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泌体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25945发布日期:2023-11-04 17:0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泌体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干细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泌体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1、外泌体是指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膜泡(30-150nm),现今,其特指直径在40-100nm的盘状囊泡。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所有培养的细胞类型均可分泌外泌体,且外泌体天然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和乳汁中。有关他们分泌和摄取及其组成、"运载物"和相应功能的精确分子机制刚刚开始研究。外泌体目前被视为特异性分泌的膜泡,参与细胞间通讯。

2、外泌体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一类外泌体中常见的细胞质蛋白是rabs蛋白,是鸟苷酸三磷酸酶(gtpases,)家族的一种。它可以调节外泌体膜与受体细胞的融合,有文献报道称rab4,rab5和rab11主要出现在早期以及回收的核内体中,rab7和rab9主要出现在晚期的核内体。现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外泌体中含有40种rab蛋白。除了rab蛋白,外泌体中富含具有外泌体膜交换以及融合作用的膜联蛋白(包括膜联蛋白1、2、4、5、6、7、11等)。外泌体膜上富含参与外泌体运输的四跨膜蛋白家族(cd63,cd81和cd9)、热休克蛋白家族(hsp60,hsp70,hspa5,cct2和hsp90)以及一些细胞特异性的蛋白包括a33(结肠上皮细胞来源)、mhc-ⅱ(抗原提呈细胞来源)、cd86(抗原提呈细胞来源)以及乳凝集素(不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其它一些外泌体中的蛋白包括多种的代谢类的酶(gapdh,烯醇化酶1,醛缩酶1,pkm2,pgk1,pdia3,gstp1,dpp4,ahcy,tpl1,抗氧化蛋白,p4hb,ldh,亲环素a,fasn,mdh1和cnp)、核糖体蛋白(rps3)、信号转导因子(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因子,arf1,cdc42,人类红细胞膜整合蛋白,slc9a3r1)、粘附因子(mfge8、整合素)、细胞骨架蛋白以及泛素等。

3、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所有培养的细胞类型均可分泌外泌体,且外泌体天然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和乳汁中。但不同种类的细胞产生的外泌体具有不同的功能,如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能够促进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能够进行免疫调节,外泌体的功能主要由其母细胞决定。

4、干细胞作为万能细胞,其在延缓衰老、调节机体免疫、修复受损组织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而这些功能的发挥主要是由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旁分泌)完成的,因此,干细胞外泌体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

5、虽然培养的细胞均能产生外泌体,但通过普通培养细胞的方式产生的外泌体数量有限,且不能使不同批次间的外泌体质量稳定可控,不利于开发为产品。此外,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把外泌体分泌到培养基上清液中,但上清液中除了外泌体,还有其他杂质。传统纯化方式是通过梯度离心或者peg沉淀法来获得较纯的外泌体,但这些方法要么对纯化的体积有要求,要么会引入有害的杂质,均不利于外泌体产品的规模化开发。最后,由于外泌体是杯状囊泡结构,自身比较脆弱,需要冷冻保存,这使其在储存,运输及应用方面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需要研究一种能保证外泌体活性和稳定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泌体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提高外泌体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活性和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3、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泌体冻干粉,包括外泌体、甘露醇、谷氨酸钠、山梨醇、甘氨酸和人血清白蛋白。

4、优选地,所述外泌体、甘露醇、谷氨酸钠、山梨醇、甘氨酸和人血清白蛋白的体积质量比为2:0.01-1:0.01-0.1:0.5-5:0.01-0.5:0.01-0.5(ml:g:g:g:g:g)。

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泌体、甘露醇、谷氨酸钠、山梨醇、甘氨酸和人血清白蛋白的体积质量比为2:0.1-0.3:0.03-0.07:1-3:0.05-0.2:0.05-0.2(ml:g:g:g:g:g)。

6、最优选地,所述外泌体、甘露醇、谷氨酸钠、山梨醇、甘氨酸和人血清白蛋白的体积质量比为2:0.2:0.05:2:0.1:0.1(ml:g:g:g:g:g)。

7、优选地,所述外泌体为干细胞外泌体。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泌体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9、优选地,所述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细胞复苏;

11、(2)扩增培养;

12、(3)发酵罐培养;

13、(4)收集上清液;

14、(5)外泌体纯化。

15、进一步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细胞复苏的条件为37±2℃恒温复苏,复苏时间不超过3min。

16、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扩增培养的条件为温度37±1℃、co2浓度5±0.5%。

17、进一步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发酵培养的参数为ph:7.20±0.05,温度:37℃,do(溶氧浓度):40.0±20.0%,转速:40±2rpm。

18、进一步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纯化为依次进行梯度过滤纯化、超滤浓缩、溶液置换和过滤除菌。

19、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梯度过滤纯化用囊式滤器进行,优选为1.5+0.8μm囊式滤器。

20、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超滤浓缩使用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更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为300kd,所述浓缩的倍数为5-20倍,进一步优选为10倍。

21、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溶液置换使用pbs(磷酸缓冲盐溶液)进行。所述pbs添加体积为浓缩液的2-8倍,进一步优选为4倍。

22、所述溶液置换进行3-5次,进一步优选为4次。

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除菌使用除菌滤器进行,优选为孔径为0.45+0.22μm除菌滤器。

24、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25、(1)梯度过滤纯化

26、用1.5+0.8μm囊式滤器进行纯化:用pbs进行过滤器的润洗,后进行上清收获液的过滤,压力不超过0.1mpa。最后使用适量pbs冲洗过滤器并将冲洗液与干细胞上清收获液的滤后液一起混合收集。

27、(2)超滤浓缩

28、用300kd中空纤维超滤膜将过滤好的上清液进行超滤浓缩,浓缩8-12倍。

29、(3)溶液置换

30、添加pbs与浓缩液混合均匀,pbs添加体积为浓缩液的4倍,混合均匀后继续使用中空纤维超滤膜浓缩至浓缩液的体积,此过程重复进行4次。

31、(4)过滤除菌

32、使用0.45+0.22μm除菌滤器对外泌体进行过滤,滤液收集至无菌容器中,用nta测定得到的外泌体浓度。根据测定结果,在生物安全柜内,用无菌pbs稀释至1.0×1010particles/ml,并分装至无菌试剂管,放置-20℃以下储存备用。

3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1)细胞复苏

35、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37±1℃恒温复苏,复苏时间不得超过3min。

36、(2)扩增培养

37、按照每个细胞培养器接种细胞数量为4.0~8.5×107个,体积为800~1000ml,将细胞接种至细胞培养器中,拧紧容器盖子后,颠倒摇晃培养器使细胞悬液分布均匀并铺满层底面,放入37±1℃、5±0.5% co2培养箱中培养。

38、(3)发酵罐培养

39、将扩增培养得到的细胞种子加入到罐子中,细胞总数在3~5×108个,按照ph:7.20±0.05,温度:37℃,do:40.0±20.0%,转速(rpm):40±2的培养参数进行发酵培养。

40、(4)收集外泌体

41、发酵罐停止搅拌,待载体静置沉底,将罐内的上清液排出并收集。

42、(5)外泌体纯化。

43、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外泌体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将配方用量的外泌体、甘露醇、谷氨酸钠、山梨醇、甘氨酸、人血清白蛋白,和水混匀,后经过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

45、优选地,所述冷冻干燥的程序为:

46、

47、

4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冷冻干燥的程序为:

49、

50、。

51、最后,本发明提供上述外泌体冻干粉在制备促进创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5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53、(1)本发明的外泌体制备方法在发酵罐中进行、纯化方法依次经过梯度过滤纯化、超滤浓缩、溶液置换和过滤除菌,以上方法均可规模化进行,且获得的冻干粉活性高、纯度高,不但解决了外泌体规模化生产、纯化问题,还提高外泌体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活性和稳定性。

54、(2)具体来看,本发明的冻干粉配方针对所用的外泌体进行了改进,通过选择甘露醇、谷氨酸钠、山梨醇、甘氨酸、人血清白蛋白作为冻干辅助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冻干粉的储存稳定性和活性,以上组合材料中的任一成分均缺一不可。

55、(3)本发明进一步对冻干粉配方的组成比例进行了优化,最终得到外泌体、甘露醇、谷氨酸钠、山梨醇、甘氨酸和人血清白蛋白的体积质量比为2:0.01-1:0.01-0.1:0.5-5:0.01-0.5:0.01-0.5(ml:g:g:g:g:g)这一配比下,尤其是外泌体、甘露醇、谷氨酸钠、山梨醇、甘氨酸和人血清白蛋白的体积质量比为2:0.2:0.05:2:0.1:0.1(ml:g:g:g:g:g)这一配比下,可以获得更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活性。

56、(4)本发明的冻干粉配方需要配合一定的冻干程序,本发明采取梯度升温、降温、再升温的方法,利用二次降温过程中水分的形态变化,避免冻干粉结构坍缩,提高冻干粉稳定性和活性。进一步地,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该冻干过程中的最适宜温度和时间,该条件下获得的冻干粉具有更高的储存稳定性和活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