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味人参百合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61608发布日期:2023-10-26 14:3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具体涉及一种十五味人参百合膏。


背景技术:

1、成年人以及14岁以上未成年人的脾胃虚弱通常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者是由于后天失调所导致。其中,先天的原因包括小儿早产、父母脾胃虚弱等;后天的原因则包括:饮食不当,生冷油腻一块吃;熬夜,每天躺平,不进行适量运动;抽烟喝酒,经常吃高油高盐高糖食物;另外,有的人在得了其他疾病之后,病后脾胃没有及时的调理也会导致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这一类的成年人或未成年人主要表现为面色蜡黄没有血色,形体的消瘦,或者肥胖肚子大,便秘或者腹泻,不思饮食、稍微进食多一点后就会出现脘腹胀满,食而不化,肺火旺盛、反复的上火,面部、前心后背反复出痘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十五味人参百合膏及其制备方法,该十五味人参百合膏既可以调理脾胃,同时也可以调理四虚,从而可以达到双项指标的调理。

2、目前针对成年人及14岁以上青少年的胃虚脾弱病症的中成药,效果过于单一,对于四虚(阳虚、阴虚、气虚、血虚),一种中成药只能治疗一种虚症,疗效不佳。

3、比如,以下几种常见中成药:1、阿胶补血颗粒,属于补益类中成药,具有益气补血的功效,用于治疗久病体虚、气虚血亏。它只能补气血,补不了阴阳。2、杞菊地黄丸,主要适应症有: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它只有滋阴的作用。3、右归丸,它的主要功效及作用为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只能补阳虚。

4、为此,本技术发明人研制了该十五味人参百合膏,可以达到双项调理:既可以调理脾胃,也可以同时调理四虚(阳虚阴虚气虚血虚)。该十五味人参百合膏对于14岁以上青少年及所有成年人先天脾胃不足、后天脾胃虚弱引起的反复的便秘、腹泻、消化不良、吸收不好、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后遗症(咽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气管炎等)阳虚怕冷阴虚内热气虚无力血虚发燥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5、该十五味人参百合膏的研制依据的是“药食同源”的理念,“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理念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

6、药食同源的配方比之前纯中药的配方更安全,其中的配方都是属于又能当食物又能当做中药材有治疗作用。该十五味人参百合膏的配方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成分,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把四虚(阳虚阴虚气虚血虚)一同调理,既能保证疗效,也让调理变得更安全。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提供一种十五味人参百合膏,该十五味人参百合膏由以下重量份数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郁李仁350~450份、桑椹450~550份、玉竹450~550份、龙眼肉450~550份、黄精350~450份、百合350~450份、栀子350~450份、胖大海350~450份、荷叶350~450份、人参550~650份、罗汉果550~650份、火麻仁550~650份、代代花550~650份、马齿笕550~650份、蜂蜜550~650份。

9、优选的,该十五味人参百合膏由以下重量份数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郁李仁400份、桑椹500份、玉竹500份、龙眼肉500份、黄精400份、百合400份、栀子400份、胖大海400份、荷叶400份、人参600份、罗汉果600份、火麻仁600份、代代花600份、马齿笕600份、蜂蜜600份。

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前面所述的十五味人参百合膏的制备方法,包括:

11、(1)药液制备:

12、(1.1)君药药液制备:通过中药原料中的君药配方里面的桑椹、玉竹、龙眼肉制取君药药液;

13、(1.2)臣药药液制备:通过中药原料中的臣药配方里面的黄精、郁李仁制取臣药药液;

14、(1.3)佐药药液制备:通过中药原料中的佐药配方里面的百合、栀子、胖大海、荷叶制取佐药药液;

15、(1.4)使药药液制备:通过中药原料中的使药配方里面的人参、蜂蜜、罗汉果、火麻仁、代代花、马齿笕制取使药药液;

16、(2)上述步骤(1)制备的君药药液、臣药药液、佐药药液和使药药液放置阴凉处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17、(3)把上述步骤(2)静置备用的君药药液、臣药药液、佐药药液和使药药液混合在一起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地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然后在稠膏状的药液中加入适量麦芽糖,用小火煎熬并不断搅拌和匀即可出锅。

18、优选的,所述君药药液制备具体包括:

19、(1.1.1)浸泡:把中药原料中的君药配方里面的桑椹、玉竹、龙眼肉切碎清洗干净放入煎药锅,按照与所述中药原料同样的重量份数计,加冷水7500~8500份,浸泡10~14小时;

20、(1.1.2)熬制三次:浸泡完成后进行第一次熬制,第一次熬制时,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煎煮1.5~2.5小时,过滤取出药液;第二次熬制时,向煎药锅中药渣续加冷水再煎,加水量以淹没药渣为准,按照第一次熬制时相同的方法煎煮,然后过滤取出药液;按照第二次熬制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三次熬制,然后过滤取出药液;

21、(1.1.3)将三次熬制的药液合并,沉淀后再用纱布过滤多次,进一步去除药液中的杂质。

22、优选的,所述臣药药液制备具体包括:

23、(1.2.1)浸泡:把中药原料中的臣药配方里面的黄精、郁李仁切碎清洗后放入煎药锅,按照与所述中药原料同样的重量份数计,加冷水9100~11000份,浸泡10~14小时;

24、(1.2.2)熬制三次:浸泡完成后进行第一次熬制,第一次熬制时,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煎煮1.5~2.5小时,过滤取出药液;第二次熬制时,向煎药锅中药渣续加冷水再煎,加水量以淹没药渣为准,按照第一次熬制时相同的方法煎煮,然后过滤取出药液;按照第二次熬制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三次熬制,然后过滤取出药液;

25、(1.2.3)将三次熬制的药液合并,沉淀后再用纱布过滤多次,进一步去除药液中的杂质。

26、优选的,所述佐药药液制备具体包括:

27、(1.3.1)浸泡:把中药组合物中的佐药配方里面的百合、栀子、胖大海、荷叶切碎清洗后放入煎药锅,按照与所述中药组合物同样的重量份数计,加冷水7500~8500份,浸泡10~14小时;

28、(1.3.2)熬制三次:浸泡完成后进行第一次熬制,第一次熬制时,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煎煮1.5~2.5小时,过滤取出药液;第二次熬制时,向煎药锅中药渣续加冷水再煎,加水量以淹没药渣为准,按照第一次熬制时相同的方法煎煮,然后过滤取出药液;按照第二次熬制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三次熬制,然后过滤取出药液;

29、(1.3.3)将熬制的药液合并,沉淀后再用纱布过滤多次,进一步去除药液中的杂质。

30、优选的,所述使药药液制备具体包括:

31、(1.4.1)浸泡:把中药组合物中的使药配方里面的人参、罗汉果、火麻仁、代代花、马齿笕切碎清洗后放入煎药锅,然后将使药配方里面的蜂蜜放入煎药锅,按照与所述中药组合物同样的重量份数计,加冷水11500~12500份,浸泡10~14小时;

32、(1.4.2)熬制三次:浸泡完成后进行第一次熬制,第一次熬制时,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煎煮1.5~2.5小时,过滤取出药液;第二次熬制时,向煎药锅中药渣续加冷水再煎,加水量以淹没药渣为准,按照第一次熬制时相同的方法煎煮,然后过滤取出药液;按照第二次熬制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三次熬制,然后过滤取出药液;

33、(1.4.3)将熬制的药液合并,沉淀后再用纱布过滤多次,进一步去除药液中的杂质。

34、优选的,所述君药药液、臣药药液、佐药药液和使药药液放置阴凉处静置时间为4-9天。

35、该十五味人参百合膏中各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36、1.郁李仁:归脾大肠小肠经,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37、2.桑椹:归心肝肾经,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

38、3.玉竹: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39、4.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40、5.黄精:具有补气养阴、润肺、健脾、滋肾的功效。

41、6.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42、7.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43、8.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

44、9.荷叶: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散瘀止血。

45、10.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宜肺,生津,安神。

46、11.罗汉果:清热润肺,滑肠通便。

47、12.火麻仁: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48、13.代代花:疏肝,和胃,理气。治胸中痞闷,脘腹胀痛,呕吐,少食。

49、14.马齿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主治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50、15.蜂蜜:清热解毒,滋阴润燥,补中益气,养颜美容,改善睡眠。

5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十五味人参百合膏由郁李仁、桑椹、玉竹、龙眼肉、黄精、百合、栀子、胖大海、荷叶、人参、罗汉果、火麻仁、代代花、马齿笕、蜂蜜这十五味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该十五味人参百合膏以调理脾胃为基础,并且还能调理四虚(阳虚阴虚气虚血虚),能够达到双项调理的效果,对十四岁以上脾胃虚弱患者具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