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网雾化器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10148发布日期:2023-10-12 11:0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网雾化器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学临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微网雾化器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雾化器对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在针对呼吸道疾病治疗中,雾化吸入疗法通过把药物雾化成可吸入微粒,使药物沉淀在下呼吸道来治疗疾病,该方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口服法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副作用少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且疗效显著,因此其应用也逐渐普遍。

2、日前,市面上的微网雾化器功能基本相近,包括雾化量2-3个档位手动可调,电量提示等。其设计不合理,常规的医用雾化器是压缩雾化器或普通超声波雾化器,其外形体积基本都比较大,需要放置在桌面或相对平稳的工作台面上工作,同时,一般以网电作为供电电源,移动不便,由于受到体积和供电的限制,无法便携使用雾化器。而压缩雾化器工作时相对噪音比较大,普通超声波雾化器的雾化颗粒度不够小,不利于吸收治疗。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本公司特申请此发明创造。

3、为了方便审查员检索,主分类号:a61m11/00。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网雾化器,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2、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网雾化器,包括雾化单元,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雾化单元包括密药仓,导流口,雾化片,加热膜和密封盖,所述所述药仓外壁设置导流口;药仓内设置用于容纳药液的液体仓,所述液体仓顶面设置可开启的密封盖;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气流传感器,所述气流传感器设置在导流口内侧并与雾化片相邻;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设置药仓下方,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腔体,所述主腔体内部设置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雾化片和气流传感器;所述药仓底面设置加热膜;所述加热膜与控制电路板电线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主腔体背面设置加热按钮,所述加热按钮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主腔体正面设置开机按钮,所述开机按钮用于启动或者关闭微网雾化器。

5、进一步的,所述主腔体内设置电池腔,所述电池腔用于设置供电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液体仓和导流口联通。

7、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网雾化器的使用方法,如下步骤:

8、(a)启动雾化器,启动加热按钮

9、(b)检测电量,如果电量低于预设值,则有指示灯提示;

10、(c)是否需要启动加热,如果是则通过加热膜对液体仓进行加热;

11、(d)启动雾化片;

12、(e)检测雾化气体是否外溢,如果是则自动关机;

13、(f)检测气体是否被吸入,如果是则停止雾化。

14、本发明设计巧妙,改进新颖,整体结构小巧,根据气流传感器气流检测情况,避免药液浪费,提高电池使用寿命;根据患者吸入的气体量,自适应调节雾化片产生的气雾量大小,提高治疗体验及治疗效果,避免浪费;药液进行预热,避免雾化片产生的气雾温度过低带来的雾化过程咳嗽加剧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单元,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雾化单元包括密药仓,导流口,雾化片,加热膜和密封盖,所述所述药仓外壁设置导流口;药仓内设置用于容纳药液的液体仓,所述液体仓顶面设置可开启的密封盖;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气流传感器3,温度检测器,电量检测单元和雾化控制器单元;所述气流传感器设置在导流口内侧并与雾化片相邻;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设置药仓下方,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腔体,所述主腔体内部设置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雾化片和气流传感器,温度检测器,电量检测单元和雾化控制器单元;所述药仓底面设置加热膜;所述加热膜与控制电路板电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体背面设置加热按钮,所述加热按钮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体正面设置开机按钮,所述开机按钮用于启动或者关闭微网雾化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体内设置电池腔,所述电池腔用于设置供电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仓和导流口联通。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微网雾化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网雾化器及其方法,包括雾化单元,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雾化单元包括密药仓,导流口,雾化片,加热膜和密封盖,所述所述药仓外壁设置导流口;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气流传感器3,温度检测器,电量检测单元和雾化控制器单元;所述气流传感器设置在导流口内侧并与雾化片相邻;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设置药仓下方,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腔体,所述主腔体内部设置控制电路板,所述药仓底面设置加热膜;所述加热膜与控制电路板电线连接。本发明设计巧妙,改进新颖,整体结构小巧,自动控制雾化片或整个设备的工作状态,避免药液浪费,提高电池使用寿命;根据患者吸入的气体量,自适应调节雾化片产生的气雾量大小。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灿,肖帅,张健,舒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炬新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