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41765发布日期:2023-06-13 03:16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用绷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杂多酸(poms)由于其结构和组成的多样性以及在催化、医学、电致变色、材料科学、光化学、分析化学和分子磁学中的应用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杂多酸(poms)是由氧化物阴离子和过渡金属阳离子组成的带负电的无机物质簇。这些无机化合物有多种潜在的应用,其中一些已被用作抗病毒试剂。研究发现,poms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抗生素对耐药菌株的疗效。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含有稀土的poms对小白鼠的白血病和肉瘤病毒具有活性,并且抑制其rna所依赖的dna聚合酶。

2、绷带包扎是一种持久的伤口医学和外科治疗方法,有无数好处;包括,提供结构支持,防止环境中的污垢和传染性微生物进入,以及在受影响的部位确保敷料和局部治疗(如抗生素)。传统绷带的主要缺点是:(1)使用不方便;(2)需要定期更换,以避免再次感染;(3)需要抗菌敷料不足。因此,将含有稀土金属的poms材料应用至医用绷带中,有望得到新型的抗菌的绷带,以便于应对伤口的病毒性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及其制备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所述的杀菌绷带由原料布经酸化、浸渍后得到;所述的浸渍步骤采用抗菌剂进行处理。

4、进一步,所述的抗菌剂包括摩尔浓度比为1:1-4:4-8的dq-14、含eu的杂多酸与spm。

5、优选的,所述的dq-14、含eu的杂多酸与spm的摩尔浓度比为1:2:5。

6、进一步,所述的含eu的杂多酸为nax[euw10o36]•yh2o,其中,x为8、9或10,y为30、31、32、33、34或35。

7、优选的,所述的x为9,y为32。

8、进一步,所述的含eu的杂多酸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成:将na2wo4•2h2o溶解在蒸馏水中,调节ph值至7.0-7.5,将eu(no3) 3•6h2o的水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溶液中,在80-90℃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得到结晶的nax[euw10o36]•yh2o。

9、进一步,所述的抗菌剂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成:在ph值为6-7的mes-naoh 缓冲液中,将含eu的杂多酸与spm混合均匀,室温孵育5-15 min后,得到euw10/spm二元组装体;向所述的euw10/spm二元组装体中加入dq-14,室温孵育5-15 min后,得到结构为euw10/spm/dq-14的三元组装体的稀土基抗菌剂。

10、进一步,所述的酸化步骤采用酸化处理液进行处理;所述的酸化处理液由质量比为1:1-5的柠檬酸和次亚磷酸钠组成。

11、进一步,所述的酸化处理液与原料布的液固比为25-40:1。

12、所述的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1:将原料布浸没在酸化处理液中进行酸化处理,酸化完成后进行焙烘,重复上述步骤1-3次后得到酸化绷带;

14、步骤2:将所述的酸化绷带浸入至所述的抗菌剂中,封口后进行搅拌、超声、烘干即得所述的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

15、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的酸化处理步骤的时间为10-30min;所述的酸化处理液与原料布的液固比为25-40:1;所述的步骤1中的焙烘步骤的温度为150-170℃,时间为1-2min。

16、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中的搅拌步骤的时间为4-6小时;所述的超声步骤的时间为20-40min。

17、棉布通过酸化处理后,表面富含大量羧酸根离子,使得三元组装体euw10/dq-14/spm能够在棉布的表面原位生长。其中euw10/dq-14/spm内部由静电作用力相互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稳定的存在于绷带表面。通过对稀土基杀菌的绷带抑菌性能测试,酸化后的绷带具有更强的杀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具有更高效的杀菌率。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9、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将nax[euw10o36]•yh2o与多肽、生物胺分级复合后,对s.aureus具有高效杀菌功能,该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负载有euw10/spm/dq-14,相比于普通的绷带杀菌效果更佳。

20、本发明所述的抗菌剂为三元组装体euw10/spm/dq-14,其中精胺和多肽阳离子能够与细菌表面的阴离子结合,破坏细菌的细胞膜,而阳离子eu3+能够进入细菌内部,破坏其蛋白质,从而达到杀菌效果。

21、本发明所述的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增强绷带对菌类的防护作用并促进开发稀土金属和生物胺以及多肽组装新结构的新型医用绷带。

22、本发明所述的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的制备方法采用酸化前处理步骤,使酸化后的绷带表面富含羧酸阴离子,与三元组装体euw10/spm/dq-14中的dq-14和spm通过静电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在通过静电作用力结合形成的酸化绷带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也让抗菌的三元组装体在绷带中留存的时间更长,更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绷带由原料布经酸化、浸渍后得到;所述的浸渍步骤采用抗菌剂进行处理;所述的抗菌剂包括摩尔浓度比为1:1-4:4-8的dq-14、含eu的杂多酸与spm;所述的dq-14为hpv 81型l1蛋白的n末端氨基酸488-501的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eu的杂多酸为nax[euw10o36]•yh2o,其中,x为8、9或10,y为30、31、32、33、34或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eu的杂多酸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成:将na2wo4•2h2o溶解在蒸馏水中,调节ph值至7.0-7.5,将eu(no3) 3•6h2o的水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溶液中,在80-90℃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得到结晶的nax[euw10o36]•yh2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剂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成:在ph值为6-7的mes-naoh 缓冲液中,将含eu的杂多酸与spm混合均匀,室温孵育5-15 min后,得到euw10/spm二元组装体;向所述的euw10/spm二元组装体中加入dq-14,室温孵育5-15 min后,得到结构为euw10/spm/dq-14的三元组装体的稀土基抗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化步骤采用酸化处理液进行处理;所述的酸化处理液由质量比为1:1-5的柠檬酸和次亚磷酸钠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化处理液与原料布的液固比为25-40:1。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酸化处理步骤的时间为10-30min;所述的酸化处理液与原料布的液固比为25-40:1;所述的步骤1中的焙烘步骤的温度为150-170℃,时间为1-2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搅拌步骤的时间为4-6小时;所述的超声步骤的时间为20-4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杀菌绷带由原料布经酸化、浸渍后得到;所述的浸渍步骤采用抗菌剂进行处理。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将Na<subgt;x</subgt;[EuW<subgt;10</subgt;O<subgt;36</subgt;]•yH<subgt;2</subgt;O与多肽、生物胺分级复合后,对S.aureus具有高效杀菌功能,该稀土基酸化杀菌绷带负载有EuW<subgt;10</subgt;/Spm/DQ‑14,相比于普通的绷带杀菌效果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霞,彭维,孙丕智,刘岗,李璐,张光睿,赵长玉,阚丽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