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3735发布日期:2023-10-06 04:1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


背景技术:

1、低压缺氧是高原特殊环境影响人体的主要因素。急进高原的人员易在低压缺氧的作用下发生急性高原病(acutehighaltitudedisease,ahad),发病率约为10%~90%。ahad分为轻型和重型两大类,轻型ahad又称为急性高原反应或急性高山病(acutemountainsickness,ams)。作为重型ahad之一,未经治疗的高原肺水肿(highaltitudepulmonaryedema,hape)患者死亡率高达44%。同时高原驻训官兵睡眠障碍(sleep.disorders,sd)发生率高达67.9%,不仅引起心理效能及体育活动能力下降,还会导致神经、呼吸等多个系统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同时,认知障碍(cognitiveimpairment,ci)常与sd并存,其破坏性强,直接影响军队战斗力。

2、氧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取决于其在大气中的分压,并非由其在大气中所占体积百分比决定,因此,通过提高氧分压可从根本上减轻甚至解决高原低压缺氧对机体的影响。针对高原低压缺氧的特点,围绕增氧和增压的技术手段研制相应的高原特需卫生装备,以用于预防ahad、改善睡眠或对患者进行现场急救和辅助医疗后送是一研究热点。

3、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已经装备全军并被进驻高原部队广泛使用。它采用小型空气压缩机,利用风扇压缩空气,通过面罩局部加压的方式增大空气体积分数,从而增加氧气体积分数,达到提高血氧饱和度的目的,但与对其使用效果的报道并不一致。有研究显示,高原增氧呼吸器可改善心脏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能够有效地改善高原习服过程。然而另外的研究结果则显示,在海拔高度超过3992m时,单兵高原呼吸器不但不能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反而使受试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提示其对高原缺氧无明显改善作用,更不能作为睡眠改善装备。

4、高原驻军常用的有高原加压舱(袋),采用三层结构。内层为气密层,用无毒橡胶以强力枯合剂粘接而成,开口处设有密封拉链。中层为限制层,用国产高强度低伸长化学纤维织物缝制,高原加压舱(袋)连接空压机增加内部压力,进舱(袋)人员以卧姿在舱(袋)内接受高于大气压环境下吸氧治疗训练。

5、高原加压舱(袋)内部为不透光的密闭空间,舱(袋)内外人员无法信息相互交流,不能观察到内部人员的生命体征、清醒状态等,患者需要外部协助时难以能起到监测作用。高原加压舱(袋)的舱(袋)容所限,在黑暗的密封加压环境下,进舱(袋)人员普遍存在恐惧感、孤独感,导致心理和生理紧张不适,引起惶恐和焦虑,增加耗氧量,严重影响治疗和训练效果。

6、针对高原部队官兵所处海拔高、气压低、氧分压低、温差大、机动性强等特点,有效地改善官兵睡眠质量,最大限度地预防高原病的发生,设计了一种增压、提高氧供、灵活强的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提高氧供、灵活强的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以改善官兵睡眠质量,最大限度地预防高原病的发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包括密封舱和移动式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通过设置在其上端面的多组避震脚连接所述密封舱,所述密封舱包括担架和舱体,所述舱体前后两端设置有舱门帘,所述舱门帘通过气密拉链连接所述舱体,所述密封舱左右两侧以及舱门帘表面均设置有成对的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连接有橡胶手套,所述舱体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电磁阀和泄压电磁阀,所述舱体表面设置有电气分配器,所述电气分配器的内端口电性连接所述进气电磁阀和所述泄压电磁阀,所述电气分配器的内端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进气电磁阀,所述舱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电气分配器的内端口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和照明系统,所述舱体内底部固定有两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多组滚轮,所述担架底部两侧设有外凸的肋条,所述肋条嵌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滚轮滚动摩擦,所述升降架一端设置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部设置有电源装置、单片机和加压装置,所述设备箱外顶部设置有报警灯和触摸显示屏,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电源装置、加压装置、报警灯、触摸显示屏以及电气分配器的外端口,所述加压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气分配器的外端口。

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舱体通过设置在内部的多组拱形的支撑杆形成拱形结构,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纵向的铝合金杆,所述舱体外壁为透明的tpu膜。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左右两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凹槽的定位孔,所述肋条设置有正对所述定位孔的销孔,所述担架通过穿过所述定位孔和所述销孔的销钉与舱体相固定。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担架上设置有多组束缚带。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架包括底架和搁置架,所述搁置架通过剪式支撑臂连接所述搁置架,所述剪式支撑臂底部右端与所述底架铰接,所述剪式支撑臂底左端与所述底架滑动连接,所述剪式支撑臂顶部右端与所述搁置架铰接,所述剪式支撑臂顶部左端与所述搁置架滑动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搁置架中间旋转安装有一纵向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一端连接有摇柄,所述剪式支撑臂顶部左端设一横杆,所述横杆中部设置有螺母座,所述丝杆穿过所述螺母座,所述丝杆螺母固定至所述螺母座,所述搁置架内壁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横杆两端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嵌入所述滑槽。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搁置架上端面设置连通滑槽的锥形口,所述锥形口处固定有挡块。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避震脚包括安装座和弹簧,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舱体底部,所述安装座底部设置有螺纹柱,所述搁置架设置有通孔,所述螺纹柱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所述弹簧外套于所述螺纹柱,所述弹簧抵在所述搁置架)与所述安装座之间。

1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在高原低压缺氧状态下可通过加压装置将舱内压力和氧气增高至所需的设置值,舱体预留有电气分配器,可单独接入氧气发生装置,在高压增氧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接入需要浓度的氧气进行氧疗;

13、2、舱体外壁可视透明,整体通透,进入睡眠舱可以和正常睡眠一样没有压抑感,同时可以对内部人员进行观察,可及早排除突发状态;

14、3、舱体留有操作窗口,如果是紧急状态,在睡眠舱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通过橡胶手套可对里面的病员进行一些操简单护理;

15、4、睡眠治疗舱上配备担架结构,平时睡眠或治疗当做床来使用,如果是患者急性高原病发作或需要积极治疗时解决了快速运转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舱(1)和移动式的升降架(3),所述升降架(3)通过设置在其上端面的多组避震脚(2)连接所述密封舱(1),所述密封舱(1)包括担架(16)和舱体,所述舱体前后两端设置有舱门帘(11),所述舱门帘(11)通过气密拉链(111)连接所述舱体,所述密封舱(1)左右两侧以及舱门帘(11)表面均设置有成对的操作窗口(12),所述操作窗口(12)连接有橡胶手套,所述舱体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电磁阀(13)和泄压电磁阀(14),所述舱体表面设置有电气分配器,所述电气分配器的内端口电性连接所述进气电磁阀(13)和所述泄压电磁阀(14),所述电气分配器的内端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进气电磁阀(13),所述舱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电气分配器的内端口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和照明系统,所述舱体内底部固定有两组连接座(17),所述连接座(17)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多组滚轮,所述担架(16)底部两侧设有外凸的肋条(162),所述肋条(162)嵌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滚轮滚动摩擦,所述升降架(3)一端设置有设备箱(4),所述设备箱(4)内部设置有电源装置、单片机和加压装置,所述设备箱(4)外顶部设置有报警灯(41)和触摸显示屏(42),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电源装置、加压装置、报警灯(41)、触摸显示屏(42)以及电气分配器的外端口,所述加压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气分配器的外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通过设置在内部的多组拱形的支撑杆(15)形成拱形结构,所述支撑杆(15)之间连接有纵向的铝合金杆(151),所述舱体外壁为透明的tpu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7)左右两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凹槽的定位孔(171),所述肋条(162)设置有正对所述定位孔(171)的销孔(1621),所述担架(16)通过穿过所述定位孔(171)和所述销孔(1621)的销钉与舱体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16)上设置有多组束缚带(1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3)包括底架(31)和搁置架(33),所述搁置架(33)通过剪式支撑臂(32)连接所述搁置架(33),所述剪式支撑臂(32)底部右端与所述底架(31)铰接,所述剪式支撑臂(32)底左端与所述底架(31)滑动连接,所述剪式支撑臂(32)顶部右端与所述搁置架(33)铰接,所述剪式支撑臂(32)顶部左端与所述搁置架(3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架(33)中间旋转安装有一纵向的丝杆(331),所述丝杆(331)上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331)一端连接有摇柄,所述剪式支撑臂(32)顶部左端设一横杆,所述横杆中部设置有螺母座(332),所述丝杆(331)穿过所述螺母座(332),所述丝杆螺母固定至所述螺母座(332),所述搁置架(33)内壁两侧开设有滑槽(333),所述横杆两端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嵌入所述滑槽(3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架(33)上端面设置连通滑槽(333)的锥形口(3331),所述锥形口(3331)处固定有挡块(33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脚(2)包括安装座(21)和弹簧(23),所述安装座(21)固定在所述舱体底部,所述安装座(21)底部设置有螺纹柱,所述搁置架(33)设置有通孔,所述螺纹柱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所述弹簧(23)外套于所述螺纹柱,所述弹簧(23)抵在所述搁置架(33)与所述安装座(21)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原加压增氧睡眠治疗舱,包括密封舱和升降架,升降架通过设置在其上端面的多组避震脚连接密封舱,密封舱包括担架和舱体,舱体前后两端设置有舱门帘,舱门帘通过气密拉链连接舱体,密封舱左右两侧以及舱门帘表面均设置有成对的操作窗口,操作窗口连接有橡胶手套,升降架一端设置有设备箱,设备箱内部设置有电源装置、单片机和加压装置。舱体外壁可视透明,整体通透,进入睡眠舱可以和正常睡眠一样没有压抑感,同时可以对内部人员进行观察,可及早排除突发状态;睡眠治疗舱上配备担架结构,平时睡眠或治疗当做床来使用,如果是患者急性高原病发作或需要积极治疗时解决了快速转移运转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承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承奇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