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对接点截骨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5413发布日期:2023-07-05 18:1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匹配对接点截骨导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匹配对接点截骨导板。


背景技术:

1、骨缺损患者截骨滑移治疗后,由于骨折缺损端往往对合不充分,难以自然愈合,因此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修整缺损端,对合点植骨加压才能愈合;针对此问题,本院提出专利申请号为cn115517737a的匹配对接点截骨器,通过该匹配对接点截骨器能有效矫正力线及解决对接点匹配的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研究及实际检验发现滑移后对接骨折端的稳定性能够保证愈合效果,基于此现提出本发明用以在保证矫正力线及对接点匹配的基础上,保证滑移后对接骨折端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匹配对接点截骨导板。

2、本发明实施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匹配对接点截骨导板,包括,矩形板体,矩形板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v形截骨导孔和力线杆安装孔,v形截骨导孔的尖部端点及力线安装孔的圆心均位于矩形板体长度中心线上;矩形板体上靠近两侧长边位置均设置有一排克氏针孔。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v形截骨导孔进行截骨后,截骨端面呈三角状更易对接匹配,能够在保证截骨滑移后截骨端匹配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截骨滑移后截骨端匹配难度,且保证滑移后对接骨折端稳定性。

4、可选的,矩形板体呈由长度中心线向两侧长边逐渐向内弯折的弧形板状。

5、可选的,克氏针孔与v形截骨导孔间隔设置。

6、可选的,两排克氏针孔分别与v形截骨导孔的端部端点共线设置。

7、可选的,克氏针孔的轴线由矩形板体外侧面至内侧面呈逐渐向长度中心线一侧倾斜状。

8、可选的,倾斜角度为60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匹配对接点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板体,矩形板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v形截骨导孔和力线杆安装孔,v形截骨导孔的尖部端点及力线安装孔的圆心均位于矩形板体长度中心线上;矩形板体上靠近两侧长边位置均设置有一排克氏针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对接点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矩形板体呈由长度中心线向两侧长边逐渐向内弯折的弧形板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对接点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克氏针孔与v形截骨导孔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对接点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两排克氏针孔分别与v形截骨导孔的端部端点共线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对接点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克氏针孔的轴线由矩形板体外侧面至内侧面呈逐渐向长度中心线一侧倾斜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匹配对接点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倾斜角度为60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匹配对接点截骨导板,包括,矩形板体,矩形板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V形截骨导孔和力线杆安装孔,V形截骨导孔的尖部端点及力线安装孔的圆心均位于矩形板体长度中心线上;矩形板体上靠近两侧长边位置均设置有一排克氏针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V形截骨导孔进行截骨后,截骨端面呈三角状更易对接匹配,能够在保证截骨滑移后截骨端匹配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截骨滑移后截骨端匹配难度,且保证滑移后对接骨折端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郑永鑫,梁永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市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