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26332发布日期:2023-07-07 20:4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脊柱外科植入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1、脊柱最人体最基础的承压部位。随着人体躯干的活动增加以及年龄的增长,容易形成脊柱椎病变。脊柱病变通常会导致畸形、疼痛、神经损伤以及行动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脊柱病变包括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脊椎前移、脊椎狭窄,肿瘤、脊柱侧弯、畸形等等。

2、当症状严重,通过药物、理疗包括针灸按摩推拿等治疗方法效果不好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成为必选方案之一。其中,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术式之一。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是脊柱外科最经典的腰椎融合术式之一。该术式通过后入路切除双侧椎板和关节突内侧部分,向中线牵开硬膜囊和行走神经根,显露并切除椎间盘,椎间隙植入腰椎体间融合器,完成椎体间融合,达到恢复椎间高度、神经减压、重建腰椎稳定的目的。

3、金属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骨科植入物中,通过3d打印工艺制成的金属椎体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是脊柱手术的常用选择之一。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用于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金属3d打印的融合器,为了发挥金属3d打印植入物的优势,通常在植入物表面全部或部分地设置网状结构或孔隙结构,以促进接触部位的骨细胞长入,从而增加植入后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增加植入物的稳定性,通常在表面设置防滑齿从而增加植入物与接触部位之间的摩擦力。

4、然而,无论是表面孔隙结构的设置还是防滑齿的设置,在增加植入后的稳定性的同时,较大的摩擦力增加了植入时的难度,或增加植入时对植入部位接触面的创伤。

5、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包括金属实体部与金属孔隙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实体部环绕地覆盖所述金属孔隙部的顶面与底面,所述金属实体部包括植入头部、防滑齿部以及植入尾部,所述植入头部与所述植入尾部通过所述防滑齿部连接,所述植入头部为光滑表面,所述防滑齿部具有部分的光滑表面,所述植入尾部为粗糙表面。

2、进一步地,所述植入头部包括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以及连接曲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曲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通过所述连接曲面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以及所述连接曲面经过抛光处理。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面在靠近所述连接曲面处的宽度小于远离所述连接曲面处的宽度;所述第二导向面在靠近所述连接曲面处的宽度小于远离所述连接曲面处的宽度。

4、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齿部包括防滑齿,所述防滑齿被配置为非对称。

5、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齿包括齿斜面与齿曲面,所述齿斜面与所述齿曲面连接以形成所述防滑齿。

6、进一步地,所述齿斜面的长度为2-5毫米,所述齿曲面的曲率半径为0.3-0.7毫米。

7、进一步地,所述齿斜面经过抛光处理。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粗糙度满足小于0.8微米。

9、进一步地,所述齿斜面的粗糙度满足小于0.8微米,所述齿曲面的粗糙度满足大于3.2微米。

10、进一步地,所述植入尾部包括夹持槽,所述夹持槽被配置为用于与植入工具配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12、1、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之间设置连接曲面,使得植入头部形成“子弹头”形。将植入头部进行抛光处理,使得融合器在植入过程中更容易达到目标位置。

13、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融合器的上下表面设置非对称的防滑齿部,防滑齿的齿斜面较光滑,在植入的方向上仅产生较小的摩擦力,减少对植入部位的损伤;防滑齿的齿曲面较粗糙,在退出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得融合器容易进入,但难以退出,提高植入后的稳定性。

14、3、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将植入尾部设置为粗糙面,使得整个融合器形成从头部至尾部的摩擦力梯度,沿着植入头部-防滑齿-植入尾部所产生的摩擦力逐渐增大。从而便于植入物向植入方向行进,降低植入过程中的难度以及创伤,同时加强退出难度,增加植入后的稳定性。

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申请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包括金属实体部与金属孔隙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实体部环绕地覆盖所述金属孔隙部的顶面与底面,所述金属实体部包括植入头部、防滑齿部以及植入尾部,所述植入头部与所述植入尾部通过所述防滑齿部连接,所述植入头部为光滑表面,所述防滑齿部具有部分的光滑表面,所述植入尾部为粗糙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头部包括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以及连接曲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曲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通过所述连接曲面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以及所述连接曲面经过抛光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在靠近所述连接曲面处的宽度小于远离所述连接曲面处的宽度;所述第二导向面在靠近所述连接曲面处的宽度小于远离所述连接曲面处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齿部包括防滑齿,所述防滑齿被配置为非对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齿包括齿斜面与齿曲面,所述齿斜面与所述齿曲面连接以形成所述防滑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斜面的长度为2-5毫米,所述齿曲面的曲率半径为0.3-0.7毫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斜面经过抛光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粗糙度满足小于0.8微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斜面的粗糙度满足小于0.8微米,所述齿曲面的粗糙度满足大于3.2微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尾部包括夹持槽,所述夹持槽被配置为用于与植入工具配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退出金属3D打印的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包括金属实体部与金属孔隙部,金属实体部环绕地覆盖金属孔隙部的顶面与底面,金属实体部包括植入头部、防滑齿部以及植入尾部,植入头部与植入尾部通过防滑齿部连接,植入头部为光滑表面,防滑齿部具有部分的光滑表面,植入尾部为粗糙表面。本申请通过将植入头部形成“子弹头”形并抛光处理、设置非对称的防滑齿部、以及将植入尾部设置为粗糙面,使得整个融合器形成从头部至尾部的摩擦力梯度,沿着植入头部‑防滑齿‑植入尾部所产生的摩擦力逐渐增大。从而便于植入物向植入方向行进,降低植入过程中的难度以及创伤,同时加强退出难度,增加植入后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昕健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