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支架、覆膜支架系统及开窗支架的缝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30589发布日期:2023-05-05 11:1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开窗支架、覆膜支架系统及开窗支架的缝合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窗支架、覆膜支架系统及开窗支架的缝合方法。


背景技术:

1、复杂腹主动脉瘤一般指短瘤颈腹主动脉瘤或累及内脏分支动脉的腹主动脉瘤,其治疗难点主要体现在对瘤体的近端锚定区的充分评估以及内脏分支动脉、肾动脉的合理重建上。目前复杂腹主动脉瘤已进入腔内介入治疗时代,腔内介入治疗主要利用相应的介入器械将血管支架输送至病变位置后释放出来 (血管支架能够以压缩状态收容于介入器械内,且从介入器械中释放后能自动回复到预定形态) ,从而隔绝血管的夹层破口或扩大的瘤腔,重塑血管真腔,使血流恢复正确的流向,进而达到治疗效果。

2、腔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平行支架技术、开窗技术、分支支架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其中,开窗技术是指经主体支架上的开窗口选入目标分支动脉释放分支支架,可以有效重建内脏分支动脉(例如腹主动脉上的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左右肾动脉等,或主动脉弓上的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干动脉或左颈总动脉等)。然而,此技术的主体支架的开窗口处可能由于高流量血流的冲击、不恰当的病患筛选、不恰当的器材选择、不正确的开窗支架释放和定位、或者血管截面呈不规则形状等问题使得主体支架的开窗口处与血管壁之间贴合不紧密而发生内漏,严重者甚至造成截瘫或死亡等医疗事故,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对病人的身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主体支架的开窗口处植入目标血管后与血管壁之间贴合不紧密而发生内漏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开窗支架,包括管状覆膜,所述管状覆膜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管状覆膜围合成连通腔,所述管状覆膜设有至少一开窗结构;

2、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骨架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排列设置;及

3、环绕至少一所述开窗结构设置的至少一包络带,所述包络带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管状覆膜的外周壁;所述包络带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紧贴并环绕至少一所述开窗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区域紧贴并环绕所述第一区域远离所述开窗结构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

4、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可以提供一种覆膜支架系统,包括开窗支架,还包括分叉覆膜支架以及至少一延长支架,所述分叉覆膜支架的近端与所述开窗支架的远端插接配合;所述分叉覆膜支架包括近端管段、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所述第一侧支固定于所述近端管段的远端并与所述近端管段连通,所述第二侧支固定于所述近端管段的远端并与所述近端管段连通,使得所述近端管段分别沿所述第一侧支和所述第二侧支进行分流,所述延长支架的近端与所述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的至少一者的远端插接配合。

5、第三方面,本申请还可以提供一种覆膜支架系统,包括开窗支架,还包括分叉覆膜支架以及至少一延长支架,所述分叉覆膜支架的近端固定于所述开窗支架的远端,所述叉覆膜支架与所述开窗支架一体成形;所述分叉覆膜支架包括近端管段、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所述第一侧支固定于所述近端管段的远端并与所述近端管段连通,所述第二侧支固定于所述近端管段的远端并与所述近端管段连通,使得所述近端管段分别沿所述第一侧支和所述第二侧支进行分流,所述延长支架的近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的至少一者的远端,所述延长支架与所述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的至少一者一体成形。

6、第四方面,本申请还可以提供一种覆膜支架系统,包括开窗支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开窗支架输送至目标位置的介入器械;介入器械包括引导头、固定于引导头远端的输送鞘芯、套设于输送鞘芯外的输送鞘管、用于控制输送鞘管轴向移动的输送手柄、第一预埋导丝、第二预埋导丝以及第三预埋导丝,输送鞘管与输送鞘芯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径向压缩后的开窗支架的间隙;第一预埋导丝至少部分位于介入器械外,第一预埋导丝至少部分穿设于输送鞘管内,第一预埋导丝至少部分延伸出开窗支架的近端;对于位于输送鞘管内的部分第一预埋导丝,第一预埋导丝位于第二开窗结构的远端侧的部分位于开窗支架外侧,第一预埋导丝靠近近端的部分穿设于第二开窗结构并位于开窗支架的连通腔内;第二预埋导丝和第三预埋导丝均至少部分位于介入器械外,第二预埋导丝至少部分穿设于其中一个内嵌分支管内,第三预埋导丝至少部分穿设于另一个内嵌分支管内。

7、第五方面,本申请还可以提供一种开窗支架的缝合方法,开窗支架的缝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所述包络带环绕所述开窗结构设置,所述包络带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相比所述第二侧边更靠近所述开窗结构,所述第一侧边翻折形成具有多层膜状物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侧边则形成具有单层膜状物和多层膜状物的至少一者的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膜状物层数少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膜状物层数;将所述第一区域包绕至少部分所述开窗结构,将所述第一区域通过缝合线缝合固定于所述开窗支架,将所述第二区域通过缝合线缝合固定于所述开窗支架。

9、本申请提供的开窗支架,包络带的第二区域的厚度小于第一区域的厚度,使得包络带靠近开窗结构的区域更厚,而包络带远离开窗结构的区域则相对较薄;以开窗结构的中心沿开窗结构的径向进行辐射,包络带的厚度由近至远递减,使得包络带的厚度由近至远平滑过渡,降低包络带的厚度与支撑骨架的丝径之间的高度差,增加支撑骨架及包络带与血管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开窗支架的贴壁性,进一步降低内漏的发生,改善开窗支架的开窗结构植入目标血管后与血管壁之间贴合不紧密而发生内漏的问题。

10、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系统,开窗支架、分叉覆膜支架以及延长支架分体式模块化组装,更好地重建各分支动脉,有利于保证各分支动脉的血供。

11、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系统,开窗支架、分叉覆膜支架以及延长支架一体化成形,更好地重建各分支动脉,有利于保证各分支动脉的血供,有利于减少各种类型内漏的发生,例如有利于防止i型或iii型内漏的发生。

12、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系统,其多个预埋导丝的设置方式有利于降低内脏动脉超选的操作难度,提高各分支支架的定位精度和释放精度,进而有利于防止分支支架的移位,提高分支支架的远期通畅性,降低二次手术的干预率。

13、本申请提供的开窗支架的缝合方法,使得包络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过渡更加平滑,增加包络带的贴壁性,有利于避免开窗结构及开窗支架的近端发生内漏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骨架位于所述管状覆膜的外周壁,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骨架的丝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骨架的丝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的丝径是0.30-0.50mm,所述包络带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是0.35-0.60mm,所述包络带的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是0.15-0.2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络带和所述管状覆膜均为生物相容性织物,所述包络带采用的生物相容性织物的密度小于所述管状覆膜采用的生物相容性织物的密度,以使所述包络带相比所述管状覆膜更为蓬松柔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结构包括内边缘和外边缘,所述第一区域包绕所述开窗结构的所述内边缘,且所述第一区域包绕所述开窗结构的至少部分所述外边缘,所述第二区域包绕所述开窗结构的至少部分所述外边缘;或者,所述开窗结构包括内边缘和外边缘,所述第一区域包绕所述开窗结构的至少部分所述外边缘,所述第二区域包绕所述开窗结构的至少部分所述外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通过缝合线固定于所述开窗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开窗结构和至少一第二开窗结构,所述第一开窗结构和所述第二开窗结构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排列,所述第一开窗结构相比所述第二开窗结构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至少一所述包络带紧贴并环绕所述第一开窗结构设置,至少一所述包络带紧贴并环绕所述第二开窗结构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窗结构贯穿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使得所述第一开窗结构形成开环结构,所述第二开窗结构为闭环结构;所述开窗支架包括均固定于所述管状覆膜的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环绕第一开窗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环环绕所述第二开窗结构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窗结构内固定有延伸管段,所述延伸管段位于所述管状覆膜的所述连通腔内,所述第二开窗结构通过所述延伸管段与所述管状覆膜的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延伸管段包括呈管状结构的延伸覆膜和固定于所述延伸覆膜上的至少一波形骨架,所述延伸管段的自身轴向长度为2.5-3.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个呈夹角依次相连的支撑杆,沿所述管状覆膜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夹角分别为波峰和波谷,所述波峰相比所述波谷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至少一所述开窗结构的中轴线的周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加强防漏区和至少一第二加强防漏区,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和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均分别包括至少一加密区,所述加密区由所述支撑骨架上其中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相连形成,所述加密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的最大周向长度小于所述支撑骨架上其他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的最大周向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结构包括第一开窗结构,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环状结构的裸支架,所述裸支架与所述管状覆膜同轴设置,所述裸支架的所述波谷固定于所述管状覆膜上,所述裸支架的波峰和支撑杆的至少部分轴向长度延伸出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沿所述管状覆膜的周向上,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形成横跨所述第一开窗结构的避位区,所述避位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窗结构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状覆膜的周向上,所述避位区的两侧各自形成有至少一所述加密区,将所述避位区的两侧各自形成的所述加密区均命名为裸端加密区,所述裸端加密区由所述裸支架上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相连形成,所述避位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周向长度大于所述裸支架上形成其他波峰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周向长度,所述裸端加密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周向长度小于所述裸支架上形成其他波峰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周向长度;所述裸端加密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及所述避位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沿所述管状覆膜的周向上相邻排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的周向长度的17-24%,所述裸支架上的所述加密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的周向长度的5-10%。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开窗结构和至少一第二开窗结构,所述第一开窗结构和所述第二开窗结构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排列,所述第一开窗结构相比所述第二开窗结构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与所述管状覆膜同轴设置的第一骨架、第二骨架、第三骨架及多个第四骨架,所述第一骨架、所述第二骨架、所述第三骨架及多个所述第四骨架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从近端至远端依次轴向排列,所述第一开窗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骨架的近端侧,所述第二开窗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加密区,分别为近端加密区和加强加密区,所述近端加密区和所述加强加密区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加密区,分别为近端加密区和加强加密区,所述近端加密区和所述加强加密区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的所述近端加密区和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的所述近端加密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窗结构周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的所述加强加密区和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的所述加强加密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开窗结构周向上的两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窗结构贯穿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使得所述第一开窗结构形成开环结构,所述开窗支架包括均固定于所述管状覆膜的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环绕所述第一开窗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环由所述第一骨架的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支撑环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远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远端呈夹角相连形成的所述波谷为支撑波谷;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包括沿轴向相连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相比所述第二连接杆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远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近端呈角度相连形成连接波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加密区由所述第一骨架上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相连形成,所述近端加密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呈夹角相连形成所述第一骨架上的一所述波峰;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的所述近端加密区上的一所述支撑杆为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的所述近端加密区上的一所述支撑杆为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的所述近端加密区上远离所述第一开窗结构的所述支撑杆的远端到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延长线上的周向长度、以及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的所述近端加密区上远离所述第一开窗结构的所述支撑杆的远端到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延长线上的周向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骨架上形成其他所述波峰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周向长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架上的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围合形成贴壁环,所述贴壁环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为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的远端相互呈夹角相连形成的所述波谷为贴壁波谷;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均包括沿轴向相连的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相比所述第四连接杆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远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杆的近端呈角度相连形成连接波谷;所述开窗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管状覆膜的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环绕所述第二开窗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环位于所述贴壁环的近端侧,使得所述贴壁环形成包绕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开环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加密区由所述第二骨架上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相连形成,所述加强加密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呈夹角相连形成所述第二骨架上的一所述波峰,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的所述加强加密区上的一所述支撑杆为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的所述加强加密区上的一所述支撑杆为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的所述加强加密区上远离所述第二开窗结构的所述支撑杆的远端到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延长线上的周向长度、以及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的所述加强加密区上远离所述第二开窗结构的所述支撑杆的远端到所述第四支撑杆上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延长线上的周向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骨架上形成其他所述波峰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周向长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窗结构上的所述包络带位于所述贴壁环和所述第二支撑环之间的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架上设有至少一锚定区,所述锚定区的远端相比所述第二骨架上的其他区域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所述锚定区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骨架上的其他区域的轴向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状覆膜的周向上,临近所述贴壁波谷两侧的至少两个所述波谷分别为第一锚定波谷和第二锚定波谷,所述第一锚定波谷、所述第二锚定波谷以及所述贴壁波谷相比所述第二骨架中的其他所述波谷更远离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形成所述第一锚定波谷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形成所述第二锚定波谷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以及形成所述贴壁波谷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相比所述第二骨架中形成其他所述波谷的所述支撑杆的轴向长度更长以形成锚定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上,形成所述第一锚定波谷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形成所述第二锚定波谷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以及形成所述贴壁波谷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至所述第二骨架中形成其他所述波谷的所述支撑杆的远端的距离即为锚定区的轴向长度,所述锚定区的轴向长度是3-5mm。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覆膜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及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及所述第三管段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从近端至远端依次相连,所述第一管段呈等径结构,所述第三管段是等径结构和非等径结构的至少一者,所述第二管段呈锥形的非等径结构,且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径从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与所述第二管段的近端相连的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径大于与所述第二管段的远端相连的所述第三管段的直径;所述第一骨架及所述第二骨架位于所述第一管段上,所述第三骨架位于所述第二管段上,使得所述第三骨架形成相适应的锥形结构,多个所述第四骨架位于所述第三管段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支架还包括至少两个内嵌分支管,所述内嵌分支管用于和重建分支动脉的分支支架插接配合,至少两个所述内嵌分支管固定于所述管状覆膜的内周壁,至少两个所述内嵌分支管分别位于所述开窗结构沿所述管状覆膜的周向上的两侧;所述管状覆膜还设有至少两个分支窗口,至少两个所述内嵌分支管分别固定于至少两个所述分支窗口,所述分支窗口通过对应的所述内嵌分支管与所述管状覆膜的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分支窗口位于所述第二骨架及所述第三骨架之间,使得所述分支窗口从所述第一管段延伸至所述第二管段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状覆膜的周向上,所述第二开窗结构的两侧各自设有至少一避空区;所述避空区形成于所述第二骨架上,所述避空区的远端相比所述第二骨架上的其他区域的远端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所述避空区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骨架上的其他区域的轴向长度。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区由所述第二骨架上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相连形成,形成所述避空区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呈夹角相连形成的所述波谷为避空波谷,所述避空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二骨架上其他所述支撑杆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长度,所述避空波谷相比所述第二骨架上的其他所述波谷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所述分支窗口位于所述避空波谷以及与所述避空波谷在轴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三骨架的所述波谷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分支管具有沿自身轴向相对的两个端口,所述内嵌分支管的一所述端口固定于所述分支窗口上,所述内嵌分支管的另一所述端口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延伸,使得所述内嵌分支管在所述第一管段上延伸;至少两个所述内嵌分支管沿所述管状覆膜轴向上的长度不同,使得其中一个所述内嵌分支管的近端相比另一个所述内嵌分支管的近端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分支管包括内嵌管段以及裙带管段,所述裙带管段密封固定于所述内嵌管段的远端口,所述内嵌分支管的远端口通过所述裙带管段的远端口密封固定于所述分支窗口,使得所述内嵌管段的所述远端口位于所述连通腔内。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管段包括内嵌覆膜以及固定于内嵌覆膜的至少一个内嵌骨架,所述内嵌覆膜呈管状结构,所述内嵌覆膜的近端口和远端口的至少一者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内嵌骨架的远端距所述内嵌管段的近端的轴向长度是8-18mm。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管段的近端口和远端口均倾斜设置,所述内嵌管段的远端口上的所述固定环向靠近所述内嵌管段的近端口的方向弯曲,使得所述内嵌管段的远端口所在面为弧形的曲面结构。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裙带管段的所述远端口固定有加强环,所述裙带管段的远端口倾斜设置,所述加强环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三骨架上至少两个相邻的形成所述波谷的所述支撑杆围合形成一闭环结构,分支窗口的远端的周向长度小于分支窗口的近端的周向长度。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内嵌管段的轴向,所述内嵌管段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管状覆膜的内周壁,且所述内嵌管段的中部区域无固定位点。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管段的远端口的近端侧缘与所述第二开窗结构的远端侧缘齐平。

36.一种覆膜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开窗支架,还包括分叉覆膜支架以及至少一延长支架,所述分叉覆膜支架的近端与所述开窗支架的远端插接配合;所述分叉覆膜支架包括近端管段、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所述第一侧支固定于所述近端管段的远端并与所述近端管段连通,所述第二侧支固定于所述近端管段的远端并与所述近端管段连通,使得所述近端管段分别沿所述第一侧支和所述第二侧支进行分流,所述延长支架的近端与所述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的至少一者的远端插接配合。

37.一种覆膜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开窗支架,还包括分叉覆膜支架以及至少一延长支架,所述分叉覆膜支架的近端固定于所述开窗支架的远端,所述分叉覆膜支架与所述开窗支架一体成形;所述分叉覆膜支架包括近端管段、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所述第一侧支固定于所述近端管段的远端并与所述近端管段连通,所述第二侧支固定于所述近端管段的远端并与所述近端管段连通,使得所述近端管段分别沿所述第一侧支和所述第二侧支进行分流,所述延长支架的近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的至少一者的远端,所述延长支架与所述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的至少一者一体成形。

38.一种覆膜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开窗支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开窗支架输送至目标位置的介入器械;所述介入器械包括引导头、固定于所述引导头远端的输送鞘芯、套设于所述输送鞘芯外的输送鞘管、用于控制所述输送鞘管轴向移动的输送手柄、第一预埋导丝、第二预埋导丝以及第三预埋导丝,所述输送鞘管与所述输送鞘芯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径向压缩后的所述开窗支架的间隙;所述第一预埋导丝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介入器械外,所述第一预埋导丝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输送鞘管内,所述第一预埋导丝至少部分延伸出所述开窗支架的近端;所述管状覆膜设有至少一开窗结构,所述开窗结构包括第二开窗结构;对于位于所述输送鞘管内的部分所述第一预埋导丝,所述第一预埋导丝位于所述第二开窗结构的远端侧的部分位于所述开窗支架的外侧,所述第一预埋导丝靠近近端的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二开窗结构并位于所述开窗支架的连通腔内;所述开窗支架还包括至少两个内嵌分支管;所述第二预埋导丝和所述第三预埋导丝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介入器械外,所述第二预埋导丝至少部分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内嵌分支管内,所述第三预埋导丝至少部分穿设于另一个所述内嵌分支管内。

39.一种开窗支架的缝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开窗支架的缝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包络带环绕所述开窗结构设置,所述包络带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相比所述第二侧边更靠近所述开窗结构,所述第一侧边翻折形成具有多层膜状物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侧边则形成具有单层膜状物和多层膜状物的至少一者的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膜状物层数少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膜状物层数;将所述第一区域包绕至少部分所述开窗结构,将所述第一区域通过缝合线缝合固定于所述开窗支架,将所述第二区域通过缝合线缝合固定于所述开窗支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开窗支架、覆膜支架系统及开窗支架的缝合方法。开窗支架包括管状覆膜,管状覆膜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管状覆膜围合成用于和目标血管连通的连通腔,管状覆膜设有至少一开窗结构;及环绕至少一开窗结构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包络带,包络带至少部分位于管状覆膜的外周壁;包络带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紧贴并环绕至少一开窗结构设置,第二区域紧贴并环绕第一区域设置,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第二区域的厚度。本申请具有提高开窗结构处植入目标血管后与血管壁之间的贴壁性,进而改善开窗支架植入目标血管后容易发生内漏的问题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胜,孙孟孟,林嵩,李安伟,王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