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放射科检测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4945发布日期:2023-05-31 23:3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放射科检测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放射科,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放射科检测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

2、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2210299787.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支撑体位的放射科检测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和升降装置,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固定设置在升降装置的前后两侧,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装置框架,升降装置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动装置,升降装置框架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升降丝杆,升降装置框架的内侧安装有升降滑块,升降滑块上左右贯通并通过轴承卡接有转轴,转轴固定安装在体位转换支撑辅助装置的左右两侧,本装置免除了医护人员帮助病人进行侧身的工作,降低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来说,减少了检查过程中的动作量,使其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但仍然存在缺陷:该技术方案能够在检查时帮助病人进行侧身工作,但针对儿科病人缺乏肢体的约束装置,不利于稳定检测;

3、经检索,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1480288.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床体,床体的侧表面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外置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床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床体的侧表面两端均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滑槽内并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螺杆连接。本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节防护板的宽度,适用于不同部位的检测,提高了普适性,电机通过驱动螺杆带动移动块移动,从而调节防护板的位置,用电动控制的方式代替了人工手动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仍然存在缺陷:整体式的铅板不利于对防护部位进行调节,导致遮挡检测部分或暴露出更多的检测部位,同时针对儿童病人如果缺乏约束装置,则防护部位会随着儿童的扭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防辐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放射科检测用支撑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针对儿科病人缺乏肢体的约束装置,不利于稳定检测、整体式的铅板不利于对防护部位进行调节,导致遮挡检测部分或暴露出更多的检测部位,同时针对儿童病人如果缺乏约束装置,则防护部位会随着儿童的扭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防辐射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的放射科检测用支撑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在检查床床板边缘处的装夹部以及安装在装夹部上的plc控制器,还包括滑轨、弧形约束板、充放气囊、气压传动组件、肢体固定组件以及分体式收纳防护机构;所述滑轨安装在装夹部相向的一侧,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弧形约束板固定连接在滑座的顶部;所述充放气囊安装在滑轨之间,且所述充放气囊处于鼓胀状态;所述气压传动组件连接在充放气囊与滑座之间,用于驱动滑座滑动;所述肢体固定组件安装在装夹部的外侧壁,且与弧形约束板相连;所述分体式收纳防护机构,安装在充放气囊的上方;其中,所述分体式收纳防护机构包括安装在弧形约束板上的第一对向防护部、转动安装在装夹部外侧的转动架以及安装在转动架远离装夹部一端的第二对向防护部。

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1)、通过充放气囊在滑轨之间,床体柔软度提高,能够提升病人躺卧的舒适性,结合气压传动组件,实现病人躺卧时对身体的约束功能,当病人躺卧在充放气囊上时,鼓胀状态的充放气囊在人体的压力压迫下,充放气囊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送入气筒中,气筒内的压强逐渐增大,随着气筒内压强的增加,推动活塞以及活塞板向着病人移动,同时复位弹簧伸展,直至弧形约束板抵接在病人体表时停止,病人躺卧时实现自动约束的功能,在病人坐立时,复位弹簧回弹,活塞复位,气筒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重新回到充放气囊内。

5、2)、通过设置分体式收纳防护机构,在病人躺卧完毕后,通过弧形约束板对齐进行约束,然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正反转电机与第二正反转电机正向转动,实现第一收放卷轴与第二收放卷轴的放卷功能,隐藏在第一中空收卷筒与第二中空收卷筒内的第一收卷式铅板件与第二收卷是铅板件由第一中空收卷筒与第二中空收卷筒内导出,导出的同时相邻的第一收卷式铅板件与相邻的第二收卷是铅板件上第一连接铅板与第二连接铅板搭接,形成整体式的防护铅板,同时通过第一对向防护部与第二对向防护部将检查部位围绕,实现对检查部位周边的非检查部位的防护功能。

6、3)、由于分体式收纳防护机构是建立在完成对病人身体的约束功能后进行的,所以避免了检查过程中病人身体扭动造成的防护错位问题,防护效果稳定。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所述装夹部包括对称设置的u型座、滑动连接在u型座竖直段的装夹板、固定连接在装夹板与u型座内壁之间的伸缩杆、螺纹连接在u型座上且与装夹板转动连接的螺纹杆、安装在螺纹杆杆端的把手以及连接在u型座之间的连板。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该装置的u型座卡在床沿,然后通过转动把手,将装夹板抵接在检查床床底,实现该装置的稳定安装。

10、进一步,所述气压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滑轨上滑槽槽底的气筒、滑动连接在气筒内的活塞、固定连接在活塞与滑座之间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气筒内壁与活塞之间的复位弹簧以及连接在充放气囊输出端与气筒之间的输气管。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充放气囊在滑轨之间,床体柔软度提高,能够提升病人躺卧的舒适性,结合气压传动组件,实现病人躺卧时对身体的约束功能,当病人躺卧在充放气囊上时,鼓胀状态的充放气囊在人体的压力压迫下,充放气囊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送入气筒中,气筒内的压强逐渐增大,随着气筒内压强的增加,推动活塞以及活塞板向着病人移动,同时复位弹簧伸展,直至弧形约束板抵接在病人体表时停止,病人躺卧时实现自动约束的功能,在病人坐立时,复位弹簧回弹,活塞复位,气筒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重新回到充放气囊内。

12、进一步,所述弧形约束板的内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缓冲气垫。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病人约束时的舒适性。

14、进一步,所述第一对向防护部包括对称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弧形约束板顶部的第一中空收卷筒、开设在第一中空收卷筒相向一侧的开口、安装在第一中空收卷筒壳体上的第一正反转电机,安装在第一正反转电机输出端且置于第一中空收卷筒内的第一收放卷轴以及卷绕在第一收放卷轴外壁且相互之间相互铰接的第一收卷式铅板件。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分体式收纳防护机构,在病人躺卧完毕后,通过弧形约束板对齐进行约束,然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正反转电机与第二正反转电机正向转动,实现第一收放卷轴与第二收放卷轴的放卷功能,隐藏在第一中空收卷筒与第二中空收卷筒内的第一收卷式铅板件与第二收卷是铅板件由第一中空收卷筒与第二中空收卷筒内导出,导出的同时相邻的第一收卷式铅板件与相邻的第二收卷是铅板件上第一连接铅板与第二连接铅板搭接,形成整体式的防护铅板,同时通过第一对向防护部与第二对向防护部将检查部位围绕,实现对检查部位周边的非检查部位的防护功能。

16、进一步,所述充放气囊的表面设置有棉层。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病人躺卧舒适性。

18、进一步,所述第一收卷式铅板件包括截面为梯形结构的主体件以及一体成型在主体件两侧的第一连接铅板与第二连接铅板,所述第一连接铅板远离主体件的一侧与相邻第一收卷式铅板件上的第二连接铅板与主体件交接处相互铰接。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收纳,且围绕式防护有助于保证防护效果。

20、进一步,所述第二对向防护部包括对称安装在转动架远离连板的第二中空收卷筒、开设在第二中空收卷筒相向一侧的开口、安装在第二中空收卷筒壳体上的第二正反转电机,安装在第二正反转电机输出端且置于第二中空收卷筒内的第二收放卷轴以及卷绕在第二收放卷轴外壁且相互之间相互铰接的第二收卷式铅板件。

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高了非检测部位的辐射防护功能。

22、进一步,所述第二收卷式铅板件与第一收卷式铅板件结构相同,且第二收卷式铅板件与第一收卷式铅板件错落分布。

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重叠实用,进一步缩小对检测部位的包围,提高防护效果。

24、进一步,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与第二正反转电机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第一中空收卷筒与第二中空收卷筒的收放卷功能。

26、进一步,所述肢体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弧形约束板外侧壁且滑动连接在滑轨顶部的齿板、固定连接在滑轨外侧壁的定位底板、转动连接在连板外侧壁的传动轴、连接在传动轴前端且与齿板啮合的齿轮、套在传动轴外壁的弧形肢体约束板以及连接在弧形肢体约束板摆动端与定位底板之间的磁吸部,所述齿板上轮齿的数量为齿轮上轮齿数量的一半。

2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病人躺卧在充放气囊上之后,将手臂放在定位底板上,在弧形约束板向着病人靠近的过程中,弧形约束板带动齿板沿着导轨滑动,进而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传动轴带动弧形肢体约束板向着定位底板的方向翻转,直至弧形肢体约束板与定位底板上的磁吸部相互抵接,实现患者手臂的约束功能,同时实现对弧形约束板的定位功能,提高对病人身体的约束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