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用5D按摩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22318发布日期:2023-12-09 01:5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按摩相关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用5d按摩机芯。


背景技术:

1、5d按摩机芯的技术特征主要是:在现有4d机芯功能的基础上,即4d机芯的对运动控制的定义,增加压力传感器等,实现了对按摩力度的精确实时控制。通过增加分布式、多位置、多种类高精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ppg等),反馈人体受力情况,同时检测人体肌肉弹性刚度,通过准确的力学模型和传力路径,精确仿真模拟机芯的各类按摩手法和动作,并通过新算法,应用精密无刷伺服电机,对按摩力度和手法的精确控制。5d机芯采用高精准电机,结合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了从机械式按摩动作到柔顺式拟人化按摩的重大突破。机芯上的压力传感器的使用位置、种类、数量和分布各不相同,在所有驱动部件单元增加压力传感器,按摩程序算法极具智能化,同时实现实时交互、根据用户反馈调整按摩力度和按摩手法的功能,使得整体按摩效果更逼近人手按摩推拿效果。

2、目前市面上已经研发的5d按摩机芯在驱动部件上的传感设置逐渐成熟,但按摩终端的按摩头的传感设置仍有欠缺,5d按摩机芯主要用于按摩椅中对人体腰背部进行按摩处理,人体腰背部肌肉组织与骨骼分布并不相同,因此相应的按摩头按摩力度与检测便需要及时调整,目前5d机芯按摩头在对此设置效果欠佳。借此,设计一种能够根据中医穴位对人体腰背部进行不同程度与效果的按摩的5d按摩机芯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用5d按摩机芯。本发明通过按摩凸块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使得背部进行来回拨动的滚动按摩时可及时反馈按摩力度与情况,在按摩力度与深度需要加深时滑动接触弧块以及压力检测杆可及时推出进行按摩处理,而第二按摩轮椭圆的设置配合第三压力传感器在按摩腰部更加顺滑的同时也可对力度及时反馈,有效的提高了按摩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按摩开口,所述机架端面中部设置有开口状的按摩开口,所述按摩开口两侧于机架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控制器,两个所述机架远离控制器的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于按摩开口内转动设置有两块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端面上设置有摆动器,所述摆动器远离固定基板的端面上设置有倾斜状的第一按摩摆臂,所述第一按摩摆臂下方于摆动器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按摩摆臂,所述摆动器可控制第一按摩摆臂以及第二按摩摆臂摆动,所述第一按摩摆臂远离摆动器的端面上连接设置有折弯向内的第一驱动折弯板,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折弯板相邻端面上转动有第一按摩轮,所述第一按摩轮中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两侧于第一按摩轮外圆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按摩凸块,每个所述按摩凸块内均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摆动器在工作时能够带动第一按摩摆臂以及第二按摩摆臂来回摆动,从而使得第一按摩轮以及第二按摩轮能够在人体腰背处来回摆动,提高按摩舒适度。第一按摩轮表面按摩凸块以及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对直接接触的部位压力进行反馈。

3、优选的,所述按摩开口两侧于机架远离控制器的端面四角处设置有多个第一驱动电机,每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均连接设置有上下爬动的爬行轮。爬行轮能够使得设备在按摩椅内上下移动调整按摩区域。

4、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相邻端面上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外端面上连接设置有滑动基板,所述滑动基板靠近控制器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固定基板。

5、优选的,所述滑动基板靠近固定基板的端面两侧设置有传动槽,每个所述传动槽内两侧均设置有双向输出电机,每个所述双向输出电机两侧输出端均连接设置有啮合轮,所述啮合轮啮合传动于传动槽内,每个所述双向输出电机远离传动槽一端均连接设置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远离滑动基板的端面上连接设置有固定基板,两个所述传动槽之间于滑动基板端面上设置有t型槽口,所述t型槽口内滑动设置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远离滑动基板一端连接设置于传动板底部端面上,所述t型槽口两侧设置有检测控制t型槽口滑动距离的测距传感器。双向输出电机以及啮合轮的设置能够让固定基板以及第一按摩摆臂在腰背处左右来回移动调整按摩区域。

6、优选的,两侧所述第一按摩摆臂以及第二按摩摆臂的相邻面上沿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检测第一按摩摆臂与第二按摩摆臂弯曲形变压力的拉力传感器,多个所述拉力传感器之间沿直线方向均匀连接设置有多个弯曲时绷紧检测的拉力绳。拉力传感器以及拉力绳在第一按摩摆臂以及第二按摩摆臂来回移动遇到阻力弯曲的情况下,对弯曲情况进行拉力检测,从而判断第一按摩轮以及第二按摩轮是否碰到异常按摩区域。

7、优选的,所述按摩凸块外侧于第一按摩轮外端面上设置有背部接触的接触弧面,所述接触弧面一侧于第一按摩轮内壁上倾斜设置有两个锥面连接块,两个所述锥面连接块之间连接设置有倾斜状具有弹性的弹性网,所述弹性网靠近接触弧面的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感应端抵接在接触弧面内壁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接触弧面以及弹性网的设置在第一按摩摆臂进行摆动时,接触弧面可避免背部肌肉拉扯受伤的情况下对拉动阻力进行检测,从而可判断第一按摩轮移动是否准确。

8、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折弯板远离第一按摩轮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盒,所述第一驱动盒靠近第一按摩轮的端面上转动设置有转动通气轴,所述转动通气轴远离第一驱动盒一侧端面连接设置有第一按摩轮,所述转动通气轴于第一驱动盒内一端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齿环,所述第一齿环一侧于第一驱动盒内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环之间做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一侧于第一驱动盒底部设置有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四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设置于第一齿轮端面圆心处。

9、优选的,所述第二按摩摆臂远离摆动器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折弯板,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折弯板端面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连轴,两个所述转动连轴相邻端面上连接设置有外表面为椭圆形的第二按摩轮,所述第二按摩轮椭圆弧面内设置有环形的环形固定网,所述环形固定网外环面于第二按摩轮内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端连接设置有外端面为弧形的压力接触弧块,所述压力接触弧块弧形面抵接在第二按摩轮椭圆内弧面上,所述第二按摩轮一侧于转动连轴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环形固定网以及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对第二按摩轮的按摩力度反馈能够及时检测,可有效提高按摩精度。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按摩轮内圆心处设置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于环形槽内侧外圆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推动座,多个所述推动座内滑动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远离第一按摩轮圆心一端伸出环形槽外圆面,所述推动杆伸出环形槽外圆面一端连接设置有外表面为弧面的滑动接触弧块,所述滑动接触弧块外弧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起的接触凸块,每个所述接触凸块内均设置有压力检测杆,每个所述压力检测杆下方于滑动接触弧块内均连接设置有汇总压力数据分析的接触传感器,所述推动杆于推动座内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设置于推动座底部端面上。推动杆以滑动接触弧块的设置,使得按摩区域需要力度提高以及滚动按摩深度提高时,可及时深入按压,配合压力检测杆也可及时将压力反馈,保障按摩精准度。

11、优选的,所述转动筒圆心处设置有供气圆仓,所述供气圆仓外圆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连通设置有多个控制阀门的一端,每个所述控制阀门另一端均连通设置于推动座底部端面上,所述供气圆仓一侧于转动通气轴圆心处连通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侧于第一驱动盒内设置有泵机,所述泵机输出端连通于连通管端面上。多个控制阀门均可自动控制单个推动座的气体供应。

12、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通过第一按摩轮与按摩凸块以及接触弧面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等零件的设计,在第一按摩轮滚动进行按摩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对按压区域进行力度反馈,当第一按摩轮在摆动器作用下来回摆动进行按摩弧形的接触弧面在保障按摩效果的情况下仍可对斜向阻力进行检测,有效的提高了按摩的精准性。

14、2.本发明通过推动座与推动杆以及滑动接触弧块与压力检测杆等零件的设计,当部分穴位无法有效按摩时滑动接触弧块能够及时向外伸出并对穴位进行有效按摩,在按摩的过程中还可完成压力反馈,有效的保障穴位按摩效果。

15、3.本发明通过拉力传感器与拉力绳以及第二按摩轮与第三压力传感器等零件的设计,使得第一按摩摆臂与第二按摩摆臂来回摆动使得第一按摩轮与第二按摩轮来回按摩时可及时检测摆动阻力并进行调整,配合第二按摩轮的椭圆设置有效的提高对腰部的按摩舒适度以及精准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