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部执行器械及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54411发布日期:2023-12-03 11:5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部执行器械及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部执行器械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对较大病灶的整块切除,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析,并减少局部肿瘤复发率,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病变的治疗。但esd操作难度大,尤其是黏膜下视野狭窄的问题,给esd手术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可能造成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完成复杂的esd手术,临床医生尝试利用辅助牵引设备解决黏膜下视野暴露问题,现有的辅助牵引设备例如:沉锚辅助esd、抓取器辅助esd、细胃镜辅助esd、经口牵引辅助esd、套管辅助esd、医用环以及夹牵引装置等。这些设备的辅助在一定程度上可提供良好的黏膜下视野,保障esd手术的顺利完成,并减少出血和穿孔发生,但其总体效果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例如,临床医生常用的夹牵引装置的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粘膜下视野暴露问题,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首先,与夹持部其中一个夹臂连接的牵引装置无法回缩至管状构件内,其暴露在夹持部外部的牵引装置在进入体腔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内镜通道或消化道黏膜;其次,暴露在夹持部外部的牵引装置增加夹持部整体尺寸,在通过曲折的内窥镜钳道过程中过弯性能受阻;第三,固定在一侧夹臂的牵引装置在进行力牵拉过程中,传导至夹持部的拉力不均,容易引起与组织固定的牵引夹提前意外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端部执行器械,包括:端部执行装置,所述端部执行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连接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收纳管和至少两个夹臂,所述收纳管设有第一通道,所述夹臂的近端可收纳于所述第一通道内;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鞘管,所述鞘管和所述收纳管可释放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收纳管固定连接,所述自由端用于连接第二夹持部;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具有弹性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可收纳于所述夹臂之间,或者,所述弹性部套设于所述鞘管远端或收纳管近端。

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由端和/或所述固定端为挂钩或挂环,所述弹性部为弹簧。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由端和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弹性部一体成型,或者,所述自由端和/或所述固定端分开制造并且通过焊接、粘结等连接方式与所述弹性部固定。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设于第一平面内,所述自由端设于第二平面内,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互垂直。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管远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孔和穿设于所述固定孔的销钉。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收纳管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为所述收纳管远端翻边形成。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可收纳于所述夹臂之间,所述夹臂闭合时,所述夹臂间距大于所述弹性部径向尺寸。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臂间距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径向尺寸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管近端设有挂接槽,所述固定端挂接在所述挂接槽内。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外套设于所述鞘管远端,所述弹性部内设第三通道,所述鞘管远端收纳于所述第三通道内,所述第三通道间距大于鞘管远端径向尺寸。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内套设于所述鞘管远端,所述鞘管远端内设第二通道,所述弹性部近端收纳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二通道间距大于所述弹性部径向尺寸。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外套设于所述收纳管,所述弹性部内设第三通道,所述收纳管收纳于所述第三通道内,所述第三通道间距大于收纳管径向尺寸。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内套设于所述收纳管,所述收纳管内设第一通道,所述弹性部收纳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通道间距大于所述弹性部径向尺寸。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管还包括锁定槽,所述夹臂设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定槽相互配合,所述夹臂保持闭合;所述锁定部和所述锁定槽相互配合关系解除,所述夹臂可重新打开。

17、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端部执行器械的操作方法,包括:第一夹持部和连接部通过内镜通道到达第一位置,然后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第二夹持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然后所述第二夹持部固定于第二位置,此时所述连接部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发生牵拉作用,使得目标位置充分暴露;切割工具在所述目标位置进行切割操作;最后,分别解除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位置的固定关系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位置的固定关系。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连接部通过内镜通道到达第一位置,包括: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夹臂,所述夹臂保持闭合;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端、自由端和具有弹性的弹性部,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收纳于所述夹臂之间且所述夹臂的远端与所述自由端固定,或者,所述弹性部套设于所述鞘管远端或收纳管。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包括:所述第一夹持部与输送装置释放,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输送装置从内镜钳道退出;所述连接部包括自由端和具有弹性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和所述自由端暴露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外部。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包括:所述连接部包括自由端,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臂与所述自由端连接。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部固定于第二位置,包括:所述第二夹持部与输送装置释放,所述输送装置从内镜钳道退出;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受到朝向所述第二位置方向拉力作用,从而将所述目标位置视野充分暴露。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除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位置的固定关系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位置的固定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锁定部和锁定槽,通过拆卸工具将所述锁定部和所述锁定槽相互配合关系解除,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位置的固定关系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位置的固定关系解除。



技术特征:

1.一种端部执行器械的操作方法,包括:将端部执行器械的第一夹持部和连接部通过内镜通道到达第一位置,然后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连接部通过内镜通道到达第一位置,包括: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夹臂,所述夹臂保持闭合;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端、自由端和具有弹性的弹性部,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收纳于所述夹臂之间且所述夹臂的远端与所述自由端固定,或者,所述弹性部套设于所述鞘管远端或所述收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包括:所述第一夹持部与输送装置释放,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输送装置从内镜钳道退出;所述连接部包括自由端和具有弹性的弹性部,所述自由端暴露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包括:所述连接部包括自由端,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臂与所述自由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固定于第二位置,包括:所述第二夹持部与输送装置释放,所述输送装置从内镜钳道退出;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受到朝向所述第二位置方向拉力作用,从而将所述目标位置视野充分暴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除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位置的固定关系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位置的固定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锁定部和锁定槽,通过拆卸工具将所述锁定部和所述锁定槽相互配合关系解除,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位置的固定关系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位置的固定关系解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部执行器械,该端部执行器械可以包括端部执行装置和输送装置。端部执行装置的夹持部与组织固定,输送装置可以用于将端部执行装置输送到位置处,并将夹持部留置于组织处。多个端部执行装置固定于处于不同位置的组织,至少其中一个端部执行装置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将固定于不同位置的多个端部执行装置连接并牵拉,使得将目标位置撑开,从而解决粘膜下视野暴露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枫,时百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