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683503发布日期:2023-10-09 00:4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药物缓释纳米粒子,具体涉及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癌症是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致死率高。而人参皂苷是人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在癌症肿瘤的防治中发挥作用。但由于其水溶性较差及在胃肠液环境中不稳定,普通的纳米粒子负载人参皂苷量少,且在口服时容易导致药物提前释放,致使其口服利用度较低。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可以提高载药量且保证人参皂苷具在胃液中具有稳定性又可以实现其体内缓释代谢的药物载体来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在人参皂苷rb1的应用中存在水溶性、稳定性较差与生物利用度低的缺陷与不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

3、s1、脱氧胆酸的活化:

4、将脱氧胆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1-乙基(-3-二甲胺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室温下搅拌30min,得到活化后的脱氧胆酸;

5、s2、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聚合物的合成:

6、将羧甲基壳聚糖加入纯水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得到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在室温条件下,边搅拌边将s1中得到的活化后的脱氧胆酸滴加到所述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中,搅拌反应24h后,放入透析袋中置于纯水中,透析24h,在转速为9000r pm的条件下离心15min后,将得到的沉淀物冷冻干燥,即为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聚合物;

7、s3、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胶束悬浮液的制备:将s2中得到的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聚合物加入到甲醇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后,边搅拌边滴加于去离子水中,得到微粒溶液,放入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透析袋中置于纯水中,透析24h后,进行超声处理10min,得到带浊光的光学透明液体,即为空白纳米胶束;将人参皂苷rb1粉末加入至所述空白纳米胶束中,在室温的条件下搅拌3h,得到负载人参皂苷rb1的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胶束悬浮液;

8、s4、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向s3中得到的负载人参皂苷rb1的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胶束悬浮液中加入浓度为1mg/ml的海藻酸钠溶液和浓度为10mg/ml的聚磷酸钠溶液,搅拌30min后,在转速为10000rpm的条件下离心10min后,将得到的沉淀物质真空冷冻干燥10h,得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

9、本发明中采用透析法合成具有两亲性的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胶束,以负载疏水性人参皂苷rb1;此外,采用双重包埋方法,再用海藻酸钠对纳米胶束进行再次包封,得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海藻酸钠的添加再次吸附了部分人参皂苷rb1与壳层上,进一步提高了对人参皂苷rb1的包埋率,有利于胃肠道给药中的应用;所得的纳米粒子分布均匀,稳定性良好,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

10、优选地,s1中所述脱氧胆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和无水乙醇的用量比为0.8g:0.5g:1g:30ml。

11、优选地,s2中所述羧甲基壳聚糖和活化后的脱氧胆酸的质量比为1:0.8。

12、优选地,s3中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聚合物、甲醇、纯水和人参皂苷rb1的用量比为4mg:1ml:10ml:6mg。

13、优选地,s4中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胶束悬浮液、海藻酸钠溶液和聚磷酸钠溶液的用量比为5ml:2.5ml:2.5ml。

14、优选地,s4中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41.99nm。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应用,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用于抗肿瘤药物人参皂苷rb1的胃肠道给药。

16、优选地,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在胃肠液环境中释放人参皂苷rb1时具有ph响应效应,用于口服抗肿瘤药物的缓释,提高持效时间和药物利用率。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发明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克服现有技术中在人参皂苷rb1的应用中存在稳定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低,持效时间段的缺陷与不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透析法合成具有两亲性的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以负载疏水性人参皂苷rb1;所得粒子分布均匀,稳定性良好,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此外,本发明采用离子凝胶法,用海藻酸钠对纳米胶束进行再次包封,得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在海藻酸钠的添加过程中再次吸附了部分人参皂苷rb1于壳层上,进一步提高了对人参皂苷rb1的载药量;并且二次包封产物总质量比一次包封产物轻,因此载药率保持较高水平,有利于提高纳米粒子的载药率,利于胃肠道给药中的应用。

19、2、本发明获得的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分散均稳定性好,海藻酸钠浓度为1mg/ml时包封率最高为72.14%;在模拟胃肠液环境释放条件下,所负载的人参皂苷rb1可实现在ph为1.2的模拟胃液中,24h累计释放不超过20%;在ph为6.8的模拟肠液中,24h内累计释放97.41%;在ph为7.4的模拟正常细胞缓冲溶液时,5h内累计释放rb1约27.38%,50h内能够完全释放(99.19%);表现出显著的ph响应性;模拟口服过程显示,前2h内胃液中累计释放小于10%,8h内肠液累计释放41.73%,在48h内能够将药物rb1完全释出,具有很强的缓释性能,能够有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这对于减少给药次数有显著的益处,可以作为口服药物载体。

20、3、本发明通过透析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将天然活性产物人参皂苷rb1负载于具有两亲性的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中,增加人参皂苷rb1在粒子中的载药率,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稳定性不易发生沉降、团聚的优势;同时,基于生物体内不同组织和细胞中ph环境存在差异的特性,使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ph敏感性,在ph=1.2的胃液中,24h内基本不释放,在ph=7.4的肠液中缓释负载的人参皂苷rb1,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该发明有利于拓展开发其在胃肠道给药等生物领域的应用。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脱氧胆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和无水乙醇的用量比为0.8g:0.5g:1g:3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羧甲基壳聚糖和活化后的脱氧胆酸的质量比为1: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聚合物、甲醇、去离子水和人参皂苷rb1的用量比为4mg:1ml:10ml:6m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胶束悬浮液、海藻酸钠溶液和聚磷酸钠溶液的用量比为5ml:2.5ml:2.5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41.99nm。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用于抗肿瘤药物人参皂苷rb1的胃肠道给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在胃肠液环境中释放人参皂苷rb1时具有ph响应效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缓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聚合物的合成、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胶束悬浮液的制备和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还提供了应用,用于抗肿瘤药物人参皂苷Rb1的胃肠道给药。本发明制备的载药纳米粒子具有pH响应性,分散均稳定性好,能够在特定环境下长时间缓慢释放,这对于减少给药次数有显著的益处。

技术研发人员:何艳慧,董羽嘉,张佳璇,武占省,安紫苑,王婉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