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19760发布日期:2023-08-04 12:2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特别涉及一种发酵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0、技术背景

1、过敏性疾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大约有20%-30%的人群曾经或正在被这种疾病所困扰,在过敏性疾病中,又以吸入性过敏最常见,大约占过敏性疾病的65%,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吸入性过敏源引起的主要疾病为: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湿疹、荨麻疹、变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等。在吸入性过敏疾病中,以花粉、螨虫、真菌、动物皮毛等引起的病例最多。

2、对于上呼吸道过敏性咳嗽的治疗,以往临床上主要采取应用止咳药、抗生素等西药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咳嗽等临床表现,但远期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极易导致该病反复发作。因此,为了选择更好的治疗措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防治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酵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制备而成:桔梗10~15份、金银花10~15份、连翘叶10~15份、灵芝1~5份、陈皮1~5份、杏仁1~5份、鱼腥草1~5份、蒲公英1~5份、薄荷1~3份、甘草1~5份、芦根1~5份、百合1~5份。

4、优选的,所述发酵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制备而成:桔梗13份、金银花13份、连翘叶13份、灵芝3份、陈皮3份、杏仁3份、鱼腥草3份、蒲公英3份、薄荷2份、甘草3份、芦根3份、百合3份。

5、优选的,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发酵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将中药原料桔梗、金银花、陈皮、鱼腥草、芦根依次粉碎、混匀、磨粉后先添加水和果胶酶进行初次酶解,酶解完成后再添加纤维素酶进行二次酶解,二次酶解完成后将酶解液依次灭酶、离心,取上清液为中药提取液ⅰ;

8、2)准确称量剩余中药原料,按照步骤1)所述方法制得中药提取液ⅱ;

9、3)利用步骤1)所述中药提取液ⅰ配制发酵培养基后接种益生菌进行发酵,将所得发酵产物灭菌、过滤后,得到滤液;将所述滤液与步骤2)制得的中药提取液ⅱ混匀即为所述发酵中药制剂。

10、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中药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4~6,中药原料与果胶酶的重量比为1:0.015~0.025,中药原料与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1:0.02~0.03。

11、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初次酶解温度为40~55℃,时间为50~60h,二次酶解温度为45~55℃,时间为40~50h。

12、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益生菌为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13、优选的,所述益生菌的菌种个数为0.9~2.4×108个/ml。

14、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

15、1l发酵培养基包括小米42~48g、麦麸8~12g、葡萄糖20~24g、硫酸镁0.6~0.8g、酵母膏2.2~2.7g、蛋白胨3~5g、vb1 0.06~0.1g、k2hpo4 0.3~0.5g、kh2po4 0.8~1.2g、白砂糖1~3g、vb6 0.01~0.02g、其余为中药提取液ⅰ。

16、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发酵温度为35~38℃,发酵时间为16~24h。

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发酵中药制剂在制备防治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8、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9、1、以下为各原料组分的具体介绍和功用:

20、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用于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主治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21、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胃经,用于清热解毒,消炎退肿;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

22、连翘叶:味苦,性凉;归心、肝、胆经,用于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23、灵芝:味甘,性平;归心、肺、肝、肾经,用于补气安神,止咳平喘。主治:心神不宁,失眠,惊悸:本品味甘性平,入心经,能补心血、益心气、安心神,故可用治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多梦、健忘、体倦神疲、食少等症。咳喘痰多:味甘能补,性平偏温,入肺经,补益肺气,温肺化痰,止咳平喘,常可治痰饮证,见形寒咳嗽、痰多气喘者,尤其对痰湿型或虚寒型疗效较好;虚劳证:有补养气血作用,故常可用治虚劳短气、不思饮食、手足逆冷、或烦躁口干等症。

24、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用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25、杏仁:性温,味苦;有小毒。归肺、大肠经。用于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26、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用于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27、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治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28、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用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29、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用于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30、芦根:味甘,性寒。归肺经、胃经;用于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主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31、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用于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治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32、2、本发明通过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用于中草药的提取,可将中药原料中的有效功能性物质充分释放出来,以提高对有效药用成份的提取率;另外本发明以桔梗、金银花、陈皮、鱼腥草、芦根的提取液为发酵原料,利用益生菌发酵对药材进行生物转化,优化发酵培养配方,并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和时间,能进一步优化中药提取液中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如金银花经过发酵后其所含有的绿原酸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将部分生物活性较低的物质,转化为生物活性更强的物质,还能将中药的大分子物质,后经过微生物转化成为能够被机体肠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成分,更易被机体利用,同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酸、乳酸菌素等有益代谢产物,也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33、3、本发明所述药材经发酵后与剩余中药原料结合既能提高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又能保持益生菌的功效,从而使最终制备的发酵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组分有效成分含量得到提升,使得本发明所述发酵中药制剂具有宣降肺气,清热解毒,镇咳、促进患者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功效;同时通过益生菌发酵作用,还能保护中药活性成分不被破坏,增强药效,节省药材资源。

34、4、本发明所述发酵中药制剂从整体观着眼,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应用辨证与辨病结合,扶正与祛邪结合,从多靶点综合考虑全面改善患者咳嗽等临床表现,改善其预后水平;与西药相比,本发明所述发酵中药制剂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不仅可以抗过敏反应,还对免疫系统能起到调节作用,如灵芝、甘草、百合等所具有的补脾益气、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且本发明所述的发酵中药制剂是由12味中草药组成的复方制剂,不是只有单一成分,具有多靶位点,作用广泛的特点,所以耐药性少,这与西药靶点单一、比较容易耐药、临床上长期用药需不断加量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另外,本发明所述发酵中药制剂对动物和人无毒性,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对防治反复呼吸道过敏复发效果显著,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具有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