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科种植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80079发布日期:2023-08-02 05:3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用口腔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牙科种植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牙种植体是目前公认的修复缺失牙的理想治疗方式。不论是单颗牙、多颗牙缺失甚至无牙颌的患者,在其局部牙槽骨条件及全身情况允许的前提下,牙种植体较传统的修复方式使用更舒适、方便,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咀嚼力。牙种植体通过骨整合与牙槽骨直接接触,使种植体与周围组织连接成一个整体,有助于分散力,既保证了牙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了牙槽骨的萎缩和吸收。

2、但临床研究表明,10-15年牙科种植体仍有近10%的失败率,而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更是高达14%,其原因在于,牙种植是一个穿龈结构,有部分暴露在口腔这个有菌环境中,细菌易在种植体表明不易被清洁的部位,如在牙种植体穿龈的基台处,会引发感染,导致种植体周围炎,最终导致成骨整合失败及种植松动脱落,因此,对种植体表面的抗菌处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3、如中国专利cn102345135b公告了一种载银牙科种植体的制备方法,采用等离子浸没式离子注入以及沉积工艺将银加载在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表面,形成离子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抗菌效果,但是工艺复杂,耗能大,并且存在抗菌离子释放不足的问题。

4、“基台表面抗菌涂层pdms-chxg的构建以及抗菌性能的研究”(李趁趁)一文中公开了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葡萄糖酸氯己定(pdms-chxg)在光滑钛片表面的构建及不同浓度chxg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效果,首先在钛偏形成聚二甲基硅氧烷覆膜,然后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烷基链通过范德华力作用捕获chxg,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抗菌效果,但是chxg与聚二甲基硅氧烷覆膜之间结合作用力弱,抗菌剂容易脱落,不能持久发挥抗菌作用,并且聚二甲基硅氧烷覆膜表面极其疏水,不利于种植体早期阶段与软组织或硬组织的结合,不利于骨细胞的吸附、分化及增殖,影响种植体临床的成功率。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亲水、高抗菌且质量良好的牙科种植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种植体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牙科种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第一步、将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置于正庚烷中,搅拌0.5-1h后形成混合液a,将预处理牙种植体置于混合液a中,超声震荡下浸泡30min,之后取出用超纯水清洗,60℃下干燥,得到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牙种植体;

5、第二步、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牙种植体置于酸处理液b中浸泡30s,之后取出用超纯水冲洗至中性,之后置于处理液c中,加入1wt%乙酸溶液,搅拌后浸泡3.5-4h,取出超纯水冲洗后干燥,得到氨基化牙种植体;

6、第三步、将醛基化壳聚糖基接枝物置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后加入氨基化牙种植体,升温至60℃浸泡4-6h后取出,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于80℃下浸泡30-50min,取出用超纯水冲洗后干燥,得到牙科种植体。

7、基于预处理牙种植体的粗糙表面和亲水特性,利用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对其初步处理,使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硅羟基与预处理牙种植体表面羟基缩合,在预处理牙种植体表面形成疏水保护膜;

8、为了进一步克服牙种植体亲水性差、抗菌性差影响种植体临床的成功率的难题,本发明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牙种植体置于处理液b中,使si-ch3转化成si-oh,之后经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偶联反应,在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牙种植体引入活性氨基,进而利用活性氨基与醛基化壳聚糖基接枝物的醛基发生席夫碱反应,使醛基化壳聚糖基接枝物通过化学键连接于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牙种植体表面,最后利用氨基、席夫碱结构以及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空腔等结构,通过络合作用、捕捉等作用,提高银粒子的分散性和结合性能,得到表面负载有抗菌银元素的牙科种植体。

9、进一步地,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正庚烷的质量比为1-2:10,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黏度优选为4000-6500cst。

10、进一步地,酸处理液b由95wt%浓硫酸和30wt%过氧化氢溶液按照质量比3:1组成。

11、进一步地,处理液c由无水乙醇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用量比0.4-0.6g:100ml组成,处理液c和1wt%乙酸溶液体积比为1:1-2。

12、进一步地,醛基化壳聚糖基接枝物和无水乙醇的用量比为0.3-0.5g:10ml,硝酸银溶液浓度为10mg/ml。

13、进一步地,预处理牙种植体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14、将钛或钛合金材质的牙种植体表面进行打磨抛光,之后用丙酮、无水乙醇和超纯水分别超声清洗10-20min,置于50-60℃的40wt%氢氟酸溶液、65wt%硝酸溶液和去离子水按照体积比1:2:20组成的酸液中浸泡1-5min,再置于90-100℃由37wt%盐酸溶液、65wt%硫酸溶液和去离子水按照体积比1:1:40组成的酸液中浸泡50-8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依次超声清洗,之后置于紫外光处理60-90min,浸泡于40-60℃份氢氧化钠溶液中5-10min,取出清洗,干燥,得到预处理牙种植体。

15、其中,紫外光波长为315-400mm,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mol/l,采用两种不同的混合酸蚀液处理钛或钛合金材质的牙种植体,使其表面形成多级微孔结构,结合紫外光和碱液处理,使其表面产生亲水羟基,为后续处理步骤奠定基础。

16、进一步,醛基化壳聚糖基接枝物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17、将交联壳聚糖置于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20-30min,加入高碘酸钠,室温避光条件下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加入乙二醇终止反应,将混合物置于透析袋中透析3-4d后,冷冻干燥,得到醛基化壳聚糖基接枝物。

18、其中,交联壳聚糖、去离子水、高碘酸钠和乙二醇的用量比为2g:20-40ml:2.4g:1-1.1mol,以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将交联壳聚糖的羟基部分氧化成醛基,得到醛基化壳聚糖基接枝物。

19、进一步地,交联壳聚糖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20、将壳聚糖置于烧瓶中,加入1wt%乙酸溶液,升温至40-45℃搅拌0.5-1h,然后加入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水溶液,搅拌20-30min后,滴加环氧氯丙烷,之后逐滴加入5wt%氢氧化钠溶液,50℃下搅拌反应8-10h,然后用10wt%盐酸溶液调节ph为7,抽滤,滤饼洗涤后,冷冻干燥,得到交联壳聚糖;

21、其中,壳聚糖、乙酸溶液、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水溶液、环氧氯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比为1g:250-320ml:10ml:8-10ml:50ml,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水溶液由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和去离子水按照用量比0.2-0.4g:10ml组成,壳聚糖无毒,具有高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是高度支化、分子内部为醚键和分子周围含有大量羟基的聚合物,亲水性大并且具有生物安全性,本发明以壳聚糖和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为主要原料,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通过羟基和氨基与氯原子、环氧基之间的反应,使壳聚糖和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形成交联网络,并引入更多的活性羟基,提高壳聚糖的亲水性。

22、进一步地,一种牙科种植体,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4、本发明制备的牙种植体具有高生物相容性,且抗菌性、亲水性优异,高生物相容性体现于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壳聚糖和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等无毒原料的应用,抗菌性体现于牙种植表面覆膜兼具壳聚糖、银元素的抗菌特性,亲水性则体现于交联壳聚糖的高亲水性,本发明在保证优良的生物学活性的同时,大幅提升牙种植体的骨结合能力和抗菌率,有效提高种植成功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