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7357发布日期:2023-12-06 13:5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医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1、在人类历史上,由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瘟疫,一直都是全人类最可怕的敌人。常见的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病毒通过口鼻或眼睛进入人体之后,会附着在喉咙、呼吸道和肺的细胞上,将这些细胞变为工厂让病毒大量繁殖,并且扩散,导致疾病的发生,出现发烧,咳嗽,头晕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病毒对肺部的进一步破坏还可能会引起血栓、炎症等症状,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早期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是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关键。

2、中医中药在应对病毒感染方面具有以下优势:1、相比单一的抗病毒化学药物,中药有多种成分,多种功效,多个靶点的作用特点,对抗强大的病毒,在辨证的前提下,联合、足量使用不同特点的药物联合应用,不容易产生耐药性。2、祛邪与扶正并举,在驱除病邪的同时,调理抵抗力,尽快消灭病原微生物,不给病原微生物产生适应的时间。3、发挥芳香开窍药物在防疫中的重要作用,疫邪多挟秽浊之气,遵循中医芳香疗法的原则,顾护正气、芳香避秽,对症用药;通过熏蒸口鼻、口服等途径进入体内,以平衡阴阳,充分发挥芳香类药物治未病及抗病毒的疗效。4、顾护脾胃,养好后天之本,增强抵抗力。

3、温度会影响呼吸道病毒的传播,这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病毒微生物,基本是耐寒冷怕高温的。从呼吸道病毒所嗜好的环境来看,此类病毒具有寒湿的特点,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全身酸痛,头晕,头疼,乏力,呕吐,腹泻等。治疗以化湿,解毒为核心,早期采用发表透邪,芳香化湿,顾护脾胃的药物。后期因个体差异,表现出寒、湿、毒、热,瘀夹杂,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来调理脏腑功能。

4、针对病人的生理病理机能用药,在历史的实践中,已经证明了中医中药在治疗瘟疫中具有见效快、不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寻找对流感病毒等病毒呼吸道感染有确切疗效的中药组合物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以达到见效快,不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包含按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金银花2-20份、板蓝根2-20份、绵马贯众2-10份、黄岑2-30份、柴胡2-30份、黄苓2-20份、炒苍术2-30份、意故仁2-20份、广藿香2-30份、防风2-20份、甘草2-12份。

4、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按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金银花5-15份、板蓝根5-15份、绵马贯众4-10份、黄岑10-20份、柴胡10-20份、黄苓5-15份、炒苍术10-20份、意故仁5-20份、广藿香10-20份、防风5-20份、甘草5-10份。

5、更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按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金银花9份、板蓝根9份、绵马贯众9份、黄岑18份、柴胡18份、黄苓12份、炒苍术18份、意故仁18份、广藿香10份、防风18份、甘草6份。

6、作为一种可选择的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配方量的中药原料,洗净,加水,水煎提取;静置、滤过,合并滤液,即得所述汤剂(申请人为其命名为青草外感茶)。

7、优选地,所述加水的重量份数为中药原料重量份数的4~12倍。最优选为6倍。

8、优选地,所述水煎提取的次数为1~3次。最优选为2次。

9、优选地,所述水煎提取的时间为每次0.5~2小时。最优选为每次1小时。

1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流行性感冒早中期、疱疹性咽峡炎、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基于此,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呼吸道感染及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也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1、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2、金银花:作为君药,其中含有的黄酮类成分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从而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但是低于本申请中的用量,其黄酮类药物成分含量过低,其用量在2~10份时,可作为保健品日常服用改善体质,而在10~20份时,便作为抗病毒的药品使用;但是超过20份时,其会抑制其他组合物药效,进而影响药物效果,从而产生副作用。

13、板蓝根:作为臣药,板蓝根中的苦苷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能够改善发热、咳嗽等症状,从而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14、绵马贯众:作为臣药,绵马贯众中的挥发油、黄酮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的作用,能够改善发热、咳嗽等症状,从而达到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效果。在组合物中,若超过10份,因其杀菌作用,会破坏肠道菌群环境,造成肠道功能紊乱。

15、黄岑:黄岑中的黄岑碱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能够改善发热、咳嗽等症状,从而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16、柴胡:柴胡中的柴胡苷等成分具有解表散寒、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改善寒热错杂、头痛发热等症状,从而达到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效果。

17、黄苓:黄苓中的黄苓酚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毒的作用,能够改善热毒壅滞、水肿等症状,从而达到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效果。

18、炒苍术、意故仁、广霍香、防风、甘草等药物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能够改善相关症状,达到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效果。

19、黄岑、柴胡、黄苓、炒苍术、意故仁、广霍香、防风、甘草等药物作为佐药,能够辅助君药和臣药,在人体中更好的吸收,同时起到养气解毒,进一步调理病人的身体。

20、上述组分组合,通过君臣佐的有效配合,能够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引发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周深疼痛,咽痛,鼻塞流涕,流行性感冒。

21、综上所述,本发明该中药组合物充分发挥复方中药的整体调节优势,早期祛除病邪、缓解症状、调节免疫的功效有机结合,可实现多靶点治疗;对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预防效果,能够明显改善病毒经由呼吸道感染所致的临床症状,在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感染所致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2、本发明适用于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呼吸道感染,用于改善流行性感冒早中期、疱疹性咽峡炎、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按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金银花2-20份、板蓝根2-20份、绵马贯众2-10份、黄岑2-30份、柴胡2-30份、黄苓2-20份、炒苍术2-30份、意故仁2-20份、广藿香2-30份、防风2-20份、甘草2-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按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金银花5-15份、板蓝根5-15份、绵马贯众4-10份、黄岑10-20份、柴胡10-20份、黄苓5-15份、炒苍术10-20份、意故仁5-20份、广藿香10-20份、防风5-20份、甘草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金银花9份、板蓝根9份、绵马贯众9份、黄岑18份、柴胡18份、黄苓12份、炒苍术18份、意故仁18份、广藿香10份、防风18份、甘草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包括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或腺病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金银花、板蓝根、绵马贯众、黄岑、柴胡、黄苓、炒苍术、意故仁、广霍香、防风、甘草。该中药组合物充分发挥复方中药的整体调节优势,早期祛除病邪、缓解症状、调节免疫的功效有机结合,可实现多靶点治疗;对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预防效果,能够明显改善病毒经由呼吸道感染所致的临床症状,在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感染所致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杨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迁安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