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肠管及鼻肠管堵管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36158618发布日期:2023-11-23 04:4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肠管及鼻肠管堵管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鼻肠管及鼻肠管堵管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鼻肠管是一种由鼻腔插入,经咽部、食管、胃,置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用于肠内营养输注的管道。其中,经鼻肠管喂养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方便、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误吸风险等优点,是建立成人患者肠内营养治疗通路的重要手段。目前,该营养支持途径已被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重症胰腺炎患者、外科术后等患者的治疗中,并获得理想效果。

2、然而,因鼻肠管管道细长、内径偏小、营养制剂黏稠、不合理的药物输注、冲管不及时、营养液输注速度不当或营养液性质发生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管道堵塞。导管堵塞是鼻肠管应用过程中最常见的机械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原因。

3、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对于鼻肠管输注营养液的情况,要求医护人员每隔不超过4小时进行一次冲管,或者对于输注的营养液进行加温,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因部分营养液比较粘稠,且存在需要将碾碎的药物随营养液一并注入患者体内的情况,现实情况中依然会存在一定比例的堵管无法疏通的情况,而堵管无法疏通,则会导致患者场内营养支持的中断,且再次重新置管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造成患者的经济损失,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从而延长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有所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鼻肠管,以减少现有技术中鼻肠管堵管后无法实现通管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鼻肠管,包括肠营养管,还包括与肠营养管靠近输出端的中下段连通的水气管,水气管用于在肠营养管发生堵管时,向肠营养管内注入通管用流体,肠营养管的输入端连接有过滤器。

4、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采用本方案时,当初选肠营养管堵管时,摒弃常规的从肠营养管的输入端注入温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管的方式,而是改为通过水气管,通过向水气管内先注入温水或者生理盐水的方式,使得注入的液体直接到达肠营养管靠近患者肠道内的一段上,使得通管用的液体移动更小的路径就能将位于患者肠道区域的肠营养管内的营养液推出,缩小通管用液体需要冲破的营养液的阻碍,提高通管的效率的通管的成功率。

5、此外,因水气管在正常肠营养管输注营养液阶段是不起作用的,故而水气管的内壁相较于肠营养管的内壁是更加干净整洁的,在从水气管注入液体或者气体时,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压降减小,使得水气管输出端的流体流速相对更快,对堵管部分的营养液的冲击力度会更大,更有利于提高冲管成功的概率。

6、除此之外,为进一步降低堵管概率的发生,在肠营养管的输入端安装过滤器,使得进入肠营养管的营养液必须经过过滤器才能进入到肠营养管内,以避免大颗粒物质进入肠营养管内。

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过滤器包括三通接头和滤网,三通接头包括输入口、输出口和旁通口,输入口与输出口位于同一轴线上,输入口用于营养液进入,输出口与肠营养管的输入端连通,旁通口与输出口呈锐角,滤网将输入口和输出口分隔,且滤网倾斜朝向旁通口;旁通口连通有旁通管;所述肠营养管上还连通有辅助接头,辅助接头通过肠营养管与三通接头的输出口连通。

8、有益效果:当出现滤网上有物质堵塞时,通过截断肠营养管、封住三通接头的输入口,而打开旁通管,然后向辅助接头内注入流体,使得注入的流体反向从输出口向滤网进行冲击,冲击到滤网上的营养液将沿着倾斜的滤网而向旁通管移动,进而将被滤网拦截的物质从旁通管排出。

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胃减压管,胃减压管长度短于肠营养管,胃减压管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水气管与肠营养管连通的位置位于胃减压管的末端。

10、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胃减压管的设置,使得对于存在胃瘫或胃动力不足的患者,可以利用胃减压管连通负压实现胃液的及时排出,避免需要再次重新放置胃管带来的难度。

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胃减压管位于肠营养管和水气管的一侧,水气管的内径小于肠营养管内径,胃减压管、水气管和肠营养管形成的整体的横截面外缘呈圆形。

12、有益效果:本方案使得胃减压管的截面宽度相比胃减压管套装在肠营养管外的情况更宽,有利于胃液的快速排出。同时将整个鼻肠管整体的横截面外缘设置为圆形,降低了鼻肠管置管的难度。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鼻肠管堵管处理方法,需要使用所述的鼻肠管,还包括如下步骤:

14、当滤网未堵塞,而肠营养管无法继续输注营养液时,进行如下步骤:

15、s11、关闭肠营养管的输入端,使得肠营养管不再继续输入营养液,并通过水气管向肠营养管内注入流体,若流体能够持续注入,则执行步骤a,若流体不能持续注入,则执行步骤s12和步骤s13;

16、步骤a,通过水气管注入的流体量不低于20ml,注入完成后,打开肠营养管继续输注营养液,若营养液无法从肠营养管输注,则执行步骤s12;

17、s12、关闭三通接头的输入口和旁通口,肠营养管仅与辅助接头及水气管连通,向水气管内注入流体,从辅助接头抽吸肠营养管内物质,直至肠营养管在与辅助接头连通及与水气管连通的一段实现通管后,停止从辅助接头的抽吸;

18、s13、完成步骤s12后,通过辅助接头向肠营养管内注入液体,同时向水气管内注入气体,使得液体和气体同时向肠营养管的中下段挤出。

19、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时,因肠营养管出现堵管的位置大部分都是在肠管位于胃部末端一段和进入患者肠道内的一段了,这一段属于肠营养管的中下段(也称肠营养管的末段),肠营养管在中下段随肠道弯曲,故而更容易发生堵管,若是直接从肠营养管的输入端注入流体进行冲管,则需要将整个肠营养管内的物质全部从肠营养管输出端挤出才能实现通管,极大增加了通管的难度,且当肠营养管堵管位置发生在中下段时,常规的从肠营养管输入端注入流体冲管的方式甚至还会使得肠营养管中下段堵管位置被挤压地更加密实,而增加堵管被疏通的概率。

20、本方案在发现肠营养管无法继续输注营养液而滤网又并未堵塞时,可以判定出是肠营养管内发生堵管,此时,先采用s11的步骤,优先利用水气管直接对肠营养管的中下段进行冲管,若能够疏通,则采用肠营养管继续输注营养液,若此时营养液还是不能输注进患者体内,则说明肠营养管位于辅助接头和与水气管连通的一段上存在堵管,此时采用s12的步骤,一边通过水气管向肠营养管内注入流体,一边从辅助接头上抽吸肠营养管内的物质,实现肠营养管在咽部、食道和胃部一段的营养物质的抽出,也即实现肠营养管前段和中段的通管,在该段通管完成后,整个肠营养管完成通管。

21、若堵塞较为严重,单纯通过水气管无法注入流体,则此时需要进行步骤s12,先水气管内注入流体,而通过辅助接头抽吸肠营养管,使得肠营养管在咽部、食道和胃部的一段在一端抽吸一端有水气管内喷出的流体的挤压下,快速疏通肠营养管在咽部、食道和胃部的一段管路(也即肠营养管在与辅助接头连通及与水气管连通的一段),当肠营养管在该段疏通后,再采用步骤s13,一边从向肠营养管的输入端注入通管用的液体,一边利用水气管注入气体,使得气体和液体的混合快速送往肠营养管靠近输出端的中下段,因通管的流体中,既有液体又有气体,气体的阻力更小,故而气体将被推送地更远,也即将更快进入到肠营养管的中下段,并使得原本密实的营养液间填充有气体,降低堵塞位置的营养液的粘稠情况,极大提高通管成功的概率。

2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当滤网出现堵塞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23、s21、阻断肠营养管的继续输液,关闭三通接头的输入口,打开与三通接头连通的旁通管,使辅助接头仅与三通接头的输出口连通;

24、s22、通过辅助接头向鼻肠管泵注通管液体,通管液体从三通接头的输出口冲击滤网,滤网上留下的物质被冲往旁通管流出。

2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三通接头的输入口连通有输入管,输入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肠营养管上安装第二阀门,辅助接头位于第二阀门与三通接头的输出口之间。

26、有益效果:通过第一阀门实现三通接头输入口的关闭,通过第二阀门实现肠营养管的输入阻断,操作简单方便。

2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输入管上安装有管路压力监控器,管路压力监控器在监测到输入管内压力超过预设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以起到提醒作用。

2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旁通管与用于营养液输注的输注器连通,以使得被滤网拦截下来的尺寸大的营养物质能够被再次送往输注器,以减少营养液被浪费的概率。

2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输注器为具有搅拌功能的输注器,以通过搅拌结构来件营养液中汇聚的大块物质搅拌均匀或通过搅拌使得营养物质的尺寸更小,降低滤网堵塞的概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