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提高其抗炎作用的方法

文档序号:36484879发布日期:2023-12-25 22:1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

本发明属于再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提高其抗炎作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巨噬细胞广泛存在于体内,其能维持体内平衡和抵抗病原体入侵。巨噬细胞可大致分为经典激活的促炎型和选择性激活的抗炎型。促炎型巨噬细胞参与炎症反应的启动、发展和抵抗刺激因素,而抗炎型巨噬细胞具有促进炎症反应消退和组织再生/伤口愈合的作用。

2、以往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可刺激巨噬细胞增殖,如:m-csf、gm-csf、il-34和il-4等。同样也有专利公开了能够使巨噬细胞增殖的方法,如2021年公开的“一种软珊瑚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cn202110909696.x),发现软珊瑚多糖可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然而,以上研究和专利均未对巨噬细胞的具体亚型进行区分,也未研究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增殖的物质或方法对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程度。因此,目前缺少可靶向促进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靶向促进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增强其抗炎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促进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提高其抗炎作用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如下任意一种:

3、方法a:利用声敏剂孵育抗炎型巨噬细胞,待细胞内的声敏剂达到有效浓度时,采用低频低强度超声对抗炎型巨噬细胞进行辐照;

4、方法b:向机体静脉注射声敏剂,待机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内的声敏剂达到有效浓度时,采用低频低强度超声对机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进行辐照。

5、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声敏剂为有机分子声敏剂、无机纳米声敏剂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声敏剂。

6、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声敏剂为华卟啉钠、5-氨基酮戊酸、姜黄素或大黄素。

7、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声敏剂为华卟啉钠,所述方法a中华卟啉钠的浓度为0.1-0.5μmol/l,处理后2-24h进行超声辐照,所述方法b中华卟啉钠的浓度为1-4mg/kg,处理后4-24h进行超声辐照。

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方法a所述低频低强度超声的超声频率为0.5mhz-1.5mhz,超声强度为0.4-1.0w/cm2,辐照时间为3-7min。

9、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方法b所述低频低强度超声的超声频率为0.5mhz-1.5mhz,超声强度为0.6w/cm2-1.2w/cm2,辐照时间为10-20min。

10、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抗炎型巨噬细胞抗炎作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如下任意一种:

11、方法a:利用声敏剂孵育抗炎型巨噬细胞,待细胞内的声敏剂达到有效浓度时,采用低频低强度超声对抗炎型巨噬细胞进行辐照;

12、方法b:向机体静脉注射声敏剂,待机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内的声敏剂达到有效浓度时,采用低频低强度超声对机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进行辐照。

13、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声敏剂为有机分子声敏剂、无机纳米声敏剂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声敏剂。

14、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声敏剂为华卟啉钠,所述方法a中华卟啉钠的浓度为0.1-0.5μmol/l,处理后2-24h进行超声辐照,所述方法b中华卟啉钠的浓度为1-4mg/kg,处理后4-24h进行超声辐照。

15、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低频低强度超声的超声频率为0.5mhz-1.5mhz;方法a所述低频低强度超声的超声强度为0.4-1.0w/cm2,辐照时间为3-7min;方法b所述低频低强度超声的超声强度为0.6-1.2w/cm2,辐照时间为10-20min。

16、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方法获得的抗炎型巨噬细胞。

17、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方法获得的抗炎型巨噬细胞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本发明使用低频低强度超声激活聚集在抗炎型巨噬细胞内的声敏剂,通过多种评价手段(转录组学测序、细胞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证明声敏剂联合低频低强度超声处理能够促进抗炎型巨噬细胞的增殖的同时提高其抗炎能力。这既增加了抗炎型巨噬细胞的数量,同时还可调节抗炎型巨噬细胞的多种促炎/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提高了抗炎型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有助于炎症消退。

20、本发明给予apoe-/-小鼠高脂饮食,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使用声敏剂联和低频低强度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进行干预,取材后,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的方法证明了声敏剂联和低频低强度超声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并增强其抗炎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促进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如下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敏剂为有机分子声敏剂、无机纳米声敏剂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声敏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敏剂为华卟啉钠;所述方法a中华卟啉钠的浓度为0.1-0.5μmol/l,处理后2-24h进行超声辐照,所述方法b中华卟啉钠的浓度为1-4mg/kg,处理后4-24h进行超声辐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低强度超声的超声频率为0.5mhz-1.5mhz;方法a所述低频低强度超声的超声强度为0.4-1.0w/cm2,辐照时间为3-7min;方法b所述低频低强度超声的超声强度为0.6-1.2w/cm2,辐照时间为10-20min。

5.一种提高抗炎型巨噬细胞抗炎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如下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敏剂为有机分子声敏剂、无机纳米声敏剂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声敏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敏剂为华卟啉钠;所述方法a中华卟啉钠的浓度为0.1-0.5μmol/l,处理后2-24h进行超声辐照,所述方法b中华卟啉钠的浓度为1-4mg/kg,处理后4-24h进行超声辐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低强度超声的超声频率为0.5mhz-1.5mhz;方法a所述低频低强度超声的超声强度为0.4-1.0w/cm2,辐照时间为3-7min;方法b所述低频低强度超声的超声强度为0.6-1.2w/cm2,辐照时间为10-20min。

9.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方法或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方法获得的抗炎型巨噬细胞。

10.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方法或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方法获得的抗炎型巨噬细胞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一种促进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提高其抗炎作用的方法,属于再生技术领域。为了靶向促进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增强其抗炎作用,本发明联合声敏剂和低频低强度超声的作用干预抗炎型巨噬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了声敏剂联合低频低强度超声能够促进抗炎型巨噬细胞增殖,进而实现抗炎型巨噬细胞数量的累积,同时还可调节抗炎型巨噬细胞的多种促炎/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助于炎症消退。

技术研发人员:田野,张羽,王琳鑫,郭淑媛,李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