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医共体大数据模型的智慧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61131发布日期:2023-05-06 03:5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医共体大数据模型的智慧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共体智慧管理,具体为一种基于医共体大数据模型的智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紧密型医共体尝试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引导患者有序就医,远程会诊是其中的核心靶点之一,期望增进县乡服务协作,提升基层服务能力。2012年起全国大力建设乡镇卫生院远程会诊室,配备远程视频设备与互通系统,但近年来使用率持续下降,目前使用不足20%,演变成了卫生院远程会议室,而经济投入、制度保障缺失是远程会诊服务的外部阻碍,基于医共体的管理系统形同虚设。

2、现有的医共体的管理系统对医共体内的医护人员几乎毫无约束能力,医生是否参与远程会诊或者线上会诊很少存在限制,最终导致了远程会诊室演变成远程会议室这一结果;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医生在参与线上会诊时是无序的,甚至是随机推荐的,病患和医生之间很难存在高对应性,患者的病症不在医生的专业领域之内,整个会诊过程效率低下,至少对于医生来说,很难得有效的正反馈。

3、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医共体大数据模型的智慧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医共体大数据模型的智慧管理系统,通过形成医生水平评价值dnp;依据水平评价值dnp,构建高水平医生库、预备问诊库及工作任务分配库;构建考核分数据集,依据考核分的变化趋势拟合函数,获取医生的成长系数cz;采集患者的病症信息,从预备问诊库或者高水平医生库中向患者推荐医生,实时共享患者病症信息,获取医共体内的所有医生的贡献度cy及成长系数cz,形成工作反馈系数wzk,对水平评价值dnp形成修正,对医生的工作任务形成调整。依据水平评价值dnp对医生的水平进行评价,医共体在组织工作时,能够作为工作管理的参考因素和参考标准,从而使医共体的管理系统更加科学化。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医共体大数据模型的智慧管理系统,应用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使用关键词检索模型从公开网络检索获取医共体内所有在职医生的医生执业信息及科研及教学经历,依据医生执业信息构建医生数据库,并依据构建的医生数据库中的信息,关联形成医生水平评价值dnp;

5、步骤二、通过医生的水平评价值dnp的分布,分别构建高水平医生库及预备问诊库,在获取医生每月的工作任务后,依据医生的工作任务构建工作任务分配库,并通过水平评价值dnp的分布,为医生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由高水平医生库中的医生向预备问诊库中的部分医生进行培训;

6、步骤三、在医生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后,由获取的工作成果分别进行考评并确定相应的考核分,对考核分形成修正后,沿着时间轴汇总若干组修正考核分并构建医生考核分数据集;并以设置的考核期内的修正考核分的增长率作为成长系数cz;

7、步骤四、在患者接入线上问诊系统时,采集患者的病症信息并通过病症信息从预备问诊库或者高水平医生库中向患者推荐医生,在遇到未知或疑难症状时,实时共享患者病症信息,组织远程会诊并由监控系统对问诊过程全程监控;

8、步骤五、在若干个考核期结束后,获取医共体内的所有医生的贡献度cy及成长系数cz,关联形成工作反馈系数,并以工作反馈系数wzk对相应的水平评价值dnp形成修正,以修正结果作为对医生的工作任务形成调整的参考。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包括:步骤101、使用关键词检索模型,获取医共体内所有在职的医生执业信息以及科研及教学经历;其中,职业信息至少包括职称、学历、就业年限、擅长的专业领域,构建医共体的医生数据库;建立阶梯层次结构模型,在经过训练、测试及参数调整后,用于对医生的执业经验形成评价,形成医生的执业经验评价系数yz;依据医生的科研及教学经历,获取其在科研及教学中的资金投入,形成医生的教培支出系数jc。

10、进一步的,步骤101之后还有:步骤102、使用关键词检索模型从公开网络检索获取医生发表的科研成果及相应的文献,查询相应的文献数量,每篇文献的影响因子、被引用次数;将文献的影响因子和被引用次数分别赋予权重后求和,形成影响评价系数,将每篇文献的影响评价系数汇总求和,并以该值作为医生的科研经验评价系数ky;汇总执业经验评价系数yz、教培支出系数jc及科研经验评价系数ky,构建医生水平数据集。

11、进一步的,步骤102之后还有:步骤103、获取执业经验评价系数yz、教培支出系数jc及科研经验评价系数ky,做无量纲处理,关联形成医生水平评价值dnp;其中,获取医生水平评价值dnp的方式如下公式:

12、 ;需要说明的是:为医生水平评价值、为若干个执业经验评价系数yz的标准差,为若干个科研经验评价系数ky的标准差,及均为权重,且,;n为大于1的正整数。

13、进一步的,步骤201、获取医生的水平评价值dnp,在水平评价值dnp高于第一阈值时,将医生归为第一档;在处于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时归为第二档;在低于第二阈值时归为第三档;其中,第一阈值高于第二阈值;步骤202、在获取医生每月的工作任务后,依据医生的工作任务构建工作任务分配库,其中,工作任务分配库中至少包括:指导培训、线上问诊及参与培训;具体的分配方式如下:在水平评价值dnp为第一档时,选择相应医生构建高水平医生库,并使其向处于第三档的医生进行培训,在水平评价值dnp为第二档时,使相应医生参与线上问诊;步骤203、获取线上问诊需求后,确定线上问诊所需要医生的数量,选择水平评价值dnp为第二档及第三档的医生构建预备问诊库,并在预备问诊库中的可用医生不足时,从高水平医生库中抽调。

14、进一步的,步骤301、在医生执行了分配的工作任务之后,设置考核期,依据工作任务的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为各档位的医生进行考核,形成考核结果;在执行多个阶段考核之后,依据极大似然估计算法构建估计模型,依据比例将考核结果分值化形成考核分;步骤302、依据各档医生的影响力不同,分别设置相应权重并对考核分形成修正,确定为修正考核分,依据修正考核分构建医生考核分数据集;从医生的考核分数据集中选择历史数据,在设置的考核期内,获取修正考核分的增长率,以考核分的增长率作为成长系数cz。

15、进一步的,步骤401、在患者接入线上问诊系统时,采集患者的病症信息并确定病症特征;使用关键词检索模型检索相应的数据,预先构建病症特征库及病例库,通过病症特征间的相似度,优先从病症特征库中判断当前的病例特征是否为现有的病例特征,如果当前病例特征为现有的病例特征,继续从病例库中匹配出相应的病例;步骤402、对匹配出的已知病例,依据其疑难程度分别确定为第一档、第二档及第三档,且疑难程度依次降低;在当前病例特征未在病症特征库中匹配到时,确定为未知病例;获取已知病例及未知病例,依据病例与医生的专业领域的匹配度,分别从预备问诊库及高水平医生库中选择相应领域的医生向患者推荐。

16、进一步的,步骤402之后还有:步骤403、当病例为疑难程度为第一档或为未知病例时,从高水平医生库中为患者推荐医生;当病例为疑难程度为第二档或为第三档时,从预备问诊库中为患者推荐医生;在当前的医生难以应对未知病例及高疑难病例时,向所有高水平医生库中的医生共享患者的病症信息,组织多医生会诊。

17、进一步的,步骤403之后还有:步骤404、在预设的考核期内,从安装的监控系统内获取医共体内所有医生参与问诊次数cs及参与时间ct,并使用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构建分析模型,在经过训练和测试后,从监控系统获取数据,分析医生对整体工作的影响程度,在对该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后,形成影响度yd;并汇总问诊次数cs、参与时间ct及影响度yd,构建问诊参与度数据集;对问诊次数cs、参与时间ct及影响度yd,做出无量纲处理后,关联形成贡献度cy,贡献度cy的获取方式符合如下公式:;其中,α及β为可变更常数参数,,,为常数修正系数。

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包括:步骤501、在若干个考核期结束后,获取医共体内的所有医生的贡献度cy及成长系数cz,获取贡献度cy、成长系数cz,进行无量纲处理后,关联形成工作反馈系数;其中,工作反馈系数的获取方式如下公式:;其中,为常数修正系数,及为可变更常数参数,;

19、步骤502、获取工作反馈系数,在工作反馈系数大于相应阈值时,以工作反馈系数wzk对水平评价值dnp进行修正,形成水平评价修正值xdnp,修正方式如下:;其中,wzk为工作反馈系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20、f为修正因子,修正因子f的计算方法如下:;为贡献度cy与成长系数cz之间的相关性系数,d为常数修正系数。

21、(三)有益效果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医共体大数据模型的智慧管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通过获取到医共体内医生信息,基于执业经验评价系数yz、教培支出jc及科研经验评价系数ky构建医生水平评价值dnp,依据水平评价值dnp对医生的水平进行评价,医共体在组织工作时,能够作为工作管理的参考因素和参考标准,从而使医共体的管理系统更加科学化。

24、分别搭建高水平医生库、预备问诊库及工作任务分配库,在对医共体进行管理时,确定管理的优先级,提高工作任务安排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以高水平医生库对预备问诊库形成支撑,能够为工作任务的执行和管理提供充足的冗余度,也给医共体内的医生停供了丰富的成长性,增加管理系统的效率性。

25、通过快速确定医生的成长系数cz,对医生的成长能力形成评价,在对医共体内所有的医生进行管理时,可以作为管理的参考维度,提高医共体进行管理的效率性。

26、通过搭建病症特征库、病例库,依据相似度进行匹配,在线上问诊系统出现患者时,可以快速确定患者的病症特征,节省线上的问诊时间,通过搭建的会诊体系对医共体内的资源进行合理且高效的利用,提高医共体管理的效率降低沟通的成本,并且依据确定的贡献度cy,便于判断医生在参与治疗时所做出的贡献。

27、通过获取水平评价修正值xdnp,在医生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后,对医共体内的所有医生的工作进行评价,以水平评价修正值xdnp对医生进行标记,在管理系统对医生的职级或者工作进行调整时,能够作为参考的标准,为医生提供充足的正反馈,确保智慧管理系统的运行有效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