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应用

文档序号:35144973发布日期:2023-08-18 00:2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七叶一枝花,具体为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皮肤被覆盖于整个人体表面,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除了保护机体免受外界各种因素的伤害外,又是反应全身健康状态的一面镜子,人的皮肤由一些区组成,这些区中的三个覆盖了整个人体,即浅层区、真皮、以及深层区,表皮是一种角质化的分层的扁平上皮组织,它主要由角化细胞和其它细胞组成且黏附在基底膜上,基底膜将表皮与真皮隔开,真皮是一种结缔组织,七叶一枝花为藜芦科重楼属草本植物,其形态为一茎七叶,故名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花多作为药材用于中医方面,常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阑尾炎、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和毒虫咬伤。

2、目前关于皮肤衰老机制的研究中,代表性的解释是自由基衰老学说和氧化应激理论,即机体中自由基过量的原因导致了皮肤的衰老,自由基清除成分通常吸收效果较差,限制了其抗衰老的功效,故而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试图改善这个问题的途径,比如抗氧化成分的简单叠加组合或者外用高分子成分来暂时收紧皮肤,使得更多的自由基清除成分能被锁在皮肤中,但是由于有的成分难以吸收,无法发挥其作用,简单的叠加也无法起到成倍的效果,甚至可能抵消,而外用的大分子物质在水洗后就没有了效果,这两种方法均不能有效地解决上述的自由基清除成分吸收较差的问题,故而提出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应用,具备修复皮肤组织和祛痘等优点,解决了不能有效地解决上述的自由基清除成分吸收较差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修复皮肤组织和祛痘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应用,包括以下应用手段:

5、用于制备皮肤组织修复产品中,具有修复皮肤组织的能力,进而可以不断的促进皮肤细胞增殖和皮肤组织的再生,延缓各种现有皮肤细胞活力下降和数量减少导致的衰亡现象;

6、用于祛痘精华液的产品中,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使肌肤更加细腻润白,光滑有弹性,并有效预防痘痘粉刺的发生。

7、进一步,所述用于在制备皮肤组织修复产品中的为七叶一枝花全株醇提物。

8、进一步,所述用于与祛痘精华液的产品中的为七叶一枝花提取液。

9、进一步,所述七叶一枝花全株醇提物是以10倍体积的70%乙醇超声提取物,通过滤液旋转蒸发至干,得到的七叶一枝花提取物。

10、进一步,所述七叶一枝花提取液是以七叶一枝花粉末通过,多次煎煮、降温、离心、混合与过滤方式得到的七叶一枝花提取物。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应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七叶一枝花的应用,七叶一枝花提取物用于在制备皮肤组织修复产品中,能够显著地上调有助于皮肤细胞、组织修复的基因,同时能够显著增加表皮的厚度,使基底层上细胞排列更加紧密,角质层分化更加完善,可以提升皮肤整体活力和健康状况,具有修复皮肤组织的能力,进而可以不断的促进皮肤细胞增殖和皮肤组织的再生,延缓各种现有皮肤细胞活力下降和数量减少导致的衰亡现象。

14、2、该七叶一枝花的应用,七叶一枝花提取物用于在祛痘精华液的产品中,七叶一枝花有清热解毒和抗菌消炎的功效,适合有痘痘和经常发炎的肌肤,长期使用肌肤更加细腻润白,光滑有弹性,并有效预防痘痘粉刺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应用手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在制备皮肤组织修复产品中的为七叶一枝花全株醇提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与祛痘精华液的产品中的为七叶一枝花提取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七叶一枝花全株醇提物是以10倍体积的70%乙醇超声提取物,通过滤液旋转蒸发至干,得到的七叶一枝花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七叶一枝花提取液是以七叶一枝花粉末通过,多次煎煮、降温、离心、混合与过滤方式得到的七叶一枝花提取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七叶一枝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应用,包括以下应用手段:用于制备皮肤组织修复产品中,具有修复皮肤组织的能力,进而可以不断的促进皮肤细胞增殖和皮肤组织的再生,延缓各种现有皮肤细胞活力下降和数量减少导致的衰亡现象。该七叶一枝花的应用七叶一枝花提取物用于在制备皮肤组织修复产品中,能够显著地上调有助于皮肤细胞、组织修复的基因,同时能够显著增加表皮的厚度,使基底层上细胞排列更加紧密,角质层分化更加完善,可以提升皮肤整体活力和健康状况,具有修复皮肤组织的能力,进而可以不断的促进皮肤细胞增殖和皮肤组织的再生,延缓各种现有皮肤细胞活力下降和数量减少导致的衰亡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张坤,杨雨晗,王静依,朱旺龙,唐华隆,文杰,韩正羽,李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