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肠造瘘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9714发布日期:2024-03-12 21:1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肠造瘘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阻断肠腔,防止吻合口漏的回肠造瘘导管。


背景技术:

1、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路等特点。目前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长期以来,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7㎝)行经腹直肠癌前切手术(dxion)术后吻合口漏是最严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0%~20%。传统的结肠或回肠末端造口虽有预防和治疗吻合口漏的功效,但后期的造口还纳术常常使病人在经济、肉体和精神上承受更多的负担和痛苦,且对于绝大多数未发生吻合口漏的患者来说则有过度治疗之嫌。

2、近年来,外科学界发明了一种新的造口术式,如开展阑尾残端造瘘、回盲肠置管造口术,能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还能有效避免回结肠造口所致的并发症,并且避免再次手术回纳肠管。但上述置管造口术中采用的18~24号foley导尿管皆为软管,管径较小,粪渣不易通过,容易导致导尿管管腔狭窄及梗阻,梗阻后需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导尿管,给患者及医护人员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能预防吻合口漏,不增加患者创伤,又能防止梗阻的新回肠造瘘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更好的预防吻合口漏,且能防止管道梗阻的回肠造瘘导管。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肠造瘘导管,包括导管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的下端外壁上设有第一球囊,在导管管体的下段,位于第一球囊的上部设有辅助球囊,所述辅助球囊与第一球囊之间的一段导管管体的外壁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连通引流腔管。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4、1.本发明除了第一球囊外,还设置辅助球囊,并在第一球囊和辅助球囊之间的管体上设有引流孔,可以更进一步的降低肠液渗漏到吻合口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回肠造瘘导管,包括导管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1)的下端外壁上设有第一球囊(12),在导管管体的下段,位于第一球囊(12)的上部设有辅助球囊(15),所述辅助球囊(15)与第一球囊(12)之间的一段导管管体的外壁设有引流孔(16),所述引流孔连通引流腔管(6)。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肠造瘘导管,包括导管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1)的下端外壁上设有第一球囊(12),在导管管体的下段,位于第一球囊(12)的上部设有辅助球囊(15),所述辅助球囊(15)与第一球囊(12)之间的一段导管管体的外壁设有引流孔(16),所述引流孔连通引流腔管(6)。本发明可以更进一步地降低肠液渗漏到吻合口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海,赵军,杜军,赵迎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国海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