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在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1853发布日期:2023-09-14 08:5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在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肠道菌群调节,具体涉及一种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在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中的应用,以及涉及一种含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作为活性成分的益生组合物在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肠道微生态是人体微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肠道微生态由肠道微生物群、肠上皮细胞和肠粘膜免疫系统组成。这些组件相互依存,并建立了一个相互制约的复杂交互网络。根据对人体的影响,共有三类共生细菌、机会性病原体和致病菌。肠道微生态参与消化吸收和物质代谢,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它还充当身体的天然免疫屏障,调节肠道的先天免疫,控制粘膜屏障功能,还参与肠上皮细胞的生理活动,如增生或凋亡。当肠道微生态的稳态平衡受到干扰时,现有的核心肠道微生物群网络发生变化,导致肥胖、糖尿病和许多其他疾病,尤其是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ibd)和结肠恶性肿瘤等肠道疾病与肠道微生态尤其密切相关。

2、由杯状细胞和紧密连接(tjs)蛋白组成的致密完整的粘液层可以有效防止细菌侵入上皮层,目前的研究认为ibd发病机制的核心似乎都指向肠道微生物群和肠道上皮之间的相互作用。结肠上皮通透性增加是ibd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胃肠道上皮细胞中的杯状细胞调节黏液分泌的缺陷可导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改变,从而导致上皮细胞中紧密连接的破坏以及肠道稳态的失衡和共生的终止,微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并导致免疫力下降,同时也会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导致产生更多的促炎细胞因子,并加重肠道炎症损伤。

3、在肠道生态系统中发现的众多分子中,群体感应(qs)分子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值得关注的部分。群体感应依赖于细菌释放小分子(自动诱导剂),这些小分子根据细菌细胞密度在环境中积累。这些分子不仅被微生物群落感知,而且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有助于肠道稳态。因此,强调这些分子在细菌种群失衡的失调相关炎症条件下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似乎是完全合适的,此外细菌的群体感应信号可能有助于在一些跨物种交互动力学中建立共生相互作用。

4、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diffusible signal factor,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发现于1997年,是由野油菜黄单胞菌(xcc)野生型菌株分泌的一种小分子信号物质,这种小分子物质可以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可促进致病相关基因表达,抑制生物膜的形成,促进菌群做出代谢调整,适应高群体密度环境。有研究发现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可诱导植物先天免疫,减轻宿主植物的病害严重程度及抑制病原菌生长。目前,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主要在植物病害防治中有相关应用研究,最近研究发现其在动物体内具有抗炎活性,参见专利文献cn114306307a中的记载,其发现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具有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但尚无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调控肠道微生物以及改善肠道微生态的报道。

5、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道疾病,其特征是长期复发的炎症,伴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涌入,肠黏膜产生细胞因子、蛋白水解酶和自由基,引起结肠部位的炎症损伤和溃疡,导致腹痛、腹泻、便血和体重减轻,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和免疫紊乱等因素。目前,结肠炎的治疗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菌群失调,如短期抗生素治疗将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转变为长期的替代性失调状态,这可能会促进疾病的发展和加重,长期或广谱抗生素会导致更严重的菌群失调和耐药菌株的产生(lange k,buerger m,stallmach a,brunst.effects of antibiotics on gut microbiota.dig dis.2016;34(3):260-8.),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相关研究发现其引起肠道动物乳杆菌的减少,并导致股骨头坏死(chen cy,rao ss,yue t,tan yj,yin h,chen lj,luo mj,wang z,wang yy,hong cg,qian yx,hezh,liu jh,yang f,huang fy,tang sy,xie h.glucocorticoid-induced loss ofbeneficial gut bacteri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s associated with thepathogenesis of osteonecrosis.sci adv.2022apr 15;8(15):eabg8335.)。其他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相关治疗也存在身体器官毒性以及增加细菌以及真菌感染的风险(pithadia ab,jain s.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pharmacolrep.2011;63(3):629-42.),因此寻找在恢复肠道炎症的同时也能够优化肠道菌群结构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相关产品中的应用,以及包含该活性成分的益生组合物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相关产品中的应用。该活性成分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可调节恢复肠道菌群结构,包含其的益生组合物可促进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肠道内定殖生长,修复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肠粘膜损伤,增强肠道的紧密连接,对肠道菌群紊乱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相关产品中的应用。

4、本发明所述活性成分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的化学结构式为:

5、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相关产品包括治疗和/或预防肠道菌群失衡相关疾病的产品。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产品为包含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的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护肤品中的任一种。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治疗和/或预防肠道菌群失衡相关疾病的产品包括修复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肠粘膜损伤的产品、恢复肠道紧密连接和促进肠道屏障修复的产品或促进益生菌在宿主肠道内定殖的产品。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肠道菌群包括链霉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瘤胃杆菌属、副拟杆菌属、古字状菌属、乳酸杆菌属、梭杆菌属、毛螺菌科、肠球菌属、虎链球菌属、梭状芽孢杆菌、黄杆菌属中的至少一种。

10、在本发明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所述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可恢复dss引起的肠道菌群在菌属水平的变化,尤其是可调节链霉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瘤胃杆菌属,副拟杆菌属,古字状菌属,乳酸杆菌属,梭杆菌属,毛螺菌科,肠球菌属,虎链球菌属,梭状芽孢杆菌,黄杆菌属等恢复至正常水平趋势。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益生菌包括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中的至少一种。我们的实验研究中发现,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可促进外源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在宿主肠道内的定殖。

12、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益生组合物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相关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益生组合物含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作为活性成分。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产品为包含益生组合物的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护肤品中的任一种。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益生组合物还包括常见益生元。

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常见益生元为:聚葡萄糖,低聚木糖,木糖醇,麦芽糊精,海藻多酚中的至少一种。

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益生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葡萄糖2-5份,低聚木糖5-10份,木糖醇30-60份,麦芽糊精10-20份,海藻多酚1-2份,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0.01-0.05份。

17、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益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葡萄糖2份,低聚木糖5份,木糖醇30份,麦芽糊精10份,海藻多酚1份,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0.01份。

18、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益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葡萄糖3份,低聚木糖7份,木糖醇40份,麦芽糊精15份,海藻多酚2份,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0.02份。

19、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益生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葡萄糖5份,低聚木糖10份,木糖醇50份,麦芽糊精20份,海藻多酚2份,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0.04份。

20、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益生菌合物的制备过程如下:按上述重量份分别称取聚葡萄糖,低聚木糖,木糖醇,麦芽糊精,海藻多酚,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然后置于200-400rpm转速下搅拌15-25min,混合均匀,即得。

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相关产品包括治疗和/或预防肠道菌群失衡相关疾病的产品。

2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治疗和/或预防肠道菌群失衡相关疾病的产品包括修复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肠粘膜损伤的产品、恢复肠道紧密连接和促进肠道屏障修复的产品或促进益生菌在宿主肠道内定殖的产品。

23、在本发明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所述益生组合物可恢复斑马鱼模型中菌群失调引起的肠道病理性损伤,所述病理性损伤包括:肠组织松弛脱落,肠道出现明显的扩张现象以及杯状细胞分泌的黏原颗粒明显增多。

24、在本发明的实验研究中还发现,所述益生组合物可恢复斑马鱼结肠炎模型中的肠道紧密连接基因的表达。所述肠道紧密连接基因包括claudin1、occludin1。

25、在本发明的实验研究中进一步发现,本发明的益生组合物可促进外源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在宿主肠道内的定殖。

2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肠道菌群包括链霉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瘤胃杆菌属、副拟杆菌属、古字状菌属、乳酸杆菌属、梭杆菌属、毛螺菌科、肠球菌属、虎链球菌属、梭状芽孢杆菌、黄杆菌属中的至少一种。

2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益生菌包括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中的至少一种。

28、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能够调节斑马鱼肠道菌群失衡模型中的肠道菌群结构,影响多个肠道菌属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以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作为活性成分的益生组合物可促进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肠道内定殖生长,增强肠道的紧密连接,对肠道菌群相关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恢复肠道的病理性损伤,且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在极低剂量下便可发挥其调节肠道菌群活性,该剂量下不会对肠道造成二次损伤,有利于进行低成本生产。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30、本发明首次发现在斑马鱼肠道菌群失衡模型中,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显示出其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包括恢复肠道菌群结构。同时由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作为活性成分制备的益生组合物能够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定殖生长以及恢复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肠道的病理损伤,包括恢复肠道紧密连接基因的表达,对肠道黏膜损伤具有良好的恢复作用。且活性成分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在微小剂量下便可发挥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能够以栓剂、片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多种制剂形式进行辅助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的食品、药物或保健品的生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