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屑止痒生发中药洗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2110发布日期:2023-12-05 22:5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洗发剂,具体涉及一种去屑止痒生发中药洗剂。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不良饮食的饮食习惯,伴随我们的非健康、亚健康也与日俱增,中国的脱发患者越来越多。脱发的主要症状是头发油腻,如同擦油一样,亦有焦枯发蓬,缺乏光泽,有淡黄色鳞屑固着难脱,或灰白色鳞屑飞扬,自觉瘙痒若是男性脱发,主要是前头与头顶部,前额的发际与鬓角往上移,前头与顶部的头发稀疏,变黄,变软,终使额顶部一片光秃或有些茸毛;女性脱发在头顶部,头发变成稀疏,但不会完全成片的脱落。

2、目前虽然有很多去屑生发的洗发水,但是其治标不治本,不能调理人体内分泌,天天使用才能达到去屑效果,一停用马上复发,且生发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屑止痒生发中药洗剂,以解决现有生发剂去屑效果不好、生发效果差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去屑止痒生发中药洗剂,包括:按重量份计,薄荷300~500份、艾叶180~250份、菊花180~250份、防风180~250份、藁本180~250份、甘松180~250份、蔓荆子180~250份、藿香180~250份、苦参180~250份、苍术180~250份、白芷180~250份、地肤子180~250份、白鲜皮180~250份、百部180~250份、黄柏180~250份、皂角刺180~250份、刺蒺藜180~250份、侧柏叶180~250份、制首乌180~250份、羌活180~250份、当归180~250份、白芍180~250份、木瓜180~250份、女贞子180~250份、川穹180~250份、桔梗180~250份、黄芪180~250份。

4、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去屑止痒生发中药洗剂,包括:按重量份计,薄荷380~420份、艾叶180~210份、菊花180~210份、防风180~210份、藁本180~210份、甘松180~210份、蔓荆子180~210份、藿香180~210份、苦参180~210份、苍术180~210份、白芷180~210份、地肤子180~210份、白鲜皮180~210份、百部180~210份、黄柏180~210份、皂角刺180~210份、刺蒺藜180~210份、侧柏叶180~210份、制首乌180~210份、羌活180~210份、当归180~210份、白芍180~210份、木瓜180~210份、女贞子180~210份、川穹180~210份、桔梗180~210份、黄芪180~210份。

5、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去屑止痒生发中药洗剂,包括:按重量份计,薄荷400份、艾叶200份、菊花200份、防风200份、藁本200份、甘松200份、蔓荆子200份、藿香200份、苦参200份、苍术200份、白芷200份、地肤子200份、白鲜皮200份、百部200份、黄柏200份、皂角刺200份、刺蒺藜200份、侧柏叶200份、制首乌200份、羌活200份、当归200份、白芍200份、木瓜200份、女贞子200份、川穹200份、桔梗200份、黄芪200份。

6、上述的去屑止痒生发中药洗剂的使用方法:

7、步骤一:将上述重量份的薄荷、艾叶、菊花、防风、藁本、甘松、蔓荆子、藿香、苦参、苍术、白芷、地肤子、白鲜皮、百部、黄柏、皂角刺、刺蒺藜、侧柏叶、制首乌、羌活、当归、白芍、木瓜、女贞子、川穹、桔梗、黄芪研磨成粉混合均匀,然后装入网袋内,每袋40g。

8、步骤二:将一包药粉放入水壶中加1000ml水煮沸后放凉,连续三次,然后倒入盆中,并向其中加入白醋3-5滴。

9、步骤三:用梳子或指尖敲打头皮80-150次,使得头皮充血,然后再将头发泡入水中多次揉搓,并按摩头皮。

10、步骤四:每日一次坚持洗发。

11、本发明中中药的药性如下:

12、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功用主治:有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的功能;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红肿疼痛,皮肤瘙痒,麻疹透发不畅,口舌生疮,牙痛,荨麻疹;

13、艾叶: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14、菊花: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15、防风: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肝、脾经,功用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16、藁本:味辛,性温;归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痹痛;

17、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院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肿;

18、蔓荆子: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归经:归胃、膀胱、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主治: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19、藿香:性微温,味辛;归肺经、脾经、胃经;功效与作用:快气、和中、辟秽、祛湿,属理气药;

20、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21、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功用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22、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可作香料调味品,有去腥增香的作用;

23、地肤子:味辛、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24、白鲜皮:性寒,味苦;归脾经、胃经以及膀胱经;功能主治: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止痒的作用;可以治疗湿热疮毒、肌肤溃烂、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等,可以煎汤内服,或者煮水外洗;还可以治疗湿热蕴蒸导致的黄疸、尿赤以及风湿热痹、关节红热肿痛等;

25、百部:性微温,味甘、苦;归肺经;功能与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26、黄柏:味苦,性寒,归肾经;膀胱;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外用治火烫伤、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

27、皂刺(皂角刺):味辛;性温,归肝、肺经,功用主治: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功能;治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28、刺蒺藜:味苦、辛、性平,具有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等症;

29、侧柏叶:味甘、涩;性微寒;入肺、肝;大肠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风湿、散肿毒;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下血、崩漏不止、痹痛、丹毒、烫伤;《药品化义》载:“带涩敛血,专清上部逆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侧柏叶含有槲皮素和鞣质,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醇提物可有效抗炎,此外还有镇咳、祛痰等功效;

30、何首乌:性味甘、苦、涩,微温,归肝、心、肾经;泡制后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生用可以通便,解毒;临床中常用于肝肾两虚,精血不足导致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滑精及须发早白等;也可以用于疟疾,久发不止,气血亏虚之症;同时常常用于体虚的人,以及老人的大便秘结;另外也可以用于疮痈,皮肤搔痒等疾病;

31、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32、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主要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33、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34、木瓜:味酸,温;归肝、脾;功能主治: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

35、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36、川穹: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37、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功用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38、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能主治:补气生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旧泄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通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39、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0、本发明的去屑止痒生发中药洗剂中薄荷、艾叶、菊花、防风为君药,祛风除湿,调理内分泌;藁本、甘松、蔓荆子、藿香、苦参、苍术、白芷、地肤子、白鲜皮为臣药止痒控油防脱发,皂角刺、侧柏叶、制首乌、当归、白芍、女贞子、川穹为佐药,补肝益肾,增强人体肾功能,再结合使药载药上行、杀虫祛湿,到到止痒去屑、防脱发的功效,同时生发效果明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