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康复装置、康复装置使用方法、运输方法及承载床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38280发布日期:2023-08-17 00:1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胃穿孔康复装置、康复装置使用方法、运输方法及承载床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胃穿孔康复装置、康复装置使用方法、运输方法及承载床。


背景技术:

1、胃穿孔是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在胃溃疡的基础上暴饮暴食所致,暴饮暴食将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胃容积增大,极易诱发胃穿孔。患者突然发生剧烈腹痛,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

2、胃穿孔的严重之处在于穿孔之后大量胃肠液流入腹腔,引起化学性或细菌性腹膜炎以及中毒性休克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无腹膜炎发生的小穿孔及空腹穿孔,可采用保守疗法,禁食,放置鼻胃管抽吸胃内容物,输液补充水与电解质,应用抗菌药物预防腹腔继发感染。饱餐后穿孔,常有弥漫性腹膜炎,需在6~12小时内进行急诊手术。慢性穿孔,进展较缓慢,穿孔至毗邻脏器可引起粘连和瘘管,亦常需外科手术治疗。

3、进一步的,患者在患有胃穿孔疾病时,应当采取半卧位,使得腹腔内的液体积聚在盆腔内,减少有毒液体的吸收。

4、目前该类患者,在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康复时,其尚有专用的病床以供患者采取半卧位姿态进行使用,然患者居家静养、康复阶段时,目前本领域则缺少此类专用设备的生产与使用;

5、退一步说,若患者直接采购医疗机构内的专用病床至家中使用时,其依然存在占用患者屋内可用面积的问题,无法与目前现有的床体相结合以进行使用,针对于此,目前本领域患者多采用枕头、被褥等垫于患者身体下方,以达到患者半卧位的目的,然此方法毕竟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枕头及被褥的不稳定性,以及姿势及角度有限等问题。

6、此外,目前本领域除上述对胃穿孔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外,经过目前临床长时间的研究与发现,采用吴茱萸外敷足三里穴,能有效促进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康复进程。此康复方法在针对于术后患者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建设性帮助。

7、就此而言,若患者居家康复阶段能够与正常床体相结合使用,以达到不占用屋内额外面积的基础上,使得患者趋于半卧位姿势静养、康复,进一步的,还可使得患者具有一套吴茱萸外敷足三里穴的专用组件,此对于目前本领域而言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胃穿孔康复装置、康复装置使用方法、运输方法及承载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让患者在不占用屋内额外面积的基础上,与家用床体相结合,以使得患者依然可达到有效半卧位姿势静养、康复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如何能够利用吴茱萸对足三里穴进行有效外敷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发明之一:

4、胃穿孔康复装置,包括用于将康复装置装配于床体上的装配组件、安装于装配组件上的半卧位组件,以及用于对患者足三里穴进行外敷的吴茱萸调配外敷组件;

5、所述装配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床体的上方,所述安装板的下方配设有安装机构;

6、所述半卧位组件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板顶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安装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以及第三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呈水平间隔状分布,相邻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以及第三气囊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以及第三气囊通过第一注气件进行注气;

7、所述吴茱萸调配外敷组件包括安装于第三气囊外壁上的支撑基座,该支撑基座为顶部及其两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支撑基座的内侧沿其中心线设置有隔板,该隔板用于将支撑基座的内侧分隔为两个独立空腔,其分别用于对患者的膝盖以下部位的腿部进行限位支撑;

8、所述吴茱萸调配外敷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支撑基座侧壁的进料壳,所述进料壳为顶部及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进料壳上配设有用于对吴茱萸破碎的破碎机构,所述进料壳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其底部敞口进行封闭的电动门体,所述支撑基座的侧壁,且对应进料壳的下方安装有混料仓,所述混料仓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输料管,所述混料仓上配设有气流机构,所述混料仓为顶部及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混料仓的顶部与进料壳的底部相对接,电动门体用于控制吴茱萸经进料仓进入混料仓,所述混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接料机构,所述吴茱萸调配外敷组件还包括用于将吴茱萸贴合于足三里穴的贴合机构。

9、进一步,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四组分别装配于安装板底部四端的支撑件;

10、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于安装板底部的舵机,所述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支撑杆,该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支撑杆呈平行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底板;

11、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安装于支撑板底部,并与所述舵机相邻的滑轨,所述滑轨与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滑轨的内侧配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铰接有支杆,该支杆背离滑块的一端与支撑杆铰接,所述滑轨的内侧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滑块为磁铁材质制作而成;

12、当所述舵机工作,支撑杆转动至与安装板相垂直,滑块于滑轨内侧滑动至与电磁铁位置相对,且滑块此时与电磁铁相贴合,电磁铁通电与滑块磁性相吸。

13、进一步,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两组夹持件,夹持件安装于安装板的底部,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对称分布于安装板长度方向两侧的靠中间位置;

14、所述夹持件包括安装于安装板底部的电磁滑轨,所述电磁滑轨上配设有电磁滑块,所述电磁滑块上安装有抵接块。

15、进一步,所述支撑基座两侧侧壁的高度沿其长度方向增大,所述支撑基座高度的最大处与患者膝盖处相抵接,所述支撑基座侧壁高度最大处朝向于第二气囊。

16、进一步,所述破碎机构包括安装于进料壳外部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转轴贯穿进料壳,并延伸至进料壳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转轴与进料壳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电机的转轴相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进料壳相接;

17、所述破碎机构还包括安装于电机转轴上的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位于进料壳的内部;

18、当所述电动门体呈对进料壳底部敞口的封闭状,吴茱萸经进料壳的顶部敞口进入至进料壳的内部,电机工作,通过切割刀片对吴茱萸进行破碎切割;

19、所述气流机构包括安装于混料仓外部的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注气管与混料仓的内部相通,所述注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20、所述接料机构包括与混料仓底部开口相接的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排料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储料罐。

21、进一步,所述贴合机构包括膏药贴,以及吸附壳体,所述吸附壳体包括外壳体以及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皆为一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内壳体固定于外壳体的内部,且外壳体与内壳体的敞口平面呈平行状;

22、所述膏药贴的边缘覆盖内壳体的开口平面呈套设状;

23、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的间隙为吸附空腔,所述外壳体的外部设置有与吸附空腔相连通的抽气囊体。

24、进一步,所述独立空腔远离隔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四气囊,所述支撑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对第四气囊注气的第二注气件。

25、本发明之二:

26、康复装置使用方法,包括所述的康复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27、1).安装板安装方式选择;

28、i.当患者家中的床体边缘为皮质材质时,将安装板放置于床体的上方,舵机工作,支撑杆与安装板呈垂直状,滑块滑动至电磁体处,电磁体通电,支杆对支撑杆进行支撑;

29、ii.第一电动推杆选择性工作,其伸长活塞杆直至底板与地面相接触,达到对支撑装置进行支撑;

30、iii.当患者家中的床体边缘为木质材质时,将安装板放置于床体的上方,电磁滑块滑动,直至抵接块与床体边缘发生抵接;

31、2).支撑板安装;

32、3).患者半卧位;

33、i.经第一注气件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进行注气,第一气囊膨胀至与支撑板呈倾斜状,第二气囊膨胀至与支撑板呈平行状,第三气囊膨胀至呈三角形;

34、ii.患者睡躺至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的上方;

35、iii.患者双腿伸入至支撑基座的独立空腔内侧;

36、4).吴茱萸外敷足三里穴;

37、i.吴茱萸投入至进料壳的内部,经破碎机构对其进行破碎;

38、ii.电动门体打开,破碎后的吴茱萸顺势掉落至混料壳的内部,经输料管注入与吴茱萸混合的液体,并经过气流机构,以加速吴茱萸与液体的混合;

39、iii.混合完毕的吴茱萸进入接料机构;

40、iv.将接料机构中的吴茱萸,转移至贴合机构处,以使用贴合机构完成对足三里穴的外敷。

41、本发明之三:

42、康复装置的运输方法,包括所述的康复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43、1).床体与康复装置分离;

44、i.第一电动推杆工作,活塞杆收缩,电磁铁停止工作;

45、ii.舵机工作,支撑杆转动至趋向于平行安装板;

46、iii.电磁滑块于电磁滑轨内侧滑动,抵接块停止与床体边缘抵接;

47、2).支撑板与安装板相分离;

48、3).排出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内部气体;

49、4).分别对安装板及支撑板进行运输。

50、本发明之四:

51、承载床,包括所述的康复装置,还包括承载床床体,所述康复装置安装于承载床床体的上方。

5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53、该胃穿孔康复装置,通过安装板及安装机构,可将本装置巧妙的安装于患者家中的床体上方,使得在不过多占用患者屋内面积的基础上,也无需移除患者原先所使用过的床体,随后在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膨胀后,患者睡躺于膨胀后的三个气囊上方,身体趋于半卧位姿势,在此姿势下,使得腹腔内的液体积聚在盆腔内,减少有毒液体的吸收,同时,患者在睡躺至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的上方时,可将双腿放置于支撑基座的独立空腔内部,此支撑基座可对患者膝盖部位进行抵接,以避免患者在半卧位姿势下,双腿呈向外的张开状,从而使得患者有效的进行半卧位;

54、进一步的,在进料壳、破碎机构、电动门体、混料仓、输料管、气流机构、接料机构和贴合机构的配合使用下,吴茱萸可在破碎后与所需药液混合,经贴合机构贴敷于足三里穴处,达到促进胃穿孔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康复。

55、简而言之,患者根据病情情况,可选择半卧位进行静养康复或使用吴茱萸外敷足三里穴,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让患者在不占用屋内额外面积的基础上,与家用床体相结合,以使得患者依然可达到有效半卧位姿势静养、康复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如何能够利用吴茱萸对足三里穴进行有效外敷的问题。

56、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