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核酸祛斑精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3924发布日期:2023-10-12 17:1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核酸祛斑精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核酸祛斑精华。


背景技术:

1、炎炎夏日,随着紫外线强度逐渐增加,皮肤黑色素细胞也随之苏醒,面部的斑斑点点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外貌形象,降低了人们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如何美白祛斑成为了化妆品领域的研究焦点。

2、现代研究表明,引起色斑的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种:

3、1、紫外线:大部分色斑的产生就是因为光老化引起的,紫外线对皮肤伤害很大,容易产生色斑,即使没有阳光也要注意防晒,尤其是天生斑更要注重防晒工作。

4、2、外界刺激、擦伤、含金属成分护肤品:还有一些人长期使用含铅、汞等化学金属成分多或者是添加香料的护肤品,这些化学成分具有吸光的作用,很容易引起皮肤的黑色团。

5、3、妊娠、内分泌失调、酸碱失调:女人最常见的是黄褐斑,斑点的生成首先与女性肌体本身的疾病和腺体有关,如卵巢、乳腺、脑垂体等关系密切,因为这些器官都分泌雌激素,刺激黑色素细胞,增加了黑色素的生成,促使色素沉着。

6、4、慢性胃肠疾病、肝病、结核、癌瘤和慢性酒精中毒等;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冬眠灵、避孕药均可发生斑问题。

7、5、年龄、新陈代谢减慢、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神经功能紊乱、肾上腺皮脂功能下降,增加了黑色素的生成,促使色素沉着。

8、常见的色斑分类如下:

9、1、雀斑是一种常见于面部的边界清楚的褐色点状色素斑,家族聚集的患者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雀斑最早出现在儿童期,5岁左右发病,常见于浅肤色人群,累及日光暴露的皮肤,其中鼻背较为显著,色斑直径通常为2-4毫米。受紫外线照射的影响,夏季雀斑的数量、大小及色素深度增加,而冬季则变小、变淡或减少。

10、2、黄褐斑黄褐斑也称妊娠斑,是一种面部对称性融合性黄褐色色素沉着斑片,大多发生于面颊部,也可延伸至眶周、前额、上唇和鼻部,边缘一般较清晰明显,形似蝴蝶状。黄褐斑容易受紫外线、化妆品、性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多发生在亚洲中青年女性,发病率可达30%。

11、3、脂溢性角化病脂溢性角化病俗称“老年斑”,其实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年轻人,其形成是由于角质细胞良性增生所致。开始表现为淡褐色斑疹或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或略呈乳头瘤状,直径一般为数毫米到1厘米,大时可有数厘米,边界清楚。可以单发,但通常多发,多无自觉症状,偶有痒感。有些色素沉着非常显著,呈深棕色或黑色。随着年龄增长,斑的面积逐渐增大,数目增多,表面可有油腻性痂,痂皮易刮除。

12、4、褐青色痣颧部褐青色痣是一种非遗传性皮肤色素性疾病,因为好发于颧骨部位,因此又称颧骨母斑。颧部褐青色痣多发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在16-40岁,20岁后发病多见。主要特点是在颧部对称分布的直径1-5毫米左右。黑灰色、青灰色斑点,无任何自觉症状。

13、一般而言,化妆品领域的祛斑主要作用对象为雀斑和黄褐斑。对于老年斑和褐青色痣只能求助于医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小核酸祛斑精华,对于雀斑和黄褐斑有良好的祛斑效果。

2、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小核酸祛斑精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sirna 0.001-0.01%。

4、本发明所述的sirna ,又称小干扰rna,是rnai的效应分子, 由两条互补的rna单链构成。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将与 mrna 序列相对应的有义和反义 rna组成的双链 rna 导人细胞, 使 mrna 降解和基因沉默。本发明所述的sirna针对黑色素形成调控中的小眼球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 基因设计 sirna, 通过 rnai 调节抑制mitf基因及其调控的下游酪氨酸酶(tyrosinase, tyr)基因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l(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1, tyrp-1) 基因, 从而调控黑色素的生成。

5、进一步的,所述sirna的序列如下表1所述:

6、表1 sirna单链序列(另一条为互补链)

7、

8、进一步的,所述小核酸祛斑精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海藻糖1-3%、烟酰胺单核苷酸0.1-1%、ppg-5-鲸蜡醇聚醚-20 0.1-1%、3-邻-乙基抗坏血酸1-3%、薄荷醇0.01-0.1%、peg-40 氢化蓖麻油0.01-0.1%、1,2-己二醇0.1-0.5%、月桂氮卓酮0.1-0.5%、卡波姆0.1-0.5%、烟酰胺1-5%、对羟基苯乙酮0.4-0.6%、丁二醇1-5%、水解原花青素0.1-0.5%、透明质酸0.01-0.05%、精氨酸/赖氨酸多肽0.001-0.01%、酵母菌多肽类0.1-1%、抗坏血酸葡糖苷1-3%、凝血酸1-3%、sirna 0.001-0.01%、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提取物 1-10%、水 余量。

9、本发明所述的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提取物可以通过市售购得,也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提取制得:(1)取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烘干,粉碎;(2)将甘松粉末用乙醇水溶液浸泡;然后转入渗漉罐中;再用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3)将洗脱液浓缩脱去乙醇,然后加入原洗脱液等体积的丙二醇,超声萃取;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乙醇水溶液的浓度均为75%v/v。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的浸泡时间为12-24小时。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甘松粉末与乙醇水溶液的料液比为1:3-1:5。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洗脱液的收集量为2bv。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超声萃取的时间为10-30分钟。

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大分子sirna,分子量大于10000,对肌肤无毒副作用,通过基因信息流的变化,实现多靶点的控制,在微克级的很小用量上即可实现良好的祛斑效果;

17、(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核酸祛斑精华,精选配伍了sirna、甘松(nardostachyschinensis)提取物、烟酰胺、抗坏血酸葡糖苷、凝血酸等活性成分,既可从源头阻断黑色素的生成,也可以提升皮肤新陈代谢,加速已生成黑色素的代谢,内外协同,消费者试用测试证明,其对于雀斑和黄褐斑有良好的祛除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小核酸祛斑精华,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sirna 0.00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核酸祛斑精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irna的序列选自seq.no.1-seq.no.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核酸祛斑精华,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海藻糖1-3%、烟酰胺单核苷酸0.1-1%、ppg-5-鲸蜡醇聚醚-20 0.1-1%、3-邻-乙基抗坏血酸1-3%、薄荷醇0.01-0.1%、peg-40 氢化蓖麻油0.01-0.1%、1,2-己二醇0.1-0.5%、月桂氮卓酮0.1-0.5%、卡波姆0.1-0.5%、烟酰胺1-5%、对羟基苯乙酮0.4-0.6%、丁二醇1-5%、水解原花青素0.1-0.5%、透明质酸0.01-0.05%、精氨酸/赖氨酸多肽0.001-0.01%、酵母菌多肽类0.1-1%、抗坏血酸葡糖苷1-3%、凝血酸1-3%、sirna 0.001-0.01%、甘松(nardostachyschinensis)提取物 1-10%、水 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核酸祛斑精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松(nardostachyschinensis)提取物通过如下方法提取制得:(1)取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烘干,粉碎;(2)将甘松粉末用乙醇水溶液浸泡;然后转入渗漉罐中;再用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3)将洗脱液浓缩脱去乙醇,然后加入原洗脱液等体积的丙二醇,超声萃取;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核酸祛斑精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水溶液的浓度均为75%v/v。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核酸祛斑精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时间为12-2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核酸祛斑精华,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甘松粉末与乙醇水溶液的料液比为1:3-1: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核酸祛斑精华,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洗脱液的收集量为2bv。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核酸祛斑精华,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超声萃取的时间为10-30分钟。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核酸祛斑精华,精选配伍了siRNA、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提取物、烟酰胺、抗坏血酸葡糖苷、凝血酸等活性成分,既可从源头阻断黑色素的生成,也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加速已生成黑色素的代谢,内外协同,对于雀斑和黄褐斑等色斑有良好的祛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尹进,尹卫群,殷勤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创美抗衰老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