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72526发布日期:2023-06-05 05:3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放疗领域和医疗影像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


背景技术:

1、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这些射线聚焦照射非正常组织或病变组织,使之产生局灶性的坏死或功能改变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放射治疗过程中需要治疗床配合,在现有技术中,患者由于治疗床设计不够理想,造成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以及病情或伤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不方便移动。如现有技术中,申请日为2021.09.30,专利号为202111157179.8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放疗的治疗床,包括:底座、第一旋转臂、第二旋转臂、床体支撑件和床体组件,第一旋转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枢轴连接,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臂沿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旋转臂与所述第一旋转臂的第二端枢轴连接,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旋转臂沿第二轴线转动;床体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旋转臂可移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床体支撑件沿第二旋转臂的纵向往复移动;床体组件,与所述床体支撑件的端部枢轴连接,第三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治疗床沿第三轴线转动。该发明申请的治疗床虽然具有自动化控制,且操作简便的特点,但是,该发明申请主要解决的是患者上下治疗床的难题,所以为了保证治疗床可以竖立起来,其结构在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控制会有所下降,而本技术人更侧重于对治疗床的灵活稳定控制,同时,为了能够将患者的治疗或成像靶区准确运动到合适位置,更需要提高治疗床的运动维度和灵活度。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多维度、控制精准、灵活性强的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治疗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包括:

4、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回转支撑,和用于驱动和制动所述回转支撑的第一控制部,

5、立柱,所述立柱的数量为两个,且并列布置在所述回转支撑的顶面,两个所述立柱均包括固定在所述回转支撑顶面的升降柱,和连接在所述升降柱顶部及外侧的外壳体,两个所述外壳体顶部铰接有下支撑板;

6、下滑动板,所述下滑动板与所述下支撑板滑动连接,且通过第二控制部控制所述下滑动板的滑移和制动;所述下滑动板与其滑动方向相反的两侧通过弧形轨道连接有倾斜架,且通过第三控制部控制所述倾斜架的往复滑动;

7、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倾斜架的顶端,所述上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上滑动架,且通过第四控制部控制所述上滑动架的滑移和制动,所述上滑动架的滑移方向与所述下滑动板的滑移方向在水平面内相互垂直,所述上滑动架上固定有床板。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为六维床,可用作医疗患者承载平台,分别为:通过两个立柱同时运动控制的上下运动、通过下支撑板和下滑动板配合,并通过第二控制部控制的左右运动,通过上支撑板和上滑动架配合,并通过第四控制部控制的前后运动,通过第一控制部驱动回转支撑的绕竖直方向的旋转,通过倾斜架和第三控制部配合的左右倾斜,以及通过两个立柱相对地一升一降或独立运动控制的前后俯仰;通过其自身六维运动,将患者的治疗或成像靶区运动到合适位置,从而实现更有效的相应治疗或成像,控制精准、灵活性强。

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中,述回转支撑包括底座,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转盘,所述转盘外侧固定有外齿圈,所述第一控制部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外齿圈配合的电机齿轮结构;两个所述升降柱间隔固定在所述转盘的顶面。底座和转盘形成一个稳定的转动基座,通过电机齿轮的驱动配合结构,电机可以驱动齿轮运动,齿轮和外齿圈啮合,形成一个稳定的驱动结构,可以实现床板绕竖直方向的旋转。

1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中,两个所述立柱均为液压驱动升降结构。液压驱动能够保证稳定的升降控制,可以实现床板的上下运动和前后俯仰运动。

1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中,所述下支撑板和所述下滑动板之间采用轨道滑块结构配合,所述下滑动板的底面固定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控制部包括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齿条配合的电机齿轮结构。轨道滑块结构的配合能够保证下支撑板和下滑动板之间稳定的滑动连接关系,第一齿条与电机齿轮结构的配合,能够保证稳定的驱动关系,且齿轮齿条配合结构的驱动精度更高,可以实现床板左右运动。

12、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中,所述第二控制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上的第一电磁弹性制动器,所述第一电磁弹性制动器通过通电实现磁吸运动,进而实现对所述下滑动板的摩擦制动。电磁结构更容易驱动,且易于复位,通过电磁原理使电磁铁带电运动,利用摩擦制动,制动的效果更好,而且当断电后可以自动复位,解除制动更方便。

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中,所述倾斜架上固定有弧形齿条,所述第三控制部包括安装在所述下滑动板上,且与所述弧形齿条配合的电机齿轮结构。通过弧形轨道的导向保证倾斜架与下滑动板之间稳定的滑动连接关系,弧形齿条与电机齿轮结构的配合,能够保证稳定的驱动关系,且齿轮齿条配合结构的驱动精度更高,可以实现床板的左右倾斜运动。

1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中,所述第三控制部还包括与其电机转轴连接的左右倾斜角度反馈结构。通过增加左右倾斜角度反馈结构能够对第三控制部驱动的左右倾斜角度进行检测。

1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中,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上滑动架之间采用轨道滑块结构配合,所述上滑动架上固定有第二齿条,所述第四控制部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支撑板上,且与所述第二齿条配合的电机齿轮结构。轨道滑块结构的配合能够保证上支撑板和上滑动架之间稳定的滑动连接关系,第二齿条与电机齿轮结构的配合,能够保证稳定的驱动关系,且齿轮齿条配合结构的驱动精度更高,可以实现床板左右运动。

1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中,所述第四控制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支撑板上的第二电磁弹性制动器和制动齿轮组,所述第二电磁弹性制动器通过通电实现磁吸运动,进而实现与所述制动齿轮组的输入端齿轮的啮合,所述制动齿轮组的输出端齿轮与所述上滑动架上的制动齿条啮合。制动齿轮组与制动齿条形成一个啮合关系,制动齿轮组随着上滑动架的运动而转动,当第二电磁弹性制动器通电时会与制动齿轮组的输入端齿轮的啮合,以此实现对制动齿轮组的制动,同时对上滑动架进行制动,此结构可实现较大的制动力。需要制动时,它和第四控制部的刹车共同作用,提供更大的制动力。

1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承载医疗患者的双立柱六维床中,所述上滑动架包括两条直线导轨支撑件,和固定在两个所述直线导轨支撑件之间的多根连接梁,所述直线导轨支撑件与所述上支撑板两侧的滑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制动齿条分别固定在两条所述直线导轨支撑件上。直线导轨支撑件分别用于安装第二齿条和制动齿条,连接梁使两根直线导轨支撑件形成一体,可以同时满足运行和制动的使用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