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

文档序号:35280351发布日期:2023-09-01 00:0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


背景技术:

1、现代临床麻醉过程中,麻醉医师主要依靠经验,与麻醉穿刺时神经阻滞针穿刺皮肤、肌肉、粘膜时不同的手感,来确定神经阻滞针针在体内的位置。但是,麻醉经验少的医师或者临床专业学生采用这种方法容易导致神经阻滞针在体内定位不准,对穿刺方向和深度的感知都存在误差,且面对肥胖、肢体创伤、解剖学结构异常等特殊人群情况时,不能准确定位患者的神经,麻醉药物不能注射到目标神经附近,导致临床麻醉效果较差,严重时容易造成医疗事故。

2、超声仪成像具有无创、成本低、安全性高、设备体积小、实时成像等优点,能展示临床麻醉区域的解剖学结构,从而指导麻醉穿刺的进针方向和深度,因此近年来超声成像下实施麻醉穿刺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3、常规的神经阻滞针表面不粗糙,超声仪探头发射的超声波经过人体表面打在常规的神经阻滞针表面时,超声波主要发生镜面反射,同时受限于患者麻醉穿刺的生理结构,神经阻滞针的穿刺角度一般较大,这导致超声仪探头发出的大部分超声波通过神经阻滞针表面的大角度镜面反射后无法通过返回探头传感器部位,导致超声仪图像上常规的神经阻滞针图像不清晰,难以指导临床麻醉神经阻滞针的位置与深度,有可能导致神经与血管的机械损伤。

4、目前,已存在许多种增强神经阻滞针在超声仪图像上可视性的技术,比如辅助架、激光辅助、三维超声、电磁引导、光学追踪、机器人辅助,但都有效果不明显、价格昂贵、降低帧率和图像质量的缺点。

5、除了上述增强技术,还有一些通过在神经阻滞针表面加工来提高超声仪图像上神经阻滞针可视性的方法,其共同特点是,通过针管表面加工来增加神经阻滞针针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加超声仪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在神经阻滞针表面的漫反射,在一个较大范围的穿刺角度内,增加超声仪探头接收到的回声信号密度,从而增加神经阻滞针超声图像上的可见性,然而,常规的神经阻滞针针壁只有0.2mm-0.5mm,这种增加表面粗糙度的方法会破坏神经阻滞针本身的结构,从而降低其刚性、韧度,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神经阻滞针有断裂的可能性。cn114191570a公开了一种超声显影液及利用其制备的神经阻滞针,但存在不易批量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该神经阻滞针在超声仪图像上的可见性大幅提升。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发明一种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使用电热鼓风干燥箱干燥神经阻滞针以及涂层模具;

5、s2:制备超声显影涂层液,a液: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b液:聚丙二醇、三乙醇胺、1,4-丁二醇、纯化水、硅油;

6、或者,a液: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b液:聚丙二醇、三乙醇胺、1,4-丁二醇、1,1,1-三羟甲基丙烷、纯化水、硅油;

7、在干燥的环境中,采用加热磁力搅拌器加热搅拌b液;

8、随后将a液、b液冷却;

9、s3:冷却后的a液、b液倒入容器中充分混匀,超声显影涂层液开始发泡;期间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将涂层模具取出,组装,使用夹床夹紧;超声显影涂层液发泡完全后,用注射器吸取超声显影涂层液,通过点胶针头将涂层液转移至干燥后的模具孔中,随后将神经阻滞针插入带有超声显影涂层液的模具孔中;

10、s4:将带有超声显影涂层液和神经阻滞针的涂层模具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待神经阻滞针表面的超声显影涂层充分固化;

11、s5:分离涂层模具,制得带有超声显影涂层的神经阻滞针。

12、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s1所述电热鼓风干燥箱设定温度为100-200℃,烘干时间为1h-24h。

13、优选的,所述电热鼓风干燥箱设定温度为80-150℃,烘干时间为8h-16h。

14、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s2所述采用加热磁力搅拌器加热搅拌a液、b液至固体完全溶解,温度设定为50℃-80℃,搅拌速度可采用100rpm-2000rpm;所述a液、b液的冷却至温度为20-30℃。

15、优选的,所述电热磁力搅拌器温度设定为60℃-70℃,搅拌速度可采用800rpm-1500rpm,所述a液、b液的冷却温度为24-27℃。

16、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s3所述超声显影涂层液的发泡时间为1min-20min;所述涂层模具每个孔中加入的超声显影涂层液的体积为0.1ml-1ml。

17、优选的,所述超声显影涂层液发泡时间为8min-16min,所述涂层模具每个孔中加入的超声显影涂层液的体积为0.3ml-0.6ml。

18、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s4所述将带有超声显影涂层液和神经阻滞针的涂层模具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固化,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温度为40℃-100℃,固化时间为4h-24h。

19、优选的,所述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温度为60℃-90℃,固化时间为8h-20h。送入电热鼓风干燥箱除了提供一个干燥的环境固化外,还能提升固化速率。

20、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涂层模具的材质采用聚四氟乙烯,为可固定插入的神经阻滞针的分离设计。

21、上述的制备方法在对神经阻滞针针管不造成破坏的前提下,提高了神经阻滞针在超声仪图像上的可见性。具体来说,通过在神经阻滞针表面制备含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气泡的超声显影涂层来增强神经阻滞针在超声穿刺时超声仪图像上的可见性。具体原理为,聚氨酯的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不同,超声仪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涂层内部遇到气泡时,气泡构成的固-气界面两端声阻抗不同,超声波会在该界面产生部分反射,而多个气泡构成的多个固-气界面则会使超声波主要产生漫反射而非镜面反射,从而增加了回声密度,增加了超声仪探头传感器接收到的回声信号。

22、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本发明在对神经阻滞针针管不造成破坏的前提下,通过在神经阻滞针表面制备含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气泡的超声显影涂层来增强神经阻滞针在超声穿刺时超声仪图像上的可见性,其超声显影效果好,且能够保证神经阻滞针力学性能不变,聚氨酯泡沫制备的涂层化学稳定性强,血液相容性好,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强,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小分子物质,加工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使用时能够精确定位,操作简便,提升神经阻滞效率及安全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电热鼓风干燥箱设定温度为100-200℃,烘干时间为1h-24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鼓风干燥箱设定温度为80-150℃,烘干时间为8h-1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采用加热磁力搅拌器加热搅拌b液至固体完全溶解,温度设定为50℃-80℃,搅拌速度可采用100rpm-2000rpm;所述a液、b液的冷却至温度为20-30℃,所述超声显影涂层液的发泡时间为1min-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磁力搅拌器温度设定为60℃-70℃,搅拌速度可采用800rpm-1500rpm,所述a液、b液的冷却温度为24-27℃,所述超声显影涂层液发泡时间为8min-16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涂层模具每个孔中加入的超声显影涂层液的体积为0.1ml-1m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模具每个孔中加入的超声显影涂层液的体积为0.3ml-0.6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将带有超声显影涂层液和神经阻滞针的模具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固化,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温度为40℃-100℃,固化时间为4h-24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温度为60℃-90℃,固化时间为8h-20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模具材质为聚四氟乙烯,采用可固定插入的神经阻滞针的分离设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超声显影功能的神经阻滞针。其制备方法包括:使用电热鼓风干燥箱干燥神经阻滞针以及涂层模具;制备超声显影涂层液,超声显影涂层液发泡完全后,将涂层液转移至干燥后的模具孔中,随后将神经阻滞针插入带有超声显影涂层液的模具孔中;将带有超声显影涂层液和神经阻滞针的涂层模具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待神经阻滞针表面的超声显影涂层充分固化;分离涂层模具,制得带有超声显影涂层的神经阻滞针。本发明通过在神经阻滞针表面制备含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气泡的超声显影涂层来增强神经阻滞针在超声穿刺时超声仪图像上的可见性,其超声显影效果好,使用时能够精确定位,操作简便,提升神经阻滞效率及安全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马聪浩,傅明辉,张海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