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创腹内压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19757发布日期:2023-11-04 02:0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创腹内压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健康监测,尤其涉及一种无创腹内压监测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临床上,腹内高压是一种危重征象,它会引起器官组织低灌注,持续性的腹内高压伴新发器官衰竭会发展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腹内高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烧伤、腹部创伤、脓毒血症、腹部手术后患者中十分常见,常需监测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因此,腹内压已成为继体温、血压、心率、呼吸及氧饱和度之后的第六生命体征。

2、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元素有很多,当造成腹腔内容物体积增加、腹腔容积减小以及腹壁顺应性降低等情况时,均会引起腹内压升高。而腹内压持续升高影响血液循环,会对身体大多脏器造成巨大的损伤。高腹内压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腹内压力过高,会对肠胃产生压迫,从而损伤胃肠道功能,并且还可能会因此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随着腹内压升高,会对腹腔以及胸腔的血管产生较大的压迫,从而导致全省血管的阻力,同时会影响心脏血液的回流,和心脏对血液的输送,因此,长时间的腹内高压会影响心功能;(3)腹部内高压,会对各个接近腹部的脏器器官产生各种不同的不利影响。由于上述诸多危害的存在,在各类重症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高水平腹内压力是导致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3、腹内压力持续升高会导致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持续的、不缓解的iah会逐步发展为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iah与acs对胃肠道、心、肺、肾等组织器官具有巨大的损害,且患者可能伴有休克与死亡的风险。其中,acs作为一个急性的过程,腹壁不能对于迅速升高的压力做出代偿性的适应,致使其内的压力持续升高,并且同时伴有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出现,病死率高。

4、高水平腹内压力会对身体各器官产生巨大的损害;当腹内压力≥25mmhg并伴有器官功能障碍或者器官衰竭时,只能采用剖腹减压术进行最有效的治疗。所以,如果可以尽早、准确地对腹内压力进行监测,就可以有机会使用其他的伤害更小的方法进行减压,而不需要采用剖腹减压术进行减压。当腹内压力≤15mmhg时,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小腹内压力,因此,如果我们可以越早发现腹内压力的升高迹象,就会越有利于后续的治疗,且可以减小对患者身体产生的伤害。对于各类进行腹部手术后、及患有腹腔感染、腹腔出血等情况的患者,都有一定的可能会患上iah与acs,对于这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必须进行腹内压力的监测,以保证医护人员可以实时掌握患者的情况。据统计,在icu内治疗的过程中iah的发生率高达58.8%;外科患者在icu内治疗的过程中,acs的发生率约为8.2%。目前,由于监测但压力已经发展成为判断iah与acs是否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icu内进行腹内压的常规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5、然而,现有的腹内压监测包括直接测压法、膀胱内压测量法、腹围测量法、腹壁张力测量法等。

6、直接测压法虽然能够准确地测量出腹内压力,但是因为这种方法是有创检测,在操作过程中还可能会产生感染等情况,这将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多数iah患者的腹腔内的情况给为复杂,在进行表皮穿刺的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腹内的脏器器官。因此,直接测量法无法推广到常规检测中使用。

7、相较于直接测量法,膀胱内压测量法不需要对腹部进行穿刺,因此不会对身体产生直接的伤害。但是,膀胱内压测量法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1)由于需要通过尿道在膀胱中内置导尿管,所以这种方法还是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在操作的同时还可能会造成尿路感染。所以,膀胱内压测量法并不能完全地实现无创监测;(2)当患者的膀胱中有肿瘤、血块或者患有膀胱疾病的时候,就比较不适合采用膀胱内压测量法进行监测,同时测量的压力数值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3)据研究表明,由于人们在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等方面的差异,膀胱内压力与腹内压力仅仅是呈现出弱相关关系;(4)在采用膀胱内压测量法进行测量时,对于不同的个体,生理盐水注入的速率、温度等操作过程中的因素都可能对膀胱肌肉产生刺激,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8、腹围测量法的优点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真正实现无创测量,以及测量的便捷性高。但是,这种方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影响腹围的测量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是否进食、进食量、年龄、bmi等均会对测量结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且对于不同的个体之间的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9、对于腹壁张力测量法来说,由于不同点位对应的腹部内部的肌肉、肌腱存在差异,所以在不同的点位进行测量得到的腹壁张力的大小也存在差异。目前,较多的测量实验把测量点定在在剑突下5cm处,在这个点进行测量得出的结果相比于其他的点更为准确。但是,当患者的腹部中线上因为手术存在切口时,就无法选择这个点位进行测量。所以,有多个可选点位进行检测,就可以有效避免单一测量点位在患者自身条件不便,而临时选择测量点位带来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结果。此外,患者仰卧时的角度不同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患者处于仰卧位是测得的腹壁张力高于患者处于仰卧位30°时所测得的腹壁张力的数值。因此,腹壁张力测量法还需进一步的完善,使之能够满足不同个体测量的需求。

10、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进行实时无创监测腹内压并进行报警、需要针对不同人设置不同的监测条件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创腹内压监测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进行实时无创监测腹内压并进行报警、需要针对不同人设置不同的监测条件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创腹内压监测方法,包括:

4、获取腹壁张力检测数据和腹围监测数据;

5、根据所述腹壁张力检测数据计算腹内压,以及计算所述腹围检测数据与初始腹围数据的腹围差值;

6、判断所述腹内压是否达到腹内压阈值以及判断所述腹围差值是否达到腹围预设阈值;

7、在所述腹内压达到所述腹内压阈值的情况下和/或在所述腹围差值达到所述腹围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

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9、获取第一腹壁张力检测数据和第二腹壁检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腹壁张力检测数据为腹部剑突下方5cm位置的腹壁张力检测数据、所述第二腹壁张力检测数据为肚脐上方5cm位置的腹壁张力检测数据;

10、根据所述第一腹壁张力检测数据、所述第二腹壁张力检测数据,分别计算对应的第一腹内压、第二腹内压;

11、判断所述第一腹内压、所述第二腹内压是否达到所述腹内压阈值;

12、在所述第一腹内压、所述第二腹内压均达到所述腹内压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

1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4、获取第一腹壁张力检测数据和第二腹壁检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腹壁张力检测数据为腹部剑突下方5cm位置的腹壁张力检测数据、所述第二腹壁张力检测数据为肚脐上方5cm位置的腹壁张力检测数据;

15、融合所述第一腹壁张力检测数据、所述第二腹壁张力检测数据,以生成融合腹壁张力检测数据;

16、根据所述融合腹壁张力检测数据计算融合腹内压;

17、判断所述融合腹内压是否达到所述腹内压阈值;

18、在所述融合腹内压达到所述腹内压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

1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20、获取第一腹壁张力检测数据和第二腹壁检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腹壁张力检测数据为腹部剑突下方5cm位置的腹壁张力检测数据、所述第二腹壁张力检测数据为肚脐上方5cm位置的腹壁张力检测数据;

21、根据所述第一腹壁张力检测数据、所述第二腹壁张力检测数据,分别计算对应的第一腹内压、第二腹内压;

22、融合所述第一腹内压、所述第二腹内压计算融合腹内压;

23、判断所述融合腹内压是否达到所述腹内压阈值;

24、在所述融合腹内压达到所述腹内压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

2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26、获取位移数据;

27、判断所述位移数据是否达到位移阈值;

28、在所述位移数据达到所述位移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

2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位移数据包括:

30、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

31、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计算位移数据。

3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位移数据包括:

33、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

34、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计算位置数据;

35、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和初始位置数据,计算所述位移数据。

36、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创腹内压监测系统,包括:

37、腹壁张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腹壁张力检测数据;

38、腹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腹围检测数据

39、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腹壁张力检测数据计算腹内压,以及用于计算所述腹围检测数据与初始腹围数据的腹围差值,其中,腹内压的计算公式为y=-1.369+9.57x,y为腹内压,x为腹壁张力检测数据;

40、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腹内压是否达到腹内压阈值以及用于判断所述腹围差值是否达到腹围预设阈值;

41、警示单元,用于在所述腹内压达到所述腹内压阈值的情况下和/或在所述腹围差值达到所述腹围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

4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43、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位置信息;

44、其中,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位移数据;

45、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位移数据是否达到位移阈值;

46、所述报警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位移数据达到所述位移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

47、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无创腹内压监测装置,包括:

48、穿戴单元,用于穿戴于患者的腰腹位置;

49、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设置于所述穿戴单元的外侧,并与所述穿戴单元连接;

50、腹壁张力检测单元,所述腹壁张力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的内部,用于获取腹壁张力检测数据;

51、腹围检测单元,所述腹围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的内部,用于获取腹围数据;

52、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的侧部,用于显示腹内压;

53、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的内部,用于在腹内压达到腹内压阈值的情况下报警和/或在腹围差值达到所述腹围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报警;

54、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腹壁张力检测单元、所述腹围检测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所述报警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腹壁张力检测数据计算腹内压、传输腹内压至所述显示单元以及在腹内压达到腹内压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

5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56、位移检测单元,所述位移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获取位移数据。

57、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无创腹内压监测方法。

58、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无创腹内压监测方法。

59、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60、本发明的一种无创腹内压监测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时获取腹壁张力检测数据和腹围监测数据以判断腹内压是否正常,避免因单一检测数据出现误差导致无法对腹内压进行有效监测;对患者进行无创实时监测,可以在腹内压不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患者二次受伤;无须医护人员频繁检查患者状态,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