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液体注射系统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35831286发布日期:2023-10-25 06:0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量液体注射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微量液体注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黄斑下出血(smh)是一种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pcv)、视网膜动脉微动脉瘤(ram)、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和创伤性视网膜病变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之间的血液积聚会对视网膜造成严重损害,这在没有早期干预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因此,smh越来越受到眼底病眼科医生的关注。

2、许多研究已经对玻璃体内或视网膜下注射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smh进行了评估。视网膜下注射rt-pa联合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pv)和玻璃体腔填塞术置换smh显示出良好的预后,并已成为治疗smh患者的标准疗法。手术医生在厚度不足1mm的视网膜上进针,将治疗药物精准、匀速、无气泡的注射进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细胞之间,是rt-pa注射治疗smh获得成功的关键步骤。

3、临床所用的用于视网膜下药物注射的注射装置是一种微量仪器,其刻度细微、精准。注射装置可连接至眼科治疗系统—玻璃体切割及超声乳化一体机(文中简称玻切机)的气体源,该气体源由眼科医生通过玻切机的脚踏板控制打开或关闭,通过向注射装置内通入气体,以使气体推动注射装置内的活塞,向患者的眼部注射药物。

4、本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5、(1)眼科医生在执行药物注射时,双手用于保持注射装置的针筒且需集中精力瞄准注射部位,眼科医生利用脚踏板控制玻切机的气体源的打开/关闭,操作如下:眼科医生集中精力瞄准注射部位,踩踏脚踏板,向患者眼部注射药物,停止踩踏脚踏板,转移视线观察注射器内药物的量,未达到注射量后集中精力瞄准注射部位继续踩踏脚踏板,直至药物注射量达到注射的需求;

6、(2)注射装置包括注射针头和用于容纳药物的针筒,针筒上设置有刻度标记,利用注射器从患者玻璃体入路将药物推入至视网膜下,在注射药物时,有时会出现有气泡注入的情况,且眼部的排泡过程又相当困难;比如,在硅油注入模式下将注射器活塞推到注射器头端这个阶段,由于注射器活塞是橡胶材质,当松开脚踏的瞬间,压力释放,活塞将会挤压和回弹,同时产生一个导致药液回吸到针筒内的真空区,增加气泡产生的风险。

7、(3)注射装置内设置有活塞,活塞的移动是通过向针筒内通入气体以及抽取气体实现的,通过抽取气体将药液引入注射装置内,与抽拉注射器内推杆吸取药液相比,可控性差;在抽取药液过程中,如稍有操作不慎,注射装置前端未完全至于药液液面以下或出现注射装置前端贴壁,会造成气泡产生,需进行反复的抽吸气体进行气泡排除,而通过玻切机实现反复抽吸气体进行气泡排除,操作繁琐耗时;

8、(4)视网膜下药物注射涉及的操作过程是在暗室中完成,经常需要切换手术室内的照明系统,以便通过开灯来看清针筒上的刻度线而通过关灯以执行注射,如此重复此步骤多次,可能导致药液注入量不足或过多,易产生医疗差错或相关严重并发症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量液体注射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现有临床所用的用于视网膜下药物注射的注射装置存在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量液体注射系统,包括注射筒、活塞、连接软管、输液接头、针头以及连接件,其中,所述注射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注射筒通过所述输液接头和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针头相连接,所述注射筒通过所述连接件以用于与玻切机相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注射筒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注射筒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注射筒的一端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的通孔与所述注射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连接件且两者密封配合;或者,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部和插入部,所述插入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且两者相连接,所述插入部用以插入所述注射筒且两者密封配合。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或者,所述连接部或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挤压在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且沿所述连接件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板用以卡接在所述玻切机的接头端上。

7、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微量液体注射系统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插入所述注射筒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所述推杆可折断。

8、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折断痕线,所述折断痕线沿所述推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推杆的外表面上。

9、进一步地,所述推杆包括推杆主体部和端部,所述推杆主体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活塞和所述端部,所述推杆主体部为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端部呈薄板状。

10、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微量液体注射系统还包照明灯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照明灯设置在连接件上,所述玻切机的脚踏板上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照明灯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当所述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值大于预设压力值时,所述控制装置能控制所述照明灯不发光;当所述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值不大于预设压力值时,所述控制装置能控制所述照明灯发光。

11、一种所述的微量液体注射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注射系统准备过程,过程如下:注射筒采用抽拉推杆吸取药物;吸取完药物后,折断推杆,将注射筒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玻切机的硅油注吸接口,或者,吸取完药物后,在连接输液接头、连接软管以及针头后再折断推杆;在连接输液接头、连接软管以及针头过程中进行排气操作。

12、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操作如下:将输液接头连接在注射筒上;通过推动推杆或者玻切机的气体源打开,将从连接软管流出的药液滴针头针栓内;待针栓内承接满药液后,将针头连接在连接软管上;通过推动推杆或者玻切机的气体源打开,将注射筒内治疗药物推至合适量,并再次确认排出任何可见气泡,完成注射系统准备准备工作。

13、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4、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量液体注射系统,由于在注射筒和针头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增加了注射筒与针头之间的距离,这样在操作过程中,眼科医生集中精力瞄准注射部位,而护士可以注视观察注射器上的示数,以提醒眼科医生药物注射量;

15、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量液体注射系统,由于在注射筒和针头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护士可以通过照明装置在一侧观察注射器上的示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暗室内注射操作无法看清注射刻度的问题,并且减少了开灯-关灯的操作,提高了注射操作的安全性;

16、现有技术中,眼科医生在执行药物注射时,有时会出现有气泡注入的情况,且眼部的排泡过程又相当困难,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量液体注射系统,通过增设输液接头,单向导通并可瞬时产生正压,可尽量避免眼科医生执行药物注射时会出现有气泡注入的情况;

17、为了进一步便于观察注射筒上的示数,可增设注射筒的厚度,即注射筒的容量(1ml—50ml)是不变的,增加注射筒的厚度,即可增加注射筒外表面的直径以及表面积,可便于观察注射筒上的示数;

18、连接件与注射筒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连接方便快捷,同时螺纹连接也可以起到密封的效果,且连接件与注射筒之间螺纹连接也便于与推杆的配合;

19、针头包括两种不同规格的针头,其中一个针头的型号为38g-41g,用以眼科医生在执行药物注射时,将针头扎入患者玻璃体;其中一个针头可以为28g(当然,不限于仅为28g),用以抽取药物,当需要将药液抽到注射筒的内部时,将大规格的针头安装在注射筒上,然后通过向上拉推杆,以实现药液的抽取。当药液抽取完毕后,需要将推杆折断,以防止影响注射筒与连接件的连接。

20、一种微量液体注射系统还包照明灯,控制装置可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控制照明灯的工作状态,及时打开和关闭照明灯,以利用手术快速、高效地进行;

21、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微量液体注射系统,不仅可适用于视网膜下药物注射,可以进行新生儿液体微量注入,且使用时不限于人体,也可以是动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