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载粒子支架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63654发布日期:2023-08-09 02:4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载粒子支架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腔道内的可载粒子支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支架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可用于治疗人体胆道、门静脉、气管、主支气管、食道、肠道以及各种器质性狭窄。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手动挤压的方式将支架装载到输送器的置入管内,通过导丝、气管镜等将支架植入到病变位置后完成支架释放

2、对于腔道内的实体肿瘤,将i-125放射性粒子和可载粒子支架结合的方式是一种新型治疗方式。这种植入手术过程中需根据tps系统计算需要的剂量,根据需要的剂量将粒子装填装入释放后的可载粒子支架上,再将装填完粒子后的可载粒子支架回收到输送器内等待术中使用。待上述步骤均在医院手术室内完成。

3、传统的可载粒子支架输送器不具备回收功能,而在装填完粒子之后,处于释放状态下的可载粒子支架很粗很难装入置入器内。并且,i-125放射性粒子具有一定的辐射性,手术医生以手动挤压的方式将支架回收入输送器的过程面临被辐射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载粒子支架输送系统,便于回收与释放支架。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载粒子支架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外管包括近端端部开口、远端端部开口以及从其近端端部开口延伸出其远端端部开口的第一内腔。所述内管可滑动地套设在外管的第一内腔内。所述内管的远端段与所述外管的第一内腔侧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处于收拢状态的可载粒子支架的支架容纳腔。该系统还包括锚定件和支架回收管,所述锚定件与所述内管固接且位于所述支架容纳腔内,所述锚定件用于在回收过程时与所述可载粒子支架的近端相连接以及在释放过程时与所述可载粒子支架的近端相脱离。支架回收管可拆卸地连接于外管的远端且内部与外管的第一内腔连通。当所述外管朝向所述内管的远端移动,所述支架回收管朝向所述可载粒子支架处于膨胀状态的一端移动并使可载粒子支架中穿过所述支架回收管的对应段向内收拢后进入所述外管的第一内腔内。

3、具体的,所述锚定件包括套环和若干锚定柱,所述套环固定套设于所述内管上,所述锚定柱沿所述套环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套环的近端外周。所述套环中位于相邻两个锚定柱之间的外周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沿套环轴向贯通,用于容纳处于收拢状态的可载粒子支架近端的编织丝。

4、具体的,所述支架回收管为弹性套管结构,包括喇叭状压缩段、与所述喇叭状压缩段的小口端连接且与所述喇叭状压缩段内部连通的环状回收段以及贯穿所述支架回收管的侧壁的开缝。所述环状回收段穿入所述外管的远端端部开口与所述外管套接,所述环状回收段与所述外管的连接处平滑过渡。

5、具体的,该系统包括固接于所述内管远端端部的导向头和固定套接于所述内管外部的显影环,所述导向头、所述内管、所述显影环以及所述外管的第一内腔侧壁围合形成所述支架容纳腔。

6、进一步的,还包括中管和中管固定手柄,所述中管套设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所述中管的远端端部与所述显影环固接,近端端部与所述中管固定手柄固接。

7、进一步的,还包括助推管和内管固定手柄,所述助推管套设于所述中管与所述内管之间。所述助推管的远端延伸至所述外管之内。

8、具体的,还包括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位于所述外管的远端与所述内管的远端之间,用于限制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在轴向上的相对滑动。

9、具体的,所述锁止装置包括第一锁紧连接件和第二锁紧连接件,所述第一锁紧连接件与所述外管的近端固接,所述内管的远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锁紧连接件、所述第一锁紧连接件后伸入所述外管的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二锁紧连接件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第一锁紧连接件沿径向依次包括锁紧部和第一螺纹连接部,所述第二锁紧连接件包括与所述锁紧部相配合的挤压部和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二螺纹连接部,所述第二锁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锁紧连接件通过第一螺纹连接部与第二螺纹连接部旋接,所述挤压部用于在旋紧连接的过程中挤压所述锁紧部向内收拢抱紧所述内管。

10、具体的,所述第一锁紧连接件包括活动手柄以及锁紧卡箍,所述锁紧卡箍与所述活动手柄固接,以实现所述第一锁紧连接件与所述外管固接。所述锁紧部为所述锁紧卡箍的近端段,所述第一螺纹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活动手柄近端的内螺纹段。所述第二锁紧连接件为锁紧卡套,所述第二螺纹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锁紧卡套远端的外螺纹段,所述挤压部为设置于所述锁紧卡套的远端内周侧壁上且朝向近端向内倾斜设置的倾斜面,在旋接的过程中,所述倾斜面抵压所述锁紧卡箍的近端向内收拢抱紧所述内管。

11、具体的,所述导向头开设有导引孔。所述内管包括近端端部开口、远端端部开口以及从其近端端部开口延伸出至其远端端部开口的第二内腔。所述导向头的导引孔与所述第二内腔相连通形成导丝通道。

12、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载粒子支架输送系统,通过设置锚定件和支架回收管,所述锚定件与所述内管固接且位于所述支架容纳腔内,所述可载粒子支架与所述锚定件可拆卸的连接且内部与所述外管的远端端部开口相连通。在回收支架过程,当所述外管朝向所述内管的远端移动时,外管带动支架回收管朝向可载粒子支架处于膨胀状态的一端移动,并且支架回收管引导可载粒子支架中穿过支架回收管的对应段向内收拢后进入外管的第一内腔内。当外管相对于内管向远端移动一定行程后,可载粒子支架可完全收拢并回收于支架容纳腔内。在将支架释放至体内过程中,当外管朝向内管的近端移动一定行程后,可载粒子支架可完全自然释放并与所述锚定件相脱离。由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载粒子支架输送系统实现了释放和回收支架的功能。

14、(2)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装载有粒子的支架以手动挤压的方式逐段地收拢推入支架容纳腔内,本技术采用锚定件挂住可载粒子支架的近端并使这一段处于收拢状态,当外管朝向内管的远端移动时,支架回收管朝向可载粒子支架处于膨胀状态的一端移动,可载粒子支架中穿过支架回收管的对应段在支架回收管引导下向内连续地、平滑的收拢,该回收可载粒子支架的过程更便捷快速,能够提高手术的效率,节约手术时间。同时由于回收过程中,操作者无需以手动挤压的方式逐段地收拢可载粒子支架,因此本技术有助于降低放射性粒子对操作者的辐射风险。

15、(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采用的支架回收管包括喇叭状压缩段、与喇叭状压缩段小口端连接且与喇叭状压缩段内部连通的环状回收段以及贯穿支架回收管的侧壁的开缝。由于喇叭状压缩段的内径逐渐减小,因此对可载粒子支架中穿过支架回收管的对应段起到向内收拢的导向作用,使得可载粒子支架中穿过支架回收管的对应段在喇叭状压缩段引导下向内连续地、平滑的收拢。通过在喇叭状压缩段的小口段设置环状回收段以及设置贯穿支架回收管的侧壁的开缝,使支架回收管形成弹性套管结构,将环状回收段从外管的远端端部开口插入外管内,环状回收段与外管形成紧压接触连接。这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16、(4)本技术既适用于载有放射性粒子的支架也适用于普通不带粒子自膨式支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