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医用导管、抗菌医用导管制备方法以及其模块化多室测试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86288发布日期:2023-09-16 23:0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抗菌医用导管、抗菌医用导管制备方法以及其模块化多室测试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用导管制备,具体涉及抗菌医用导管、抗菌医用导管制备方法以及其模块化多室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脑室外引流管(evd)主要用来监测和治疗脑出血、脑肿瘤或感染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分流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出血、脑肿瘤引起的急性icp升高,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脑积水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感染仍然是脑室外引流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极高,同时也花费了大量的住院费用;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手术时进入evd导管并在导上定植;因此,抑制细菌在evd导管上的定植对于降低感染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各种抗菌导管层出不穷,但是大都工艺复杂,成本比较高,部分方法仅仅是导管表面涂覆药物或者其他物质,含量低,抗菌时间短;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00690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感染的导管,将嘧啶类似物、聚氨酯以及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聚合物用涂层的方式与导管结合,药物种类单一,药物含量低,涂层易脱落,且抗菌剂为常见广谱抗菌剂,抗菌范围有限;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40671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它是通过制备抗菌粉剂,并与塑料母粒充分混炼,挤出成型,从而获得具有抗菌功能的医用导管,这种方法工艺复杂,且药物在导管中分布不均,抗菌效果不佳,对导管本身的性能可能会有较大的影响;中国专利公开号cn2289571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抗感染导管,将镀银层利用真空技术在导管外表面上镀复而成,导管外表面镀银层的银和银离子能在其周围抑制与杀灭细菌,防止感染,但实施该技术所需设备及材料成本较高,而且工艺复杂,由此提出抗菌医用导管、抗菌医用导管制备方法以及其模块化多室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抗菌医用导管、抗菌医用导管制备方法以及其模块化多室测试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了现有方法工艺复杂,且药物在导管中分布不均,抗菌效果不佳,对导管本身的性能可能会有较大的影响;中国专利公开号cn2289571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抗感染导管,将镀银层利用真空技术在导管外表面上镀复而成,导管外表面镀银层的银和银离子能在其周围抑制与杀灭细菌,防止感染,但实施该技术所需设备及材料成本较高,而且工艺复杂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抗菌医用导管、抗菌医用导管制备方法以及其模块化多室测试装置,包括以下的步骤:

3、s1:制备浸渍溶液:

4、按一定比例将抗生素加入溶剂,抗生素占溶液总量的1%~5%(质量分数),搅拌均匀,获得浸渍溶液;抗生素可以是利福平、米诺环素、克林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或两种抗生素的组合,有机溶剂可以是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两种溶剂的组合;获得的溶液用避光带盖玻璃容器盛放,操作和存放的环境温度为15~25℃;

5、s2:胶料浸渍:

6、在15~25℃的环境下,将导管原料投入浸渍溶液,原料可以是医用级硅胶,也可以是医用级聚氨酯,浸渍过程避光、密封;浸渍1h~5h后,捞出原料;

7、s3:烘干:

8、将浸渍后的原料置于干燥箱内,以30℃~50℃的温度,真空干燥1h~8h;

9、s4:晾干清洗:

10、取出烘干后的原料,自然晾干,用甲醇或者硫酸盐溶液进行清洗,晾干;

11、s5:挤出成型:

12、将导管原料充分混炼,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并硫化后,裁剪为需要的长度,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或者环氧乙烷灭菌后,即可制备出具有抗菌性能的医用导管;

13、s6:二次加工:

14、根据需求将硅胶管裁剪成需要的长度,然后使用液态硅胶通过尖端模具对导管的一端进行封堵和尖端成型,再使用导管打孔机对导管进行打孔,最后使用移印机进行印刷处理;

15、s7:灭菌:

16、将二次加工完好的导管进行纸塑袋封口,经过121℃高压蒸汽灭菌15~25分钟,即可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医用导管。

17、进一步地,使用模块化多室测试装置对具有抗菌性能的医用导管进行抽样、体外试验,验证具有抗菌性能的医用导管的抗菌性能,对具有抗菌性能的医用导管做体外灌流试验;

18、具有抗菌性能的医用导管以下简称为导管;

19、s1:试验菌准备

20、选定14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人葡萄球菌,1株溶血性链球菌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pi staph;biomérieux,basingstoke,england),所有菌株均为临床分离株,常规检测均对盐酸克林霉素和利福平敏感,菌株储存在零下20℃的冷冻保护剂中,使用前在7%的马血琼脂(oxoid ltd.,basingstoke,england)上连续传代培养两次,然后将它们接种到脑心浸出液([bhi],oxoid ltd.)中,并在37℃下孵育过夜;

21、s2:体外试验模型

22、将处理过的导管和未处理过的对照组导管无菌插入模块化多室测试装置中;导管垂直固定,以避免沉淀物而非活跃粘附细菌的干扰;使用bhi以20ml/h的速率持续灌注分流管,并在po2/pco2环境下保持37℃和100%湿度.

23、s3:细菌挑战试验方案

24、根据经验,预防细菌定植的初始目标期限设定为28天;在第1天,导管内通过注入1ml的108个菌落形成单位/ml bhi培养物接受试验,并夹闭导管1小时;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更换测试导管和灌注储液罐之间的所有接头和连接管,以避免近端管路细菌定植造成的结果干扰;监测储液罐中的灌注液是否受到接种物的逆行污染;连续灌注导管14天,每日进行微生物监测,包括对导管流出物进行细菌培养和显微镜检查;如果没有定植的证据,则继续重复试验,再进行14天的灌注和监测;如结果仍没有明显的细菌定植,则进行第三轮试验,再灌注导管和监测14天,如此形成28天的挑战和灌注期,以及14天的灌注和监测期;然后从模块中无菌技术取出导管,冲洗出其管腔内容物并培养,并固定导管片段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

25、进一步地,所述具有抗菌性能的医用导管包括测试导管,所述测试导管为导管本体,所述测试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导管头部,所述导管头部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液孔,所述测试导管被分割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的刻度节,每个所述刻度节的两端都设置有分割线,每个所述刻度节外侧的中部都标注有刻度数值。

26、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化多室测试装置包括隔离罩、容纳腔、安设管、封闭盖、注液管、排液管、输液泵、连接管道和供液瓶;

27、所述隔离罩的内侧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里侧容纳有一个或多个安设管,所述安设管的底端设置有插接柱,所述隔离罩底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顶部和对应的插接柱插接,所述安设管的里侧开设有安设腔,所述安设腔的内侧容纳有测试导管,所述安设腔的内底壁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套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里侧设置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和固定柱插接、可变动连接;

28、所述插接柱的外侧套接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底端和固定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测试导管的顶端套接有接头,所述接头的顶端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一头插入供液瓶,所述供液瓶里侧容纳有灌流液,所述注液管的中段设置有输液泵,所述供液瓶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位于供液瓶外的一端连接有杀菌组件。

2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模块化多室测试装置为安设管提供稳定、封闭容纳和实验的环境。

30、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导管的外侧套接有稳定环,所述稳定环的外侧和安设腔的里侧抵接,所述稳定环的里侧安设有内环,所述内环的外侧均匀设置有三个连接肋,所述连接肋连接内环和稳定环,所述内环和稳定环之间的空隙大于热敏电阻的直径,所述热敏电阻可穿过内环和稳定环之间的空隙。

3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稳定环可使测试导管更加稳定的安设在容纳腔的里侧。

32、进一步地,所述杀菌组件包括外壳、柱形槽、紫外灯管和入气管道,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柱形槽,所述柱形槽内侧安设着紫外灯管,所述外壳的上连接有连接管道和气管道,所述柱形槽的一端和入气管道连通,所述柱形槽的另一端和连接管道连通;

33、所述杀菌组件还包括反射层、主体板、散热板、环形槽一、连通通道、环形槽二、紫外灯管、分流帽、汇气槽和支撑柱,所述外壳的里侧设置有主体板,所述主体板的里侧开设有环形槽一、环形槽二和柱形槽,所述环形槽一、环形槽二和柱形槽的回转中心重合;所述柱形槽的轴线处设置有紫外灯管,所述紫外灯管的安设着分流帽,所述环形槽一和环形槽二的顶部之间均开设有若干个连通通道,所述柱形槽和环形槽二之间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连通通道,所述环形槽一的底端设置有汇气槽,所述汇气槽的里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主体板顶部的连通通道使环形槽一和环形槽二相连通,主体板底部的连通通道使环形槽二和柱形槽相连通,所述汇气槽内壁连接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利用汇气槽和环形槽一相连通,所述外壳的外侧均匀固定连接着若干个散热板,所述主体板和外壳的周面之间设置有反射层,所述柱形槽的顶部连接有入气管道。

3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供液瓶内的液体被抽走后,需要吸入空气平衡供液瓶内的压力,空气通过入气管道进入柱形槽,然后依次通过连通通道到达环形槽二和环形槽一,最终通过连接管道到达供液瓶内部;

35、紫外灯管发射紫外光充满供液瓶的里侧,并穿过主体板依次到达环形槽二和环形槽一的里侧,紫外光到达反射层处会被发射,从而使紫外光再次穿过环形槽一、环形槽二和柱形槽,从而对环形槽二和环形槽一内侧的流动空气进行杀菌。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37、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浓度较高、药物分布均匀、抗菌效果好、成本低的抗菌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该导管抗菌医用导管可以是静脉导管,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导管、引流管、分流管、导尿管,适用范围广;

38、2、本发明中,杀菌组件可充分、高效的杀除空气中的病菌,避免病菌通过连接管道进入到供液瓶内,从而在保证供液瓶内气压维持平衡,使供液瓶能够顺畅的出液,进而使模块化多室测试装置正常、平稳的高效运转;

39、3、本发明中,利用模块化多室测试装置为安设管提供稳定、封闭容纳和实验的环境,从而可以对生产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以此为依据指导生产,进而确保可得到具备良好的抗菌性能的导管。

40、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