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克多因或其衍生物在预防和/或减轻口腔炎症中的用途及实现该用途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33766发布日期:2023-10-06 04:1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依克多因或其衍生物在预防和/或减轻口腔炎症中的用途及实现该用途的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口腔护理,尤其涉及依克多因或其衍生物在预防和/或减轻口腔炎症中的用途及实现该用途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口腔致病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口腔炎症与一些皮肤炎症的致病机理和对应的处理方式均存在较大差异。在致病性上,由于口腔粘膜与皮肤相比,存在缺少颗粒层和角质层、细胞角化不全、细胞间连接不紧密等组织学上的差异,导致口腔微生物极易损伤口腔组织甚至进入人体体液体统,诱发诸多口腔问题。而皮肤炎症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过敏、遗传因素、uv、刺激性化学物质等。在处理方式上,通过抑制由口腔致病菌产生的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可以有效减轻口腔炎症。而皮肤炎症与口腔致病菌产生的脂多糖无关,通过以上对口腔炎症的处理方式并不会必然减轻皮肤炎症,反之亦然。因此,口腔炎症与皮肤炎症是完全不同的炎症。

2、并且引起炎症的不同菌种所产生的lps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牙龈卟啉单胞菌lps与大肠杆菌lps在结构和各种生物学功能上都有所不同(bainbridge et al.,2002;zhang et al.,2008);又如,牙龈卟啉单胞菌lps可以同时通过tlr2和tlr4诱导的lbp表达,而大肠杆菌lps只能通过tlr4诱导lbp表达(ding et al.,2012);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两种lps对人牙髓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也截然不同(mojtahedi et al.,2022),并最终导致其引发宿主反应的差异性。已有多项研究证实,牙龈卟啉单胞菌产生的脂多糖(pg.lps)是细菌外膜的主要致病成分。pg.lps可直接作用于牙周组织细胞,刺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效应细胞,诱发炎症反应进而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因此,减轻pg.lps诱导产生的炎症至关重要。可见,减轻或抑制大肠杆菌lps引起的炎症并不必然能减轻或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lps引起的炎症,反之亦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通过研究发现,依克多因或其衍生物能够预防和/或减轻口腔炎症,特别是由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引起的口腔炎症,从而完成了本申请。

2、本申请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3、1.依克多因或其衍生物用于预防和/或减轻口腔炎症的用途。

4、2.根据项1所述的用途,所述口腔炎症为由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引起的口腔炎症。

5、3.根据项1或2所述的用途,所述口腔炎症为由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引起的牙龈炎。

6、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所述依克多因衍生物包括羟基依克多因、依克多因钠盐或依克多因钾盐。

7、5.一种预防和/或减轻口腔炎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口腔中施用依克多因和/或其衍生物。

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口腔炎症为由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引起的口腔炎症。

9、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所述口腔炎症为由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引起的牙龈炎。

10、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依克多因衍生物包括羟基依克多因、依克多因钠盐或依克多因钾盐。

11、发明效果

12、依克多因或其衍生物能够预防和/或减轻口腔炎症,特别是由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引起的口腔炎症,这为新型口腔护理产品的开发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技术特征:

1.依克多因或其衍生物用于预防和/或减轻口腔炎症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所述口腔炎症为由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引起的口腔炎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所述口腔炎症为由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引起的牙龈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所述依克多因衍生物包括羟基依克多因、依克多因钠盐或依克多因钾盐。

5.一种预防和/或减轻口腔炎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口腔中施用依克多因和/或其衍生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口腔炎症为由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引起的口腔炎症。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所述口腔炎症为由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引起的牙龈炎。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依克多因衍生物包括羟基依克多因、依克多因钠盐或依克多因钾盐。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依克多因或其衍生物用于预防和/或减轻口腔炎症的用途以及实现该用途的方法。依克多因或其衍生物能够降低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引起的口腔炎症,这为新型口腔护理产品的开发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童跃林,吴越,温亮亮,曲文杰,邹松岩,戴丽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