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77224发布日期:2023-10-21 11:0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医理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1、火针疗法和拔罐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火针疗法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火针疗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等作用;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气等方法造成罐的负压使之吸附于皮肤表面,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拔罐疗法具有逐寒祛湿、祛除淤滞、拔毒泻热、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

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 215308341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火针,包括针柄、针身和针头,针柄与针身的一端固定连接,针头与针身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针头具有两个端面,针头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针,针头的另一个端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针,第一针的端部尖锐,第二针的端部圆钝。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中国专利号为cn 215308341u的实用新型专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第一针或者第二针,其中第一针比较尖利,能够满足叩刺皮肤使皮肤出血的需求,第二针比较圆钝,叩刺皮肤不会引起皮肤出血,并且适用于特别怕痛的患者,从而提高适用性。

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 209316645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拔火罐,包括罐盖和罐体,罐体上下开口,罐盖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下盖体与罐体上开口之间设有使罐盖和罐体密封的闭合装置,罐体下部内侧固定设置带有通气孔的格挡部,格挡部上连接有使罐盖在打开状态下不脱离罐体的连接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中国专利号为cn209316645 u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在火罐顶部设置不用拆卸的罐盖,减少操作难度,同时通过在火罐内部设置格挡部,有效防止对患者皮肤造成烫伤。

4、但上述火针在进行火针疗法或上述拔火罐在进行拔罐疗法时,都需要提前人为的点火对针体或罐体进行加热,而人为点火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会导致其使用多有不便,因此需要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需要提前人为的点火对针体或罐体进行加热,而人为点火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会导致其使用多有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包括针筒、针体以及罐体,所述针筒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针筒的外部设置有充电口和电开关;

4、所述针筒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针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针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端盖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端部设置有用夹紧所述针体的夹紧部件,所述连接头的外侧开设有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的电插口,所述电插口的内部插接有电插头,所述电插头远离所述电插口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连接头的外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电加热管外部的隔热部件。

5、其中,可通过实际的使用情况,将各部件组装以形成一体化电火针设备或一体化抽气罐设备,组装而成的一体化电火针设备或一体化抽气罐设备均无需人为点火对针体2或罐体3进行加热,消除了人为点火的安全隐患,且可拆卸的各部件组装方便,便于随身携带。

6、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7、所述夹紧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推动杆端部的外螺纹连接筒和四个橡胶片,四个所述橡胶片远离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内侧均呈集中式,四个所述橡胶片均位于所述外螺纹连接筒的内部,所述外螺纹连接筒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用于夹紧四个所述橡胶片的锥形夹紧筒。

8、其中,通过将针体的头端放置在四个橡胶片之间并转动锥形夹紧筒,即可使四个橡胶片收拢将针体夹紧。

9、所述针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抵接圈a,所述锥形夹紧筒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抵接圈b,所述抵接圈a和所述抵接圈b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软垫;所述抵接圈a和所述抵接圈b的内径均大于所述定位弹簧的外径。

10、所述隔热部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外部的内螺纹连接盖a,所述内螺纹连接盖a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内螺纹连接盖a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可以对所述电加热管散发的热量进行隔绝,防止医护人员和使用人员被烫伤。

11、两个所述连接架的外部套设有隔热弹簧,所述隔热弹簧远离所述隔热垫的一端与所述内螺纹连接盖a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弹簧可以对所述电加热管散发的热量进行隔绝,防止医护人员和使用人员被烫伤。

12、所述针筒的外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外部设置有单向阀a;所述单向阀a的设置使得所述排气管只能将所述针筒的内部排出至外界中。

13、所述推动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可沿所述针筒内部轴向滑动的活塞,所述活塞靠近所述夹紧部件。

14、其中,将活塞推进针筒的底部时,活塞外侧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力要小于定位弹簧的复位力。

15、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部设置有单向阀b,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罐体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可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外部的内螺纹连接盖b,所述内螺纹连接盖b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所述单向阀b的设置使得所述进气管只能将所述罐体内部的空气通入所述针筒的内部,所述密封垫圈的设置用于保证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内螺纹连接盖b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16、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中,通过将针筒、针体、端盖、电加热管和隔热部件组装成一体化电火针设备后,开启电开关使电加热管通电对针体的末端加热,并通过温度调节模块和恒温模块使电加热管保持合适的温度状态,随后将隔热垫抵接在使用者的皮肤上并按压推动杆,受到按压的推动杆会通过夹紧部件带动针体朝着靠近使用者的皮肤运动,从而使得针体末端扎入使用者皮肤内部以进行针灸治疗,该组装而成一体化电火针设备无需人为点火对针体进行加热,消除了人为点火的安全隐患,且使用方便。

18、2、本发明中,通过将针筒、端盖和罐体组装成一体化抽气罐设备,将罐体倒扣在使用者的皮肤上并紧紧按压,随后按压推动杆使活塞排出针筒内部的空气,再松开推动杆使活塞将罐体内部的空气通过进气管和连接头吸入针筒的内部以使得罐体产生吸力,即持续按压、松开推动杆,即可使罐体内部产生负压以进行拔罐治疗,组装而成一体化抽气罐设备无需人为点火对罐体进行加热,消除了人为点火的安全隐患,且使用方便。

19、综上所述,本发明可通过实际的使用情况,将各部件组装以形成一体化电火针设备或一体化抽气罐设备,组装而成的一体化电火针设备或一体化抽气罐设备均无需人为点火对针体或罐体进行加热,消除了人为点火的安全隐患,且可拆卸的各部件组装方便,便于随身携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包括针筒(1)、针体(2)以及罐体(3),所述针筒(1)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针筒(1)的外部设置有充电口和电开关,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件(8)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推动杆(7)端部的外螺纹连接筒(81)和四个橡胶片(82),四个所述橡胶片(82)远离所述推动杆(7)的一端内侧均呈集中式,四个所述橡胶片(82)均位于所述外螺纹连接筒(81)的内部,所述外螺纹连接筒(8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用于夹紧四个所述橡胶片(82)的锥形夹紧筒(8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抵接圈a(13),所述锥形夹紧筒(8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抵接圈b(84),所述抵接圈a(13)和所述抵接圈b(8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软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件(12)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6)外部的内螺纹连接盖a(121),所述内螺纹连接盖a(1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架(122),两个所述连接架(122)远离所述内螺纹连接盖a(1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垫(1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架(122)的外部套设有隔热弹簧(124),所述隔热弹簧(124)远离所述隔热垫(123)的一端与所述内螺纹连接盖a(121)的外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外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14),所述排气管(14)的外部设置有单向阀a(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7)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可沿所述针筒(1)内部轴向滑动的活塞(16),所述活塞(16)靠近所述夹紧部件(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7),所述进气管(17)的外部设置有单向阀b(18),所述进气管(17)远离所述罐体(3)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可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6)外部的内螺纹连接盖b(19),所述内螺纹连接盖b(1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2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火针联合拔罐的一体化设备,包括针筒、针体以及罐体,针筒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弹簧,针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端盖,针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端盖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杆,连接头的外侧开设有电插口,电插口的内部插接有电插头,电插头的一侧设置有电加热管,连接头的外部设置有隔热部件。本发明中:组装成一体化电火针设备后,开启电开关使电加热管通电对针体的末端加热至合适的温度状态,将隔热垫抵接在使用者的皮肤上并按压推动杆,即可使得针体末端扎入使用者皮肤内部以进行针灸治疗;组装成一体化抽气罐设备,将罐体倒扣在使用者的皮肤上并紧紧按压,持续按压、松开推动杆,即可使罐体内部产生负压以进行拔罐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春,蒋沁炆,欧阳倩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市第三医院(江西乳腺专科医院、南昌市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