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解释性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2106发布日期:2023-12-10 12:1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基于可解释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学影像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解释性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医疗技术与医疗设备的发展,特别是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在临床诊断,治疗和术后检查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面对ct影像资料的诊断,医生长期工作极易疲劳,容易出错,出现误诊。

2、如何有效地避免医务人员由于环境及自身原因造成的ct影像诊断报告结果的数据遗漏或误诊,解决ct影像诊断报告结果的质控以及可解释性问题成为当今医疗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解释性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地避免医务人员由于环境及自身原因造成的ct影像诊断报告结果的数据遗漏或误诊,无法解决ct影像诊断报告结果的质控以及可解释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可解释性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人机交互设备,

3、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ct影像诊断结果的文本报告,所述文本报告包括ct影像,并将所述文本报告输入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4、所述人机交互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所述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控制指令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显示设备接收并显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输出的最终诊断结果;

5、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文本报告获取相应的所述最终诊断结果,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6、对所述文本报告进行预处理,得到不同类别、不同属性的ct影像诊断结果样本特征信息数据库,以此建立ct影像第一诊断结果和对应的第一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

7、按照ct影像临床诊断医学标准对所述文本报告进行预处理,得到ct影像检查结果的特征信息和数据以及对应的临床疾病和风险关系图,并进行分类,建立包括所述临床疾病和风险关系图的ct影像第二诊断结果和对应的第二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

8、基于损失函数,对所述第一诊断结果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二诊断结果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进行计算,得到二者的差值;

9、基于所述差值,建立预设质控模型,利用所述预设质控模型得到第三诊断结果和其对应的第三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

10、根据专家经验数据库,对错误的诊断结果和未得出诊断结论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第四诊断结果,并将正确的所述第三诊断结果和所述第四诊断结果作为所述最终诊断结果输出,实现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的目标。

11、可选地,所述基于损失函数,对所述第一诊断结果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二诊断结果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进行计算,得到二者的差值,包括:

12、利用最小化损失函数的算法,即梯度下降法,得到所述差值,具体包括:

13、首先,定义一个代价函数,在此选用均方误差代价函数:

14、其中,

15、θ:表示需要求解的待定系数,x(i):表示第i行所有的x,hθ(x(i)):表示第i行所有的x乘以θ后的取值,即hθ(x(i))=θ0+θ1nx1n+θ2nx2n+…+θinxin,表示根据假设的模型计算的y,y(i):表示第i行对应的真实的y值,j(θ):表示关于θ的令方差最小的函数,m是数据集中点的个数,1/2是一个常量,y是数据集中每个点的真实y坐标的值,h是预测函数,根据每一个输入x,根据θ计算得到预测的y值,即:

16、可选地,还包括:

17、分别对所述代价函数的两个变量进行微分:

18、

19、具体包括:当为θ0时,即:

20、除θ0外,即:

21、其中,除了θixi项,其余项均为无关项。

22、可选地,所述预测函数的形式为:

23、

24、所述预测函数有两个变量,为了对这个公式进行矩阵化,给每一个点x增加一维,这一维的值固定为1,这一维乘到θ0上,具体包括:

25、

26、然后将所述代价函数和梯度转化为矩阵向量相乘的形式:

27、

28、

29、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差值,建立预设质控模型,利用所述预设质控模型得到第三诊断结果和其对应的第三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包括:

30、根据所述差值与预设门限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目标诊断结果信息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三诊断结果和其对应的所述第三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并将校正后的所述预设质控模型生成的所述第三诊断结果和其对应的所述第三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指标作为目标质控指标。

3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可解释性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设备,包括: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箱体、匹配安装在所述质控箱体上的智能控制单元、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装置、临床诊断标准单元、专家诊断单元、疾病与疾病风险数据库、显示屏和无线传输单元;其中

32、所述智能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诊断系统的开关以及所述控制诊断系统有秩序的工作;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装置、临床诊断标准单元、专家诊断单元、疾病与疾病风险数据库、显示屏和无线传输单元电连接;所述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装置用于将ct影像诊断结果放置平台上,获取用户ct影像诊断结果,并将获取的所述ct影像诊断结果传输给所述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同时将所述ct影像诊断结果数据传输给所述临床诊断标准单元、疾病与疾病风险数据库以及专家诊断单元,进行诊断结果的智能质控与分析;所述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信号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疾病与疾病风险数据库、临床诊断标准单元、专家诊断单元和显示屏;所述专家诊断单元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单元、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装置、临床诊断标准单元、疾病与疾病风险数据库、显示屏及无线传输单元电连接;所述临床诊断标准单元、疾病与疾病风险数据库用于储存临床病历案例以及对应症状所对应的ct影像诊断结果标准信息和资料;所述临床诊断标准单元、疾病与疾病风险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专家诊断单元;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单元、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装置、临床诊断标准单元、专家诊断单元、疾病与疾病风险数据库和无线传输单元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单元分别与智能控制单元、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装置、临床诊断标准单元、专家诊断单元、疾病与疾病风险数据库和显示屏电连接;

33、通过所述无线传输单元接收来自云端或放射科室传输来的所述ct影像诊断结果资料,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可解释性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方法进行智能质控,同时通过无线传输单元将质控结果上传云端服务器或者传输给医生,实现影像诊断资料共享。

3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机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包括的方法的步骤。

35、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可解释性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人机交互设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ct影像诊断结果的文本报告,所述文本报告包括ct影像,并将所述文本报告输入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人机交互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所述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控制指令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显示设备接收并显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输出的最终诊断结果;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文本报告获取相应的所述最终诊断结果,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文本报告进行预处理,得到不同类别、不同属性的ct影像诊断结果样本特征信息数据库,以此建立ct影像第一诊断结果和对应的第一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按照ct影像临床诊断医学标准对所述文本报告进行预处理,得到ct影像检查结果的特征信息和数据以及对应的临床疾病和风险关系图,并进行分类,建立包括所述临床疾病和风险关系图的ct影像第二诊断结果和对应的第二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基于损失函数,对所述第一诊断结果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二诊断结果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进行计算,得到二者的差值;基于所述差值,建立预设质控模型,利用所述预设质控模型得到第三诊断结果和其对应的第三特征信息、疾病与风险数据集;根据专家经验数据库,对错误的诊断结果和未得出诊断结论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第四诊断结果,并将正确的所述第三诊断结果和所述第四诊断结果作为所述最终诊断结果输出,实现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的目标。

37、上述系统,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可靠,能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降低误诊率;该智能ct影像诊断结果质控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质控结果的可解释性的问题;能够自动地生成ct影像诊断报告结果的质检和质控结果,提升了ct影像诊断报告结果的实时性和精度,提高了ct影像诊断报告结果的准确率,简化了医生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