上均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供缝合线穿过的通孔。

6、进一步地,所述供缝合线穿过的通孔分别位于导管的两侧,将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两侧一起固定在脐带上。

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将导管放入第一贴合板的第一凹槽中;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贴合,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应以形成收容空间放置导管;利用缝合线穿过通孔且缝合于脐带上,以将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固定在脐带上。

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将导管放入第一贴合板的第一凹槽中;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通过自粘胶贴合固定,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应以形成收容空间放置导管,导管也通过自粘胶固定在收容空间中;利用缝合线穿过通孔且缝合于脐带上,以将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固定在脐带上。

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包括一个第一贴合板、一个第二贴合板与缝合线的套装;将导管放入第一贴合板的第一凹槽中;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通过自粘胶贴合固定,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应以形成收容空间放置导管,导管也通过自粘胶固定在收容空间中;利用缝合线穿过通孔且缝合于脐带上,以将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固定在脐带上。

10、进一步地,利用缝合线穿过通孔且缝合于脐带上的缝合方式包括:先用缝合线缝合脐带一周,再在脐带靠近缝线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一侧扎紧打结;缝合线接着缝合到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两侧的通孔,最后在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与脐带之间的位置再打结以固定缝合线。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利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用于放置导管的收容空间,设置多个通孔供缝合线穿过以利用缝合线将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固定在脐带上,因为本固定装置及方法不用粘贴于皮肤上,而脐带在一段时间后会自然脱落,且脐动静脉导管最长留置时间在脐带脱落前,所以本固定装置及方法不会损伤新生儿皮肤,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采用与导管相同的聚氨酯材质,使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因为材质硬故比较坚挺,且三者材质一致使得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与导管固定更牢靠。



技术特征:

1.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分别包括聚氨酯材质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部分外凸分别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贴合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用于放置导管的收容空间,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中至少一个上设有多个供缝合线穿过以利用缝合线将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固定在脐带上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内表面均带有自粘胶,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通过自粘胶贴合固定,导管也通过自粘胶固定在收容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内表面在自粘胶上设有能在使用时撕除的保护膜,一个第一贴合板、一个第二贴合板与缝合线形成套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上均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供缝合线穿过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缝合线穿过的通孔分别位于导管的两侧,将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两侧一起固定在脐带上。

6.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将导管放入第一贴合板的第一凹槽中;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贴合,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应以形成收容空间放置导管;利用缝合线穿过通孔且缝合于脐带上,以将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固定在脐带上。

7.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将导管放入第一贴合板的第一凹槽中;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通过自粘胶贴合固定,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应以形成收容空间放置导管,导管也通过自粘胶固定在收容空间中;利用缝合线穿过通孔且缝合于脐带上,以将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固定在脐带上。

8.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包括一个第一贴合板、一个第二贴合板与缝合线的套装;将导管放入第一贴合板的第一凹槽中;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通过自粘胶贴合固定,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应以形成收容空间放置导管,导管也通过自粘胶固定在收容空间中;利用缝合线穿过通孔且缝合于脐带上,以将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固定在脐带上。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缝合线穿过通孔且缝合于脐带上的缝合方式包括:先用缝合线缝合脐带一周,再在脐带靠近缝线脐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方法,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分别包括聚氨酯材质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部分外凸分别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贴合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用于放置导管的收容空间,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中至少一个上设有多个供缝合线穿过以利用缝合线将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固定在脐带上的通孔。本发明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方法因为不用粘贴于皮肤上,而脐带在一段时间后会自然脱落,且脐动静脉导管最长留置时间在脐带脱落前,所以本固定装置及方法不会损伤新生儿皮肤,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京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