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53511发布日期:2024-01-06 23:3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试剂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尿液的主要成分为:水95%、尿素1.8%、尿酸:0.05%、无机盐:1.1%,在经过一段时间,细菌分解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o(nh2)2+h2o=co2+2nh3,产生氨的气味,氨味是指正常尿液内的挥发酸,放置后由于细菌分解尿素或出现氨臭味。在经过细菌分解时或是大肠杆菌(e-coli菌),它们会使尿液产生臭味。健康人刚刚排出的尿液仅有些微的臭味,但是,尿液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氨臭味,这便是由于细菌的关系。通过饮食摄入体内的蛋白质也被消化分解,会产生氨,氨再经由肝脏被合成为尿素的无害物质,作为尿液被排出体外。排泄出去的尿素被细菌分解再次变为氨。通常尿液放久了,由于细菌分解尿素,自然都会产生阿摩尼亚味。

2、粪便,又俗称大便,是人或动物的大肠排遗物。粪便的四分之一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脱了水的消化液残余、以及从肠道脱落的细胞和死掉的细菌,还有维生素k、维生素b。食物在胃和肠道内进行消化、主要是各种消化酶的作用。结肠不产生酶,只有细菌起消化作用。结肠内有多种细菌,大肠杆菌70%,厌氧杆菌20%,还有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乳杆菌、芽胞和酵母。肠细菌的重要作用是能产生生理需要的物质,如食物缺乏维生素时可在肠内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b1、b2、维生素h、维生素b12、b6、蔚酸,叶酸和消旋泛酸。吲哚、粪臭素、硫化氢使粪有臭味。大便气味的主要成分是吲哚、粪臭素、硫化氢、胺、乙酸、丁酸。其中吲哚和粪臭素硫化氢是产生恶臭的根源,这是蛋白质被肠内坏细菌分解所形成的物质,如果摄取大量的高蛋白质,大便就会变得很臭。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婴幼儿尿布皮炎的发生率为25%~50%。尿布更换不及时,清洗不彻底或未注意臀部卫生,极易诱发尿布皮炎。更换尿布不勤者尿布更换不及时,粪便、尿液长期刺激臀部皮肤,极易发生尿布皮炎。有过敏体质者具有过敏体质的宝宝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的影响,可能对尿粪刺激更为敏感,极易发生尿布皮炎。免疫力低下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对外部环境的抵御能力低下,可能会导致尿布皮炎的发生。

3、一次性纸尿裤或卫生巾、宠物垫等吸湿用品的主要功能是在吸收身体的排泄物,这种用品设计在于防止身体之排泄物所弄脏、污染,但是当这些排泄物在未经立即清理与清洗时,长期的与肌肤接触因而产生皮肤过敏,尿布疹皮肤红肿感染皮肤病,且产生的异味较大极易导致用户产生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该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多元醇10%~50%、乳化剂5%~45%、金属盐类(锌化合物,载银二氧化硅)5%~35%、抗氧剂0.01%~3%、抗菌防腐剂0.01%~3%、季铵盐1%~3%、氨基酸0.2%~0.5%、磺酰胺1%~8%、酚酮0.1%~0.6%、双胍类(氯己定和2-丙烯酰胺)0.01%~3%。

4、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该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一、设备的预处理;

6、步骤二、部分材料的溶解处理;

7、步骤三、添加剂的溶解和降温;

8、步骤四、均质搅拌处理;

9、步骤五、模具成型处理;

10、步骤六、常温冷却处理;

11、步骤七、包装处理。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包括以下步骤:将反应釜设备开机预热到85℃~155℃。

1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包括以下步骤:将部分多元醇、乳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30分钟至完全溶解。

1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包括以下步骤:再加入抗氧剂、抗菌防腐剂,搅拌30分钟,至完全溶解后,把反应釜降温至65℃~85℃。

1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包括以下步骤:再加入金属盐类(锌化合物,载银二氧化硅)、季铵盐、氨基酸、磺酰胺、酚酮、双胍类(氯己定和2-丙烯酰胺),开启均质搅拌2小时,在65℃~85℃的温度下至完全溶解。

1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包括以下步骤:经过计量泵、排料口,把熔融状态下的产品注入模具内。

17、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包括以下步骤:待产品在常温条件下冷却8~12小时。

1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包括以下步骤:将冷却成型后的产品进行脱模处理,得到成品,打包,装箱。

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0、1、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本新型材料可以消除尿液里面的氨气硫化氢醋酸吲哚甲硫醇之类,针对人或动物的排泄物,来达到去除异味及防止褥疮的产生。

21、2、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本新型材料去除异味功效可达99%,异味是指氨气、醋酸、硫化氢、二氧化硫、吲哚、粪臭素、乙酸、丁酸等,由此可避免异味较大极易导致用户产生不适的问题。

22、3、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本新型材料的抗菌抑菌功效可达99%,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念珠菌的抑菌率都大于99%,由此可避免排泄物长期与肌肤接触因而产生皮肤过敏,尿布疹皮肤红肿感染皮肤病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多元醇10%~50%、乳化剂5%~45%、金属盐类(锌化合物,载银二氧化硅)5%~35%、抗氧剂0.01%~3%、抗菌防腐剂0.01%~3%、季铵盐1%~3%、氨基酸0.2%~0.5%、磺酰胺1%~8%、酚酮0.1%~0.6%、双胍类(氯己定和2-丙烯酰胺)0.01%~3%。

2.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其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所实现的,其特征在于:该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包括以下步骤:将反应釜设备开机预热到85℃~15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包括以下步骤:将部分多元醇、乳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30分钟至完全溶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包括以下步骤:再加入抗氧剂、抗菌防腐剂,搅拌30分钟,至完全溶解后,把反应釜降温至65℃~8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包括以下步骤:再加入金属盐类(锌化合物,载银二氧化硅)、季铵盐、氨基酸、磺酰胺、酚酮、双胍类(氯己定和2-丙烯酰胺),开启均质搅拌2小时,在65℃~85℃的温度下至完全溶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包括以下步骤:经过计量泵、排料口,把熔融状态下的产品注入模具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包括以下步骤:待产品在常温条件下冷却8~12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包括以下步骤:将冷却成型后的产品进行脱模处理,得到成品,打包,装箱。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涉及生物试剂应用技术领域,该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多元醇10%~50%、乳化剂5%~45%、金属盐类(锌化合物,载银二氧化硅)5%~35%、抗氧剂0.01%~3%、抗菌防腐剂0.01%~3%、季铵盐1%~3%、氨基酸0.2%~0.5%、磺酰胺1%~8%、酚酮0.1%~0.6%、双胍类(氯己定和2‑丙烯酰胺)0.01%~3%,该具有除臭及抗菌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备的预处理;步骤二、部分材料的溶解处理;步骤三、添加剂的溶解和降温;步骤四、均质搅拌处理;步骤五、模具成型处理。本发明可以消除尿液里面的氨气硫化氢醋酸吲哚甲硫醇之类,针对人或动物的排泄物,来达到去除异味及防止褥疮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易维(佛山)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