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瓣夹操作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6896发布日期:2023-10-08 07:4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瓣夹操作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瓣夹操作手柄。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瓣膜病发病率显著增加,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中,瓣膜反流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二尖瓣反流在我国3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总患病率为18.4%,重度二尖瓣反流会出现急性左心衰症状,甚至出现心源性休克。三尖瓣反流会导致患者感觉疲乏,皮肤冷,呼吸困难,水肿外,严重三尖瓣反流可突然诱发严重心力衰竭。缘对缘修复技术是一种成熟的外科技术,也是拓展到瓣膜介入修复的成熟技术。基于此瓣膜修复原理,涌现了众多的瓣膜修复产品。微创介入的瓣膜修复装置(即瓣夹)需要通过体外操作手柄进行瓣膜捕捉、夹合锁定以及瓣夹的解脱植入,操作难度大,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响应快的瓣夹操作手柄。

2、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瓣夹操作手柄,旨在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响应快的瓣夹操作手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瓣夹操作手柄,包括:从远端到近端顺次连接的移动机构、牵丝机构、变速机构以及夹紧机构;

3、所述移动机构用于供瓣夹的输送鞘管穿入且能够相对所述输送鞘管轴向移动;

4、所述牵丝机构与所述输送鞘管近端连接并用于分离所述瓣夹的牵拉丝以及旋转驱动管,还用于锁定所述牵拉丝并切换所述牵拉丝的释放和拉紧状态;

5、所述变速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驱动管旋转以及轴向移动;

6、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夹紧锁定及释放所述瓣夹的解脱丝。

7、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变速机构包括:驱动旋钮、底板以及齿轮组;

8、所述底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旋钮远端,所述底板近端与所述移动机构远端相连;

9、所述齿轮组包括同轴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旋钮内的驱动齿轮、多个传递齿轮以及中心齿轮,所述多个传递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中心齿轮之间,并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中心齿轮啮合,所述多个传递齿轮的齿轮轴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中心齿轮与所述旋转驱动管同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驱动齿轮为内齿轮,所述传递齿轮以及中心齿轮均为外齿轮,且所述驱动齿轮、传递齿轮以及中心齿轮的齿轮轴平行设置;

10、所述变速机构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底板中心的内螺纹件以及与所述内螺纹件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固定套设于所述旋转驱动管。

11、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齿轮组的传动比为1~20;

12、可选地,所述外螺纹管的螺距与所述瓣夹的开合控制零件的螺距相同。

13、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瓣夹操作装置还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旋转驱动管的加强管,所述加强管穿设并固定于所述中心齿轮的轴孔内,所述加强管远端与所述外螺纹管近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管近端与所述夹紧机构相连。

14、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驱动旋钮直径从远端到近端逐渐增大,所述驱动旋钮外周壁间隔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按压凹部。

15、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二通阀以及夹紧旋钮;所述二通阀供所述解脱丝穿入且所述夹紧旋钮内端伸入所述二通阀内且与所述二通阀螺纹连接。

16、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罩设于所述二通阀以及所述夹紧旋钮的保护罩;

17、所述保护罩与所述驱动旋钮可拆卸连接;

18、可选地,所述保护罩呈管状,且其两侧壁对称设有弹性连接板,所述弹性连接板远端设有凸伸出所述保护罩远端的卡接头,所述驱动旋钮内设有与所述卡接头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弹性连接板的卡接头在自然状态下径向张开并卡入所述卡槽内。

19、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牵丝机构包括:分丝管、换向管、牵拉导杆以及锁丝拉杆;其中,所述换向管、牵拉导杆以及锁丝拉杆的数量分别为两个;

20、所述分丝管远端固定套设于所述输送鞘管近端,两个所述换向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分丝管两侧,且两个所述换向管的内端分别与所述分丝管侧壁相连,两个所述牵拉导杆与所述分丝管平行设置,且两个所述换向管从内端到外端先沿轴向朝近端延伸再折返并向远端延伸,两个所述换向管外端分别从两个所述牵拉导杆近端穿入并与两个所述牵拉导杆滑动连接且轴向卡接,两个所述锁丝拉杆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牵拉导杆远端相连并用于将穿入所述牵拉导杆的牵拉丝锁定于所述牵拉导杆;

21、其中,所述分丝管具有用于穿过所述旋转驱动管的轴向通道,且两个所述换向管用于分别引导穿过所述瓣夹的两根牵拉丝;两个所述牵拉导杆分别用于穿入所述牵拉丝。

22、作为一种实施例,两个所述换向管的外端分别设有卡块,两个所述牵拉导杆内分别设有轴向延伸的导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且所述导槽两端还具有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定位缺口;

23、可选地,所述分丝管包括同轴设置的远端管段和近端管段,所述远端管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近端管段的直径且所述远端管段和所述近端管段弧形过渡连接,两个所述换向管的内端与所述远端管段的侧壁相连。

24、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杆以及远端柄部;

25、所述连接杆近端从所述远端柄部远端穿入所述远端柄部并与所述远端柄部轴向可滑动连接并卡接,所述连接杆以及所述远端柄部内供所述输送鞘管穿过;

26、可选地,所述连接杆以及所述远端柄部均呈空心柱状,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同轴设于所述远端柄部近端侧的扇形筒部;

27、所述分丝管同轴设于所述扇形筒部内,所述牵丝导杆设于所述扇形筒部的平板部外侧;

28、所述扇形筒部近端设有两个容置缺口,两个所述换向管近端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容置缺口内并与所述扇形筒部近端对齐;

29、可选地,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和所述远端柄部的内壁中的一者对称凹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另一者凸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凸块;

30、可选地,所述连接杆远端固设有环形薄板,所述环形薄板外周间隔开设有多个连接孔;

31、可选地,所述远端柄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销轴和销孔固定连接,所述远端柄部近端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输送鞘管的通孔。

3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33、本发明实施例的瓣夹操作手柄通过移动机构使得手柄可相对瓣夹的输送鞘管轴向移动,通过牵丝机构能够将瓣夹的牵拉丝锁定于手柄上并可控制牵拉丝拉紧或者释放,从而可控制瓣夹的上夹臂打开以捕捉瓣膜或者与瓣夹的下夹臂闭合以夹紧瓣膜,通过变速机构可控制瓣夹的旋转驱动管旋转和轴向移动,从而可打开瓣夹或者使瓣夹闭合锁定,通过夹紧机构可夹紧瓣夹的解脱丝便于进行夹合操作或者松开瓣夹的解脱丝实现瓣夹的解脱植入,因此可实现瓣夹的操作控制,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易于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瓣夹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远端到近端顺次连接的移动机构、牵丝机构、变速机构以及夹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夹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包括:驱动旋钮、底板以及齿轮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夹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的传动比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夹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瓣夹操作装置还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旋转驱动管的加强管,所述加强管穿设并固定于所述中心齿轮的轴孔内,所述加强管远端与所述外螺纹管近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管近端与所述夹紧机构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夹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旋钮直径从远端到近端逐渐增大,所述驱动旋钮外周壁间隔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按压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夹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二通阀以及夹紧旋钮;所述二通阀供所述解脱丝穿入且所述夹紧旋钮内端伸入所述二通阀内且与所述二通阀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夹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罩设于所述二通阀以及所述夹紧旋钮的保护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夹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丝机构包括:分丝管、换向管、牵拉导杆以及锁丝拉杆;其中,所述换向管、牵拉导杆以及锁丝拉杆的数量分别为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瓣夹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换向管的外端分别设有卡块,两个所述牵拉导杆内分别设有轴向延伸的导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且所述导槽两端还具有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定位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瓣夹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杆以及远端柄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瓣夹操作手柄。其包括:从远端到近端顺次连接的移动机构、牵丝机构、变速机构以及夹紧机构;移动机构用于供瓣夹的输送鞘管穿入且能够相对输送鞘管轴向移动;牵丝机构与输送鞘管近端连接并用于分离瓣夹的牵拉丝以及旋转驱动管,还用于锁定牵拉丝并切换牵拉丝的释放和拉紧状态;变速机构用于驱动旋转驱动管旋转以及轴向移动;夹紧机构用于夹紧锁定及释放瓣夹的解脱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且响应快的瓣夹操作手柄。

技术研发人员:扈昕瞳,董乐乐,夏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腾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