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95225发布日期:2023-07-25 21:3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鼻中隔偏曲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引起患者双侧或单侧持续或渐进加重的鼻塞、顽固性头痛,并可引起鼻出血、鼻窦炎、鼻息肉等并发症,会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很大影响,必须依靠手术手段来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较为普遍公认的手术是在鼻内窥镜下进行:局部或全身麻醉后,在偏曲凸侧皮肤粘膜交界处做切口,粘膜下分离出鼻中隔软骨,去除偏曲部分,使鼻中隔基本居中,再对合粘膜,缝合切口,最后需要用填塞材料填塞双侧鼻腔,起到压迫止血作用,防止鼻中隔粘膜下出血形成血肿,影响愈后,术后再将填充物取出。

2、填充止血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填塞后患者鼻腔不能呼吸,鼻腔因填塞膨胀压迫疼痛难忍,痛苦不堪。现有申请号为cn202221037663.7名称为“一种鼻中隔硅胶夹板”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硅胶夹板,包括,包括两个对称缝合于鼻中隔两侧壁上的夹板本体,每个所述夹板本体呈腰形并由硅胶材料制备而成,每个所述夹板本体上间隔设有一列通孔,所述夹板本体的正面边缘处设有一圈斜面。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起到压迫止血作用,但是其与鼻腔内粘膜的接触面积过大,容易造成粘膜缺血,而且夹板本体取出十分不方便,更为重要的是,在拆除硅胶夹板时,缝合线容易被患者吸入气道而造成医疗事故,因此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安全的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及其使用方法。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包括配套使用的固定器和拆线钳,所述的固定器包括有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所述的第一固定体上连接有缝合线,所述的缝合线上设置有倒刺部,所述的拆线钳的头部设置有用于剪线后勾出线头的勾状部,所述的第一固定体上设置有与勾状部相适配的第一勾取部,所述的第二固定体上设置有与勾状部相适配的第二勾取部。

4、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

5、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固定体包括有第一中心体和第一外缘体,所述的第一中心体和第一外缘体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条,相邻第一支撑条之间形成第一空腔。

6、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中心体轴向向外延伸形成凸起部。凸起部的设置,使得缝合线在固定拉紧后与第一固定体之间形成间隙,便于剪线。

7、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空腔的总面积占所述第一固定体面积的60%-85%。

8、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支撑条的数量为5根-8根。

9、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二固定体包括有第二中心体和第二外缘体,所述的第二中心体和第二外缘体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条,相邻第二支撑条之间形成第一空腔。

10、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二空腔的总面积占所述第二固定体面积的60%-85%。

11、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二支撑条的数量为5根-8根。

12、第一固定体采用轮辐结构,在第一固定体上形成第一空腔,从而减少第一固定体的压迫面积,减少鼻内粘膜缺血的产生;同样的第二固定体采用轮辐结构,在第二固定体上形成第二空腔,从而减少第二固定体的压迫面积,减少鼻内粘膜缺血的产生。

13、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呈圆形结构、椭圆形结构或者圆角矩形结构。

14、一种鼻中隔固定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一、将缝合线先穿过第一固定体,再穿过鼻模型的鼻中隔模型,缓慢牵拉缝合线,在鼻内镜辅助下将第一固定体送入鼻孔模型中;

16、步骤二、将缝合线穿过第二固定体,在鼻内镜辅助下将第二固定体送入鼻模型的对侧鼻孔模型中;

17、步骤三、拉紧缝合线使得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固定在鼻中隔模型两侧;

18、步骤四、拆线时,用拆线钳从第一固定体一侧剪断,利用勾状部将第一固定体从对应的鼻孔模型中勾出;

19、步骤五、利用拆线钳的勾状部将第二固定体从对应的鼻孔模型中勾出。

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21、本发明的一种鼻中隔固定器,结构简单、合理,其缝合线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固定体上,能够避免固定器拆除时,缝合线被吸入气管内,线头则随着第二固定体一同取出,从而保证鼻中隔固定器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配置专用拆线钳,在剪线后利用拆线钳上勾状部将固定器勾出,操作方便。本发明的鼻中隔固定器,使用方便、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配套使用的固定器和拆线钳(1),所述的固定器包括有第一固定体(2)和第二固定体(3),所述的第一固定体(2)上连接有缝合线(4),所述的缝合线(4)上设置有倒刺部(41),所述的拆线钳(1)的头部设置有勾出固定体的勾状部(11),所述的第一固定体(2)上设置有与勾状部(11)相适配的第一勾取部(2a),所述的第二固定体(3)上设置有与勾状部(11)相适配的第二勾取部(3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固定体(2)包括有第一中心体(21)和第一外缘体(22),所述的第一中心体(21)和第一外缘体(22)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条(23),相邻第一支撑条(23)之间形成第一空腔(23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中心体(21)轴向向外延伸形成凸起部(21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空腔(23a)的总面积占所述第一固定体(2)面积的60%-8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支撑条(23)的数量为5根-8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固定体(3)包括有第二中心体(31)和第二外缘体(32),所述的第二中心体(31)和第二外缘体(32)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条(33),相邻第二支撑条(33)之间形成第一空腔(33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空腔(33a)的总面积占所述第二固定体(2)面积的60%-8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支撑条(33)的数量为5根-8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固定体(2)和第二固定体(3)均呈圆形结构、椭圆形结构或者圆角矩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中隔固定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鼻中隔固定器,包括配套使用的固定器和拆线钳,固定器包括有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第一固定体上连接有缝合线,缝合线上设置有倒刺部,拆线钳的头部设置有用于剪线后勾出线头的勾状部,第一固定体上设置有与勾状部相适配的第一勾取部,第二固定体上设置有与勾状部相适配的第二勾取部。其使用方法:将缝合线先穿过第一固定体,再穿过鼻模型的鼻中隔模型,牵拉缝合线将第一固定体送入鼻孔模型中,将缝合线穿过第二固定体,将第二固定体送入鼻模型的对侧鼻孔模型中,拉紧缝合线固定;拆线时,用拆线钳从第一固定体一侧剪断,利用勾状部将第一固定体、第二固定体勾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旸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