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29254发布日期:2023-12-10 01:0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特别涉及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


背景技术:

1、手术压疮指的是因手术相关因素造成的压疮,因为患者在术中肢体无法活动,会造成身体局部受压情况,从而引起压疮,营养状况、潮湿环境、感觉功能障碍等均是压疮的高危因素,术中,当患者以定位姿势时,皮肤表面长期与术时支撑面呈接触状态,压力分布面较大,且在空气循环不畅状态下更容易产生毛细血管的阻塞增加术中压疮产生隐患几率,而常规的人工防压疮护理操作,无法针对体表单点在术时周期内保持接触面拦截状态,其对于受压部位面积的改变通常是整体的,不利于术时完成同步调节操作,同时针对于术前已形成压疮的患者时,其术时过程中不便于将已形成点局部进行接触面防护,整体适应性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包括术中操作区和膨胀供气驱动件,所述术中操作区中设有调动调节术中固定接触面范围的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和大覆盖接面动态调整模块,所述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呈对尺寸分布并用于调节肢体关节面的支撑间隙,所述大覆盖接面动态调整模块用于调节主体支撑面的局部支撑间隙,用以提供空气流通循环空间,所述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包括供气隔离单元、单点接面顶升单元和柔性双端连通单元,所述柔性双端连通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供气隔离单元和所述单点接面顶升单元之间,用于所述供气隔离单元和所述单点接面顶升单元内侧气流的导通,所述供气隔离单元通过供气管路与所述膨胀供气驱动件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供气隔离单元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连带条,所述柔性双端连通单元位于所述供气隔离单元内侧一端与所述内连带条固定连接,所述大覆盖接面动态调整模块包括外环膨胀单元、内环膨胀单元和下凹垫区,所述外环膨胀单元设置于所述内环膨胀单元的外侧,所述下凹垫区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环膨胀单元的内侧位置,所述外环膨胀单元、内环膨胀单元均与所述膨胀供气驱动件供气输出端之间通过供气管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膨胀单元内侧固定连接有大垫面通风单元。

4、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术中操作区安装有大垫面通风单元,所述大垫面通风单元设置于所述下凹垫区内侧,所述外环膨胀单元和所述内环膨胀单元之间形成有环形导槽,所述大垫面通风单元与所述环形导槽相导通。

5、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外环膨胀单元开设有气流共通部,所述气流共通部与所述环形导槽导通,进而将所述大垫面通风单元排出气流的外导出。

6、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供气隔离单元与所述单点接面顶升单元之间设置有支撑隔离面,所述支撑隔离面与所述柔性双端连通单元固定连接,所述供气隔离单元和所述单点接面顶升单元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接面,所述缓冲接面与所述支撑隔离面固定连接。

7、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术中操作区一侧侧设置有触控模块,所述触控模块用于依据当前术时体位编辑控制指令向对应区域所述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发送支撑信号,所述术中操作区表面固定连接有柔性覆盖层。

8、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的使用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s1、患者于术中操作区区域后,通过术中操作区将底部腿托板展开,手动引导术时患者体位摆布并完成固定支撑;

10、步骤s2、待患者固定支撑状态完成后,其臀、背及腰胯位置大垫面通风单元区间,而肩周关节位于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位置,待到达术时间段时长后,经触控模块逐个控制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完成患者肢体皮表的单点支撑,降低与术中操作区压力接触面,避免体位剪切力增加所造成的相对位移,同时形成其关节面底部的空气循环空间,保持关节支撑面通透性;

11、步骤s3、同时待术时时长到达主体支撑部位的调整周期后,通过外环膨胀单元和内环膨胀单元的同步供气顶升,使患者臀、背及腰胯周侧受抬升作用后局部与外环膨胀单元和内环膨胀单元接触,减少其体表与术中操作区接触时的压力覆盖面,同时气流共通部与环形导槽相通形成大垫面通风单元供风后的导流间隙,进而在其体表大面积支撑后,快速将患者于大覆盖接面动态调整模块内支撑面的空气循环,进而保持其臀、背及腰胯部位的接触面的汗液散发。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患者臀、背及腰胯位置大垫面通风单元区间,而肩周关节位于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位置,待到达术时间段时长后,经触控模块逐个控制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完成患者肢体皮表的单点支撑,降低与术中操作区压力接触面,避免体位剪切力增加所造成的相对位移,同时形成其关节面底部的空气循环空间,保持关节支撑面通透性,同时可通过控制位于已形成压疮点周测位置的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在顶升后进行避让,有效提高使用适应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包括术中操作区(1)和膨胀供气驱动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术中操作区(1)中设有调动调节术中固定接触面范围的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3)和大覆盖接面动态调整模块(4),所述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3)呈对尺寸分布并用于调节肢体关节面的支撑间隙,所述大覆盖接面动态调整模块(4)用于调节主体支撑面的局部支撑间隙,用以提供空气流通循环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术中操作区(1)安装有大垫面通风单元(5),所述大垫面通风单元(5)设置于所述下凹垫区(43)内侧,所述外环膨胀单元(41)和所述内环膨胀单元(42)之间形成有环形导槽(44),所述大垫面通风单元(5)与所述环形导槽(44)相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膨胀单元(41)开设有气流共通部(411),所述气流共通部(411)与所述环形导槽(44)导通,进而将所述大垫面通风单元(5)排出气流的外导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隔离单元(31)与所述单点接面顶升单元(32)之间设置有支撑隔离面(331),所述支撑隔离面(331)与所述柔性双端连通单元(33)固定连接,所述供气隔离单元(31)和所述单点接面顶升单元(3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接面(311),所述缓冲接面(311)与所述支撑隔离面(33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术中操作区(1)一侧侧设置有触控模块(2),所述触控模块(2)用于依据当前术时体位编辑控制指令向对应区域所述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3)发送支撑信号,所述术中操作区(1)表面固定连接有柔性覆盖层(7)。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的使用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术中压疮系统,包括术中操作区和膨胀供气驱动件,所述术中操作区中设有调动调节术中固定接触面范围的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和大覆盖接面动态调整模块;通过将患者臀、背及腰胯位置大垫面通风单元区间,而肩周关节位于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位置,待到达术时间段时长后,经触控模块逐个控制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完成患者肢体皮表的单点支撑,降低与术中操作区压力接触面,避免体位剪切力增加所造成的相对位移,同时形成其关节面底部的空气循环空间,保持关节支撑面通透性,同时可通过控制位于已形成压疮点周测位置的关节接面动态调整模块在顶升后进行避让,有效提高使用适应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文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贺文婷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