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20904发布日期:2024-04-01 14:3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外周神经损伤(pni)是由于事故、创伤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外周神经的结构或功能丧失,可导致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和神经病性疼痛。在发达国家,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13人到23人受到pni的影响。虽然pni后的损伤的周围神经有再生能力,但轴突再生过程缓慢,再生速度仅为1-3mm/天。目前,尽管自体神经移植仍然是pni治疗的金标准,但存在供体神经来源的缺乏和供体部位的功能障碍等限制。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来源广泛、易获取的神经导管(ngc)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自体神经移植物的潜在替代品。

2、pcl是制备ngc最常用的合成聚合物之一,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易加工性和生物相容性,已经获得fda批准在临床使用。pcl虽已用于临床,但仍存在治疗受损神经时生长速度过缓等问题,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复合材料导管或者载药导管等对pcl神经导管进一步优化,以寻求更快的生长速度。其中,载药神经导管具有可靶向、长时间持续释放给药的优点,利于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并且有证据表明,中空管腔不能为周围神经再生提供允许的基质,尽管可以在损伤部位保留神经营养因子并为轴突生长提供宏观物理指导。

3、绿原酸(cga)是一种重要且具有生物活性的膳食多酚,具有多种重要的治疗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活性、抗菌、神经保护、抗病毒、抗微生物、免费自由基清除剂。它是酚酸类化合物中最有用的酸之一,由咖啡酸与奎宁酸酯化形成,可以在生咖啡提取物和茶中自然发现。pni后施旺细胞的增殖和炎性微环境状态是影响神经再生的重要方面。

4、基于此,使用微球策略从多孔聚合的pcl导管的内壁递送cga的制备神经导管的方法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且修复效果较好的负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a,确定药物浓度,将rsc 96接种到密度为2000个细胞/孔的96孔板中,然后向组织培养板上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ga处理24和48小时,之后,向每个孔中加入10μl的cck-8试剂,置于培养箱孵育2h,之后,在450nm下用酶标仪检测每个孔的吸光度,确定施旺细胞最佳生长适宜的cga浓度;

5、b,制备负载cga的gelma微球,包括,制备lap标准液,之后将gelma、cga粉末充分浸没于lap标准液,之后将含有cga的gelma溶液立即用0.22μm无菌针头过滤器灭菌,之后采用微流控同步交联装置以合适的流速比制备ms,其中含有cga的gelma溶液为水相,油相为含有7%v/v span 80的矿物油,之后将形成的ms收集于干净的培养皿中,洗涤、干燥即得;

6、c,制备pcl ngcs和cgm-pcl ngcs,包括,制备纯pcl ngcs,将pcl颗粒加入三氟乙醇中,在室温下搅拌24h,形成透明胶液,采用静电纺丝设备制得pcl ngcs,再将步骤b中ms注入pcl ngcs内形成cgm-pcl ngcs。

7、本发明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步骤a中加入的cga的浓度分别为0、25、50、100、200、400μm。

8、本发明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步骤b中,lap标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取20ml pbs、0.05g引发剂lap,以40-50℃水浴加热溶解15分钟,期间振荡数次,可得到lap标准液。

9、本发明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步骤c中,pcl颗粒质量为2g,三氟乙醇体积为12ml,搅拌后,形成17%(w/v)透明胶液。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发明利用静电纺丝和微流控同步交联法设计了一种可负载cga的复合导管,cgm/pcl导管创造了一种仿生微环境,以加速神经再生。将cga与具有智能控释功能的生物材料相结合,解决了cga生物利用度差、体内吸收效率低的问题。有效地避免了直接局部注射cga给药可能会出现初始突释,同时保持局部药物的有效浓度,进而降低其系统性副作用。

12、2、本发明cgm/pcl导管为rsc的粘附和增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外,导管为神经提供足够的营养和代谢空间,同时有效地引导和保护它们。



技术特征:

1.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加入的cga的浓度分别为0、25、50、100、200、4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lap标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取20mlpbs、0.05g引发剂lap,以40-50℃水浴加热溶解15分钟,期间振荡数次,可得到lap标准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pcl颗粒质量为2g,三氟乙醇体积为12ml,搅拌后,形成17%(w/v)透明胶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绿原酸的GelMA微球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药物浓度;b,制备负载CGA的Gelma微球;制备PCLNGCs和CGM‑PCLNGCs。本发明制备的复合导管非常支持雪旺细胞的附着和增殖,此外,CGA具有良好抗炎抗氧化、促血管生成作用,为神经再生创造良好的微环境,负载CGA的Gelma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体系,有效地避免了直接局部注射CGA给药可能会出现初始突释,同时保持局部药物的有效浓度,进而降低其系统性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房佳琪,刘俊建,陈峰,南利平,王建广,刘书豪,金学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