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35529952发布日期:2023-09-21 08:2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具体涉及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1、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在过去十年中,uc在全球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患病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已经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有效治疗uc给临床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2、目前用于治疗uc的常规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氨基水杨酸类、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等。然而,这几种药物除治疗作用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尚未达到预期,难以有效缓解病情,容易造成病情的复发。

3、故现需要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好的药品,来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有效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药物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按重量份,包括:五味子酯甲0.03份、去离子水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份、甘油6-7份。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五味子酯甲的hplc纯度大于等于98%。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药剂的剂型为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或注射剂中的任意一种。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缓释剂、赋形剂、填充剂、黏合剂、崩解剂、湿润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以及辅剂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7、其中,所述缓释剂包括水;

8、所述填充剂包括淀粉、蔗糖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9、所述黏合剂包括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0、所述湿润剂包括甘油;

11、所述崩解剂包括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2、所述吸收促进剂包括季铵化合物;

13、所述润滑剂包括滑石粉、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以及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4、所述辅剂包括甜味剂、香味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加热研磨,混合均匀,得到0.5%羧甲基纤维素溶液;

17、将五味子酯甲加入至甘油中,研磨成细腻糊状,得到分散液;

18、将所述分散液移入至所述0.5%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超声分散10min,溶解后得到成品。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的应用,包括所述药剂在防治溃疡性结肠炎上的应用。

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能够有效治疗和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并有效缓解由于炎症带来的体重降低、腹泻和便血等情况,恢复结肠长度、缓解脾脏肿大,降低炎症副作用。

22、2、本发明能够有效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保护炎症损伤的肠道,有效修复肠屏障功能破坏,降低组织病理结构损伤。

23、3、本发明通过减弱结肠中和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系统紊乱,并能够降低组织和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24、4、本发明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有效应用于调节肠道健康,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其特征在于,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按重量份,包括五味子酯甲0.03份、去离子水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份、甘油6‑7份;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加热研磨,混合均匀,得到0.5%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将五味子酯甲加入至甘油中,研磨成细腻糊状,得到分散液;将所述分散液移入至所述0.5%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超声分散10min,溶解后得到成品;以及公开了所述药剂在预防溃疡性结肠炎上的应用。发明实现了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的提高以及对其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包括体重降低腹泻和便血等情况,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和促进菌群恢复,进一步保护粘膜屏障和修复结肠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濮之晨,王晓虎,谢海棠,沈朝壮,王文慧,汪兴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